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倍的認識是學生認識倍概念的起始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設計說明

  1、教學內容的地位:《倍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承接了二年級對乘除法的學習,併為後續倍的進一步認識做了鋪墊。“倍”在學生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本節知識內容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2、學情分析 :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相關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對於學生應該並不陌生。而經過二年級的學習,學生對乘法的應用比較熟練,也瞭解幾個幾代表的含義,所以這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較為簡單,只需多加練習,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倍”的含義,加深對倍的認識。

  3、設計理念:根據課程基本理念中“課程內容要有利於學生體驗和理解、思考與探索??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和《課標》中的教學建議“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的要求,本節課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啟發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

  4、基本思路:本節課我直接利用書中學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蘿蔔的情景,將胡蘿蔔直觀現實的擺在黑板上,並運用小棒讓每人都能動手操作,積極參與。等學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讓部分學生上臺演示檢查掌握情況。為了避免場景過多引發思維混亂,所以直接利用胡蘿蔔的增減繼續學習。做題練習後,再次用拍手遊戲鞏固知識,做到寓教於樂。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後,出示最後一道思考題,檢驗學生是否融會貫通,併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50頁《倍的認識》例1及做一做和P53-練習十一第1題

  教材分析:二年級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的意義及相關計算,為本單元“倍的認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倍的認識”也是對乘法和除法的拓展應用,進一步為第六單元多位數乘法做了鋪墊。本單元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學好本單元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含義,並會運用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學生經歷“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裡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養成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係轉化為“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

  教具準備:胡蘿蔔貼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小遊戲。老師拍了多少下手,你們就拍多少下,從第一組開始,看哪個組拍的又對又齊。教師拍兩下,每組學生拍兩下。

  通過體驗一個兩下與四個兩下的關係,引出倍的概念。

  師:像今天這樣,我們就說你們拍的數是老師的四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倍”的知識。板書課題

  拍手接力連線了新舊知識,且操作簡便,耗時少,可以為後續學習留出更多時間。

  二、引導探究,認識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頁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①師:同學喜不喜歡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隻小白兔蹦蹦跳跳的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有誰知道小白兔最喜歡吃什麼呀?

  學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今天就給小白兔準備了好多不同的胡蘿蔔。大家一起數一數圖中有多少根大胡蘿蔔?貼上大胡蘿蔔貼片,兩兩貼在一起。

  那帶葉子小胡蘿蔔有多少根呢?貼上小胡蘿蔔貼片,兩兩一起貼在黑板上。

  師:像這樣把6根小胡蘿蔔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蘿蔔兩兩圈起來,就是幾個2根?3個

  引導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們就說小胡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3倍。板書

  ②師: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蘿蔔一共有幾根?

  白蘿蔔是幾個2根呢?怎樣擺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擺小棒,數一數。指名學生上黑板用白蘿蔔貼紙演示,擺一擺。 師:那白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幾倍?

  指名學生回答,將白鬍蘿蔔兩兩圈起來。板書

  先由老師引導認識“倍”的概念,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體驗,將“倍”與“幾個幾”直觀的聯絡起來。

  2.鞏固“倍”的概念。

  ①胡蘿蔔擺好了,小兔子就開吃了,它先吃掉了一個小胡蘿蔔拿走一個,那大家再想想,白蘿蔔變成了小胡蘿蔔的幾倍了?

  同桌討論怎樣擺。指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在後面寫上有幾個幾,然後回答,集體訂正。

  ②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兩個白蘿蔔拿走兩個,那現在白蘿蔔是大胡蘿蔔的幾倍呢?

  同桌討論怎樣擺。指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在後面寫上有幾個幾,然後回答,集體訂正。

  引導小結:“倍”就是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幾。

  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讓他們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並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的幾倍”具體描述的是什麼內容。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景也使學習不再只是枯燥的數字

  現在,小兔子去吃胡蘿蔔了,大家也繼續用自己的小棒動動手,練習一下吧。

  三、鞏固運用,加深體驗

  2、小兔子吃剩的小胡蘿蔔有3個,白鬍蘿蔔有5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老師要再貼上多少個白鬍蘿蔔,它才是小胡蘿蔔的2倍?3倍呢?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大胡蘿蔔:2根 大胡蘿蔔:2根

  小胡蘿蔔:6根 3個兩根 白蘿蔔:10根 5個兩根

  小胡蘿蔔是大胡蘿蔔的3倍 白蘿蔔是大胡蘿蔔的5倍

  人教版倍的認識教學反思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本節課的設計和教學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動手參與、直觀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知識。為此,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遊戲匯入,連線新舊知識。

  在本節課的開始,通過拍手接力,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幾個幾和倍,從而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為新知的轉化做好鋪墊。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費時少,為後續的新知學習和練習留出更多時間。

  2、情景教學,提高參與興趣。

  結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境,藉助直觀操作——胡蘿蔔貼片和擺小棒,加深對新識的理解。擺小棒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與同桌討論交流的過程既加強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最後讓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

  3、鞏固練習,多種方式結合。

  與平時只為了答出問題不同,本次的練習先讓學生繼續用擺小棒的方式回答,動手的同時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然後再讓學生安靜的完成後續兩題,留出思考的時間。像這樣動靜結合,做到寓教於樂。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餘地。

  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亂感,最後的拓展還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景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一個數中有幾個幾”是“倍”的概念,還要讓學生能反過來思考“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樣也為後一節課的教學做了鋪墊

  實際教學和設計畢竟不同,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課堂上因為學生熱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所以課堂一度稍顯混亂。所以以後設計課堂時不僅要注重引發學生興趣,還要多注重教學常規與管理。實施數學新課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