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知識點

  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給五年級的同學們一些幫助。

  五年級科學知識背誦要點

  1、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在不斷的變化,但是不同的讓你的生長速度,發育情況存在個體差異。一般來說,三至四年級,男女同學的變化差異不明顯,而到了四至五年級,女生的生長髮育速度加快,男女同學的身高、體重方面會出現較大差異。

  2、 1606年,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發現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並不是從土壤中獲得的,而是植物自己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顯微鏡由目鏡、準焦螺旋、載物臺、物鏡、反光鏡組成,使用顯微鏡時,要將標本放到載物臺上,然後調節反光鏡和準焦螺旋,看清標本。 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葉的細胞中有許多綠色的顆粒,這些綠色的顆粒叫做葉綠體。葉綠體是“養料生產車間”。在陽光的照射下,綠葉中的葉綠體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製造成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並且釋放出氧氣。人們把葉的這種作用稱為光合作用。

  3、 由於木質的疏密不同和顏色的深淺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層紋路,即年輪。一般來說,樹木朝南的一面接受的光照更充分,生長速度更快所以年輪也寬一些。朝北的一面正好相反,因此同一個年輪向南的寬,向北的窄。不同的年輪寬窄不一樣說明該年份的雨量等氣候條件的差異。在溫暖溼潤的年份,樹木生長快年輪寬度大。在寒冷乾旱的年份,樹木生長慢年輪寬度小。

  4、 蘑菇生長環境:陰暗潮溼。蘑菇有四部分構成:菌蓋、菌褶、菌柄、菌絲。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屬於真菌。 真菌生物還有很多如:木耳、銀耳、猴頭菇、靈芝等等。靈芝表面具有漆狀的光澤,他除了能食用外還有藥用價值。有的蘑菇能使用,有的蘑菇有毒,誤食了有毒的蘑菇就會中毒,甚至死亡。自然界中除了動物植物和真菌之外還有病毒。常見的細菌有鏈球菌、大腸桿菌、破傷風桿菌。常見的病毒有:非典冠狀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有的細菌有益,有的有害。

  5、 常見的鳥有:啄木鳥、貓頭鷹、麻雀、喜鵲、烏鴉、斑鳩。鷹的翅膀常而寬適合在空中翱翔。鴿子的翅膀常而窄適於長途滑翔。啄木鳥的翅膀寬而園,始於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飛翔。燕子的翅膀窄而尖適合快速飛行。樹林中生活的鳥它們各有自己的外形特點,這些外形特點都是適合樹林的環境和自己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我們要愛鳥護鳥做鳥類的朋友,為鳥類提供和好的生活環境,制止任何傷害鳥的行為。

  6、 生物之間的生物聯絡形成像鏈環一樣的關係稱為食物鏈。在食物鏈中植物能製造自己需要的營養物質叫做生產者。動物不能自己製造營養物質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利用生產者製造的營養物質叫做消費者。 青蛙如果被捕殺,蛇就會缺少食物受到威脅,而害蟲因為少了天敵而大量增加莊家就會被害蟲吃掉,我們要做到一、不捕食青蛙,二、不破壞他們的生活環境,三、勸說他人不要傷害青蛙。

  7、 魯班利用茅草獲得啟示發明了鋸子,利用蒼耳發明了粘子,鳥的翅膀發明了飛機,雞蛋發明了薄殼結構屋頂,魚鰭發明了船槳,蝙蝠發明了雷達。

  8、 常見的魚有:鯽魚、草魚、團頭魴、鰱魚。 魚的外形是流線型的,兩頭小中間大,魚的表面有魚鱗或者粘液,魚鰓是扇形的羽狀暗紅色。魚在游泳時靠軀幹和尾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尾鰭控制前進的方向,靠胸鰭、腹鰭、背鰭保持身體平衡。魚的嘴和鰓蓋不停的張合時水從魚嘴進入再從鰓蓋後緣流出這是魚在靠腮進行呼吸。 魚的共同特點:終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鰭游泳,身體表面長有魚鱗或粘液。鱔魚、泥鰍都是魚類。

