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表現了葉聖陶先生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件什麼時候的事。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學生齊讀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嗎?不是對,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A、讀通課文,讀準字音。B、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1讀後評議

  2出示填空,討論填空

  文章主要講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幫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這一年暑假請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書:改作文做客

  3課文哪幾個小節寫的是葉老幫作者修改作文?

  三、學習第一段1-4節

  1、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一段。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出示多媒體課件,打出第一節字幕這一節講了兩層意思,打出分層號請同學們速讀第1節,用簡潔扼要的兩句話來概括層意。“我”的作文獲獎了,老師告訴“我”是葉老幫“我”改的。

  2、葉聖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請同學們速讀2、3、4小節。

  3、今天老師帶來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課件,我們來看一看,議一議。葉老的修改你有什麼感想?學生各抒己見

  4、作者當初剛看到這份修改稿時,有什麼反應呢?指名讀

  為什麼會一下子愣住了呢?因驚訝和激動,自以為寫得很好的作文,沒想到葉老竟改了那麼多地方;更沒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細緻地修改一箇中學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舉例來說說呢?

  指導朗讀“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線、曲線。”

  5、的確,文章中類似這樣的修改很多,葉老都一絲不苟地進行了修改。我們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誰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為什麼?

  “我真的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處呢?指名答出示重點句。

  這不僅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鉅: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苟,是難成大氣候的。

  1“氣候”在字典裡有這樣幾個解釋:①氣象情況;②比喻動向或情勢;③比喻結果或成就。在這裡句話裡面,應該選哪一個解釋?

  2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這句話講了兩個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認識到做學問應該有的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這兩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比第一個方面更進了一步,所以用了“不僅……也……”這樣的表達方法。板書:下大力氣一絲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氣,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

  4指導朗讀。

  7、是啊,我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葉老不僅為“我”改了作文,還在“我”的作文後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板書:改 評,指名讀“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兒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

  如果說葉老認真細緻的修改令"我"歎服,讓“我”受益匪淺。那麼,這則短短的評語,則——學生接讀:"樹立起我寫作的信心。"

  8、“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聲國內外文壇的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湧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隻只鳥兒抖著翅膀。”出示課件

  1你認為這句話該怎樣讀?為什麼這樣讀?

  “我”根本沒有想到葉老會如此認真地對“我”的作文進行指導,並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十分地驚喜,十分地感動,並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許由此產生了當作家的夢想。

  2指導朗讀。個別讀、女生讀、男生讀、集體讀

  9、學生置疑。

  四、總結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好,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著重研究的。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說課稿

  尊敬的校長,親愛的老師:

  中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大板塊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體驗成長的快樂。四年級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他們中卻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問題,更不會意識到這些問題在自我成長道路中所起的作用,而這篇課文是當今文壇著名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讚頌了葉聖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苟的文品和對人平易真誠的人品。文章的篇幅較長,其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適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達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文章中葉聖陶先生批改了“我”的作文,所以還可以學習如何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說學生

  由於四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字鑑賞力,還有一定量的詞彙積累,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字詞,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並能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但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於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還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的葉老關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三、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特色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教學目標預設為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範、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確定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並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三、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我採用一下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對話式教學法和自學輔導等教學法,這三種方法穿插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能動性,鼓勵學生即興創造,在對重點詞句的反覆誦讀中,形成解析完教材,確定完目標及重難點,下面我將說說教法與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及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幫助理解,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播放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學法上我將根據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來指導學生採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朗讀、思考、交流、練習,從而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學生個性化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情感脈絡。在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導學中打造一個動態生成的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

  鑑於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下面我重點說說教學流程: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步,本課時教學過程我將按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開課伊始,我和學生從《爬山虎的腳》談到葉聖陶,從葉聖陶談到肖復興,又從肖復興引出中心句: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的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這些都與上課的內容緊密相關,既可以勾起學生的回憶,又能通過談論葉聖陶,對即將學習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更豐富的認識。接著我揭示課題,讓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隨機強調“那”和“綠”兩個字的書寫要求。這樣設計一方面進行寫字訓練,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域性出發瞭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首先,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寫準字形。如,廳是後鼻音,薦是前鼻音,書寫薦的時候注意草字頭下面是存不是在,昏上面是氏不要在下面多加一點。在疏通完文字之後,我讓學生思考,課文寫了葉聖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圍繞這兩件事怎樣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分別用四個字概括這兩件事,在交流時隨機形成板書修改作文.邀請做客然後我再讓學生看著板書完整的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對於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在這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而是通過提示,給學生一種方法的指引,從而學會概況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使學生通過動口、動腦、動手,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為下文細讀課文奠定基礎。

  二、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學生要對課文有所感悟,首先得“批文以入情”。在引導學生由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我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讀書與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徜徉在文本里,深入與文字對話。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1-5自然段,思考: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畫出相關的內容,然後讀一讀這些句子。

  學生自學後交流

  課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指名讀這句話,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密密麻麻”“到處”來體會葉老的認真 一絲不苟,隨後引入課外資源,引導學生看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從而讓學生對“密密麻麻”“到處”這兩個詞語有更鮮明的印象,葉老為肖復興修改處大到一個句子,小到一個詞一個字,甚至連標點符號也沒落下,可見葉老修改作文時是多麼認真仔細。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為了近一步體會葉老的認真,學習葉老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我還將利用課件,讓學生把肖復興的習作和葉聖陶先生為他修改後的習作做一個對比朗讀,體會這樣改的好處。從中學習到作文修改的一些方法,同時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寫好後也要作這樣的修改

  接著課件出示描寫作者肖復興感受的句子: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濃厚的情感,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和體會這些情感,我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情感暗示,進行朗讀指導。一讀:興奮。刪改後的句子更準確,更規範了,作者的高興之情由然而生,請同學們試一試讀出他的興奮心情。生齊讀二讀:溫暖 看到葉老這麼認真、平和地為我修改作文,我感到春風不僅吹到面上,更是把溫暖注入了心田,請大家再讀!生齊讀 三讀:感動

  葉老當時可是教育部副部長,工作繁忙,還擠出時間來為我一個素昧平生的小孩子改作文,我感動、我自豪,再讀!生齊讀四讀:敬佩 葉老當時已經70多歲了,還這樣關心一個孩子,我無法言表的感動都融於春風拂面的那一瞬間,再讀!生齊讀

  四、整合課文,昇華情感

  通過上面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文字的感悟是零散的,這時我設計說話練習,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當我仔細葉老的修改後,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後,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這一環節試圖通過三個句式的練習,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昇華學生對葉聖陶先生的情感。

  五、回顧中心句,前後呼應

  在課接近尾聲時,我深情描述情境:雖然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還深深地留在了肖復興的腦海中,所以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學生齊讀:“我非常慶幸,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接著,我總結全文:這節課,我們收穫頗多,在葉老家做客時,我又收穫了怎樣的感動呢?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又會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下一節課讓我們再走進葉老先生的家,去盡情地享受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這樣結課是為了和課開始時呼應,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老師批評與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