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紮方法

  傷口處理正確,能使其迅速癒合;反之,可能化膿感染,經久不愈,甚至可能併發全身感染、肢體壞死等危及生命。因此,對於創傷的傷口,一定要進行嚴格認真的處理。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急救方面的包紮方法,供大家參考。

  傷口分類有哪些

  1、瘀傷閉合性損傷

  致傷因素:多是鈍性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滲至皮下所致。

  表現:完整的面板上可以看到瘀腫,但是並沒有開放性傷口。

  注意事項:有內部臟器破裂、大出血、骨折可能

  2、擦傷

  致傷因素:一般由摔倒、碰撞的摩擦造成。

  表現:擦傷通常只傷及表皮,不會出血很多,但是比較痛。

  注意事項:傷口可能粘有泥土、沙礫、碎玻璃及其他汙物,容易併發感染。

  3、刺傷

  致傷因素:被銳利物品刺傷。

  表現:傷口表面窄小,出血也可能不多,但可能很深。

  注意事項:如傷口較深,細菌不易被排出,容易引發炎症。同時有傷及深部血管、組織、臟器的可能。

  4、割傷

  致傷因素:多為刀、剪等鋒利器具造成。

  表現:傷口一般比較乾淨整齊

  注意事項:如割傷血管會出血很多。

  5、裂傷

  致傷因素:多為嚴重擠壓或鉤、爪大力牽拉造成。

  表現:傷口不整齊,不規則,這種傷口多數出血較多。

  注意事項:傷口易感染,被撕裂的部分也可能發生缺雪壞死。

  6、貫通傷

  致傷因素:往往由槍擊或銳器造成的穿透性損傷。

  表現:通常有穿入、穿出2個傷口,槍傷穿入傷的傷口往往較小,整齊,傷口周圍可能會有燒傷痕跡,穿出傷口通常較大,組織破壞和出血較多。

  注意事項:如果僅有,沒有出口,體內可能有子彈等異物。

  七、爆炸傷

  致傷因素:由爆炸品直接造成。

  表現:可能有深層組織損傷、壞死,甚至斷肢,表面可能有燒傷。

  注意事項:通常傷口表面汙染嚴重,極易感染。

  有哪些

  溺螺旋包紮法

  繃帶卷斜行纏繞,每卷壓著前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此法多用於肢體粗細差別不大的部位。

  環形包紮法

  常用於肢體較小部位的包紮,或用於其他包紮法的開始和終結。包紮時開啟繃帶卷,把繃帶斜放傷肢上,用手壓住,將繃帶繞肢體包紮一週後,再將帶頭和一個小角反折過來,然後繼續繞圈包紮,第二圈蓋住第一圈,包紮卜4圈即可。

  反折螺旋包紮法

  做螺旋包紮時,用一拇指壓住繃帶上方,將其反折向下,壓住前一圈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多用於肢體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

  8字包紮法

  多用於關節部位的包紮。在關節上方開始做環形包紮數圈,然後將繃帶斜行纏繞,一圈在關節下纏繞,兩圈在關節凹面交叉,反覆進行,每圈壓過前一圈一半或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