蒲公英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

  蒲公英在江南被叫作華花郎,菊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哪麼蒲公英的藥用功效是怎麼的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蒲公英的藥理作用

  本品煎劑或浸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及鉤端螺旋體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磺胺增效劑之間有增效作用。尚有利膽、保肝、抗內毒素及利尿作用,其利膽效果較茵陳煎劑更為顯著。蒲公英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細胞,有抗腫瘤作用。體外試驗提示本品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鹼、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活性成分,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鈣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國家衛生部新近將蒲公英列入藥食兩用的品種。

  烏鬚髮,壯筋骨。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五官科炎症包括急性和化膿性扁桃體炎、咽炎、中耳炎、急慢性副鼻竇炎、急性耳廓軟骨膜炎、牙周炎、眼結膜炎 骨科炎症包括開放性骨折炎症、骨髓炎等 面板科炎症多發性毛囊炎、傳染性溼疹、膿皰瘡、面板感染等 面板科炎症多發性毛囊炎、傳染性溼疹、膿皰瘡、面板感染等 蒲公英制劑在一定程度上似可代替抗菌素使用,對某些疾病還表現出,廣譜抗菌素的作用。從治療病毒性感冒、肝炎等的效果來看,可能還有抗病毒作用。蒲公英還可以用於慢性胃炎,用蒲公英5錢,酒釀1食匙,水煎兩次混合,早、中、晚飯後服用。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用蒲公英根製成散劑,每日3次,飯後服用。

  蒲公英的治病功效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圖經》: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嶺南採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祕結。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面板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祕,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蒲公英的服用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