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的重要性

  近年來社群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社群急救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社群急救,才能更好的促進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通過聽了醫師的關於“應用急救知識”的講座後,我意識到了人人都與"急救"有關,因為誰都難免發生一些危急情況,甚至意外傷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傷害,但在學習和生活的環境中,也有可能會遇到緊張突發的場面,需要自己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儘可能的讓別人脫離危險。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時代,我們大家需要更多的關注身邊的人,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學習一些急救知識實在是件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通過這次的講座,我 學到了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日常簡單的護理方法。我希望在萬一發生意外時,能夠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實行有效的急救方法,幫助自己和別人脫離危險。

  從醫學學習中,我們瞭解到猝死病人搶救的最佳時間是4分鐘內,嚴重創傷傷員搶救黃金時間是30分鐘內。這也就意味著在發病的現場,時間是非常珍貴的。幾分鐘、十幾分鍾都是搶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時刻,是救命的“黃金時刻”。以前,大家總是將搶救危重病人及意外傷害者的希望完全寄託與醫院和醫生。由於對現場救護的重要性、可實施性以及相關知識與技能認識不足,往往使處於生死之際的病人喪失幾分鐘或十幾分鍾最寶貴的救命“黃金時刻”。通過急救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有能力合理利用這寶貴的救命黃金時刻。

  當我們遇到病人時應該採取的措施有:

  1.判斷意識:先在病人耳邊呼叫病人:“喂,同志,你怎麼了?”然後再輕拍其面頰或肩部。如無反應,可判斷無意識,也可用刺激的方法如用手指甲掐壓患者的人中。

  2.立即呼救:判斷病人意識喪失後,應求助他人幫助。原地高聲呼救:“快來人,救命啊”,並撥打急救電話。撥打電話時注意應該將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事故發生地點的詳細地址告訴醫護人員,以便於他們的準備和救治。

  3.救護體位:依現場實際情況將傷員置於心肺復甦體位仰臥位、復員臥位側臥位,救護人採用救護人體位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貼或立於病人肩、腰部。注意不要隨意移動病人,以免造成傷。

  4、開啟氣道:用最短的時間,先解開病人衣領等,清除病人口鼻內的汙物,然後開啟氣道,方法有仰頭舉頦法、仰頭抬頸法頸外傷者除外、雙下頜上提法,而後鉤出異物。

  5.判斷呼吸:救護人將病人氣道開啟後,在5秒種時間內,判斷病人有無呼吸, ①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②聽:患者口鼻有無出氣聲;③感覺:搶救者面頰部有無氣體吹拂感。整個過程要求在3~5s內完成。如斷定患者有呼吸,則保持呼吸道通暢,並置患者於昏迷體位。如無呼吸,立即行人工呼吸。6.判斷心跳、脈搏:選擇大動脈, 手的食指、中指輕置患者喉結處,然後滑向氣管旁軟組織處,進行觸控頸動脈搏動,捫摸有無搏動,如判斷病人已無脈搏搏動,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脈搏也摸不清,不宜反覆檢查耽誤時間,而應在現場緊急進行胸外心臟擠壓。

  通過對這些急救知識的學習,相信以後遇到突發的醫療情況時,可以更好的處理,更好的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