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的小知識

  地震安全防範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措施,還有我們平常應該掌握的防震知識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什麼是地震和地震分類?

  地震俗稱地動,就像閃電、打雷、颳風、下雨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絕大多數震級很小,地震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五種。

  二、地震震級大小和破壞程度

  1、地震震級大小:3級以下為威震,3級以上4、5級以上為弱震,4、5級以上6級以下為中強震,6-7級為強震,7級以上為大震。

  2、破壞程度:一般來說,震級在3級以上的地震就能被人感覺到,4、5級以上就有可能造成破壞,6級以上可能造成較大破壞,7級以上的地震有可能造成嚴重破壞。

  三、地震災害的種類?

  1、直接災害:建築物破壞、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縫、噴沙冒水、海嘯等。

  2、次生災害:火災、水災、瘟疫、饑荒、毒氣洩漏和社會等災害。

  四、地震的巨集觀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巨集觀前兆。常見的有:井水陡漲陡落、變色變味、翻花冒泡、溫度升降、動物的習性異常、臨震前的地聲和地光。如動物異常表現:

  牛羊騾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咬,蛇兒冬眠早出洞,鴿子驚飛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五、常見避震方式;

  1、家中避震:迅速躲在堅實的桌子下、床下、衛生間、廚房、浴室、趴在地上、保護好頭部,不要使用電梯和千萬不要跳樓、跳窗。

  2、學校避震:如果正在上課,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課桌下,不要慌不擇路,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後,有組織的疏散撤離。

  3、室外避震:原地不動蹲下,注意保護自己的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危險物,避開高樓大夏,立交橋和煙囪、水塔、變壓器、電線杆、危舊房屋、危強等危險場所,迅速離開河邊、湖邊、海邊、橋面或橋下、山腳下、陡岸邊,找一個安全、開闊處躲避,以防止地震時河崖坍塌、山體崩塌、泥石流、滑坡等。

  六、震後自救和互救方式?

  1、自救: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信心。一要保持呼吸暢通;二要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不要哭喊,儘量保持體力,用石頭敲擊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如果受傷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三要維持生命。水和食品要節約,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2、互救:一是使用的工具不要傷及被埋人員,二是不要損壞了被埋人員的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以免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人員再次預險;三是應儘快溝通被埋人員的封閉空間,使新鮮空氣流入,扒開中如塵土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一時也難以救出,可設法向被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及生命。

  防震的方法

  家庭防震

  一旦發生地震,就可能使我們的供電、供水、供熱系統,交通系統,生活必需品供應系統,資訊系統,以及醫療衛生系統遭到某種程度的破壞,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制定一個家庭防震計劃。

  首先要排除室內高處的懸吊物,櫃子上、木架上垂直襬放的物品,改變其擺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傷人。同時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離玻璃窗遠一些的地方。窗上貼上防碎膠條。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為脫離危險,你也許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時間,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會幫你渡過難關。這些物品中包括現金、飲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藥品。

  學校防震

  在中、小學應該普及防震知識,震區學校應有防震訓練的方案,若正在上課時發生地震,老師應馬上給學生一個簡單明確的指令,讓學生就地閉眼伏在課桌下。一個地區,在某一段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時。家庭和學校要經常溝通。震區有條件的學校應備救災物品,如:急救醫藥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並按班級或教室分配,直到個人手中。如果學校教室為磚平房,地震時坐在離門較近的學生,可迅速從門窗逃出室外。遠離的學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牆根趴下避難。住在高樓裡的學生,地震時千萬不要跳樓,也不要到樓梯口擁擠,應迅速躲進走廊等跨度小的空間。同時,大多數學生應就近躲在桌子下面,即使大樓倒塌時也會有生存的空間。

  個人保護

  一旦發生了地震,若是在外邊,千萬不要靠近樓房、煙囪、電線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築物或樹木,要離開橋樑、立交公路,到空曠的田野較為安全。地震雖然是造成人口傷亡的天災,但也不是不可預防的。如果能把握時機、運用防震知識就可以保護自己如地震發生前觀察到鳥、動物的異常躁動;地震發生時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減輕地震帶來的傷害。可見,學習地震知識非常重要。

  預防地震安全防護小常識

  1 、選擇小開間、堅固傢俱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4 、保護頭頸、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6、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7 、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物料堆放處。

  8、要躲開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

  燃氣洩漏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遇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

  毒氣洩漏時: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洩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儘量繞到上風方向去,並儘量用溼毛巾捂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