  9、 青蛙的外形特點:頭上有兩隻園而突出的眼睛,一張又寬又大的嘴,舌頭很長身體的背上是綠色帶深色的條紋,腹部是白色,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腳趾間有蹼,會發出呱呱的聲音。 青蛙捕蟲時彈出舌頭把飛蟲站住捲回嘴裡青蛙的水中運動時蹼足增加阻力使反推力加大加速游泳速度。 蛙的一生要經歷: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階段。小時候生活在水裡用腮呼吸,長大後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 蟾蜍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蟲、蝸牛等小動物對農作物有益。 兩棲動物的共同特點:身體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後代,發育經過變態,小時候生活在水裡,長大後大都生活在陸地,大鯢娃娃魚屬於兩棲動物。

  10、 龜和鱉的身體分為頭和頸、驅趕、四肢、尾巴五個部分。龜的殼比較硬是橢圓形有骨片組成,鱉的殼比較軟是卵形的,草質面板。龜和鱉的四肢都是粗短強壯適合陸地爬行,趾上有蹼適合在水中游泳,腳趾尖有利爪,主要用於挖掘冬眠。爬行動物一般身體分為:頭、頸、驅趕、四肢和尾巴,表面有鱗或甲善於爬行,用卵繁殖。龜、鱉、蛇、壁虎、蜥蜴和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螞蟻、蚯蚓和蜈蚣都不是爬行動物。

  11 、池塘中的植物生長形式有:挺水植物葉比水高,如蘆葦和香蒲浮水植物葉浮在水面上,如鴨舌草、鳳眼蓮和睡蓮沉水植物葉沉入水中,如菹草。浮萍的根少、小,莖細、短、軟,葉大少。水生植物與它的生長環境有關,改變它的生活環境,它會生長不良或死亡。鳳眼蓮俗稱水葫蘆,雖然是一種可作豬飼料或綠肥的水生植物,但由於生命力很強,繁殖迅速,往往瀰漫整片整片的區域,危害了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長,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因此是有極大危害的物種之一。

  12、水生植物給水生動物提供了棲息和繁殖的場所,呼吸所需的氧氣;而動物給植物提供了呼吸所需的二氧化碳,動物的排洩物或死後腐爛的屍體還給植物提供了生長所需的肥料。

  池塘裡的各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生活在池塘裡的所有生物,組成了“池塘群落”。池塘中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使池塘群落保持著生態平衡。

  13、小生態瓶的要求:有水生動物和植物,並且它們的大小、數量要合適。步驟:1、準備合適的容器。2、裝沙。將沙洗淨,放入瓶內。目的:為那些靠吃死爛植物和動物排洩物為生的細菌提供一個寄宿的場所3、加水。最好加沒有汙染的河水或吃糖水。4、栽種適量的水生植物。5、放置動物,蓋緊瓶蓋。 做好的小生態瓶要擺放在便於觀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陽光直射的地方。

  14、水泥的特點:灰色、白色粉末狀。瀝青的特點:黑色、顆粒狀。 水泥加水乾燥後,變成了堅硬的塊狀,不能再變回原來那種粉末狀的水泥,這是一種不可逆變化過程。瀝青加熱後會由固態逐漸變成液態,冷卻後,又變回原來的狀態,這是一種可逆變化過程。不可逆變化有:燒煤、鐵生鏽、炒菜、食物做熟顏色改變。可逆變化:鹽溶解、書結冰、雪融化、糖溶解。

  15、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高度相同時,長度越長越省力;斜面的長度相同時,斜面越矮越省力。利用斜面省力的有:盤山公路、樓梯、螺絲釘、刀刃等。

  16.、橋的分類:拱形鋼製拱橋、石拱橋、立交橋、平橋鋼製樑橋、平板橋、斜拉形斜拉橋拱橋承受力更大一些。

  17、我們要從位置、方向和速度三個方面來描述物體的運動。比較速度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快。2、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長,速度越快。

  18、自行車上的齒輪是圓形的,每個有一圈齒,齒輪在自行車的運動中起傳動的作用。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相同點是都傳遞動力。不同點都是:齒輪轉動1、方向相反2、準確性高3、距離近。鏈條轉動:1、方向相同2準確性低3距離遠。 齒輪帶動齒輪轉,方向相反,大齒輪轉得慢,小齒輪轉得快。 我們研究過的槓桿、斜面、滑輪、齒輪等都是簡單機械。

  19、常見的農作物有:水稻、棉花、蘿蔔、高粱、小麥、油菜、大白菜、馬鈴薯、芝麻、玉米、蓮、花生、苧麻。水稻是一種喜溫、喜溼的農作物。水稻種子在28攝氏度左右萌發快而且發芽整齊,秧苗生長適宜的溫度是25攝氏度至30攝氏度。江漢平原一般在4月10日前後播種水稻。 冬小麥是一種耐寒、適宜低溫季節生長的農作物。冬小麥種子發芽要求空氣充足,水分適宜,溫度為15攝氏度至20攝氏度。江漢平原一般在10月下旬播種冬小麥。

  棉花是喜溫好光的農作物,適宜生長在通氣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裡,生長髮育最適宜的地溫是25℃~30℃。玉米也是喜溫好光的農作物,多在春天播種,播種時要求水分含量足,通氣條件好,氣溫不低於8℃。花生是一種喜溫、耐旱、喜光的農作物,發芽期適宜地溫25℃~35℃,開花期適宜地溫25℃~28℃。蘿蔔是半耐寒性蔬菜,整個生長期適宜地溫為15℃~20℃,發芽期適宜地溫為20℃左右。

  20、人們根據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沙和黏土含量大致相同的是壤土,含黏土多的是黏質土,含沙多的是沙質土。豆苗適合在壤土裡生長。紅薯和花生適合在沙質土裡生長。

  21以尿素為例,研究化肥對玉米苗生長的影響:1、選擇生長情況大致相同的玉米苗,分別移栽到3個裝有一樣土壤的花盆裡2、在1號盆裡施少量尿素,2號盆裡不施,3號盆裡施較多的尿素。施尿素時,要注意加適量水,用手撒。 結論:1號盆裡的玉米苗生長得又快又好,2號盆裡的玉米苗生長的比較慢,3號盆裡的玉米苗因尿素過多枯黃了。

  合理施用化肥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常見的化肥一般分為氮肥、磷肥、鉀肥三大類。氮肥能促進農作物葉色加深,葉面積增大,有利於產量增加,品質改善。磷肥能促使農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加快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實品質。鉀肥可以增強農作物的抗病能力,還能提高農作物對氮的吸收利用。 但是,長期施用化肥,易使土壤板結,所以人們提倡多施經無害化處理的農家肥。

  22、大棚裡能生長反季節蔬菜,是因為大棚能控制溫度和溼度,使蔬菜能得到所需的溫度和溼度。大棚裡面的溫度和溼度都比外面高,這是大棚裡能生長反季節蔬菜的祕密。大棚能讓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更多品種的蔬菜,但是大棚蔬菜由於沒有吸收足夠的陽光,所以比自然狀態的蔬菜味道要淡一些,而且維生素含量也稍少一些。

  23、防治病蟲害能保證農作物正常生長。病蟲害會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減緩生長速度,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常見防治病蟲害的方法:農藥治病、農藥治蟲、深耕、晒種、誘殺昆蟲、植物檢疫和生物治蟲。其中深耕、晒種和生物治蟲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來防治害蟲的。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作物病蟲害效果好、範圍廣,而且使用方便,可在短期內達到防治目的,但是,在大量殺傷害蟲的同時,有些劇毒、高殘毒的化學農藥,長期使用或使用不當會對作物產生藥害,或引起人、畜中毒,還會產生抗藥性。因此,提倡採用生物防治方法。

  為了飲食安全,在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前應浸泡蔬菜、清洗水果、去除果皮等。

  生物防治農作物蟲害的辦法

  1、以蟲治蟲赤眼蜂將卵產生在玉米螟等害蟲的卵裡

  2、以菌治蟲

  3、以菌防病

  4、利用昆蟲激素防治害蟲

  5、其它有益動物的利用瓢蟲捕食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