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論文範文免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商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顯突出。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我國社會保障基金與資本市場的關係

  【摘 要】 本文剖析了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的互動關係: 社保基金進入資本市場能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生產經營質量;會加快資本市場產品創新的步伐;能夠對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和制約。並進一步提出實現兩者良性互動的政策思路:拓寬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加快法律法規建設, 將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納入法制化軌道;加強投資監管機制構建。

  【關鍵詞】 社會保險基金;資本市場;良性互動;思路

  一、問題提出

  社會保障基金簡稱“社保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1]2010年,我國頒佈實施了《社會保險法》,第71條規定,國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以及國務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並交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會進行投資運營。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社保基金累計總額達到12350.04億元,投資收益額5580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8.36%,超過同期年均通貨膨脹率2.42%5.94個百分點。[2]

  可見,投資運營的科學精細管理,加上對資本市場節奏的較好把握,能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那麼,在全球經濟復甦疲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的當下,社保基金如何影響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效益,資本市場又如何影響社保基金的投資和運營,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就顯得特別重要。

  二、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的關聯與互動

  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社保基金的投資活動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和正相關性。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完善能為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促進社保基金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社保基金作為一個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它又會以其規範和穩健運營的特點,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具體來說,社保基金進入資本市場,有利於把性質、期限、風險和收益不同的投資工具進行組合,形成較為合理的投資結構,使其能夠有效地分散風險。

  首先,社保基金進入資本市場能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生產經營質量。[3]社保基金作為一個典型的風險規避型的機構投資者,其自身性質決定它具有長期穩健的投資風格,而從投資角度而言它又是一個逐利型的投資者。社保基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活動既注重對企業當期生產經營活動的關注,又注重其未來的成長空間,能促使上市公司不斷提升和改善自身質量。而作為資本市場中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社保基金以其擁有的雄厚穩定的資金,為上市公司的發行和交易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援。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社保基金逐步投放於資本市場,購買各種各樣的債券和股票,而其奉行的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也使得社保基金成為資本市場上一支重要的穩定力量。

  其次,社保基金投資於資本市場會加快資本市場產品創新的步伐。社保基金的投資對規避風險、較高收益率和較低交易成本的長期需求,促使資本市場不斷地推陳出新,是其產品創新的重要源泉之一。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誕生了名目繁多的諸多新型工具,包括附屬抵押債務、擔保投資契約、零附息債券的出現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社保基金的投資,由此可見其對資本市場創新與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最後,社保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在資訊收集、識別和處理能力上,遠遠超出一般的個人投資者,能夠對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和制約,客觀上減少違紀事件的發生,保證投資安全。此外,其在投資活動中堅持長期和價值投資,也能夠促使普通投資者形成良好的投資觀念,對資本市場長期發展構成智力和財力支援。社保基金作為此種特殊投資角色的扮演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配合國家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的重要工具,僅從2014年社保基金在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運營情況來看,其對於補充市場中的流量資金、恢復市場信心、戰略投資等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社保基金投資於資本市場,不僅能夠促使基金本金保值增值,提升自身綜合經營實力,同時也會對資本市場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優化現有的投資結構和投資資源,從而使得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達到良好互動與“雙贏”的效果。

  三、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的政策建議

  1、拓寬社保基金的投資渠道

  2000年,國家建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同時設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在社保基金成立初期,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幾個方面:一是中央財政的撥款,二是國有股的減轉持,三是彩票公益金和投資收益等。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高峰時代到來,國有股減轉持這個渠道又正在枯竭,社保基金必須拓展新的籌資渠道。2006年12月開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就正式開展了包括黑龍江、湖南等九個省份的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投資運營管理。截至2010年底,這九個省區市的個人賬戶資金權益餘額達56億元,這些資金2009年之前年均收益率就達18.9%。2012年3月,廣東省首例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至2014年末,廣東省委託資金累計投資收益約177億元,較好地實現了保值增值目標。可見,原本沉睡的養老保險資金,經過科學精細的投資運營,能夠實現保值增值。而目前,我國養老保險資金結餘已超過3.5萬億元,但增值還基本停留在銀行和國債領域,積累及收益對未來養老需求來說就是杯水車薪。所以,拓寬社保的投資渠道,可以考慮將養老保險資金納入社保基金投資管理體制中來,甚至工傷、失業、醫療、生育這四大社保基金巨大的結餘也可以納入。這樣,不僅能帶給市場巨大的市場資金流盤活市場,也有利於喚醒這些沉睡的資金。

  2、加快法律法規建設,將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納入法制化軌道

  2001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佈實施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只有銀行存款和一級市場發行的國債允許基金理事會直接運作,其他投資要由理事會委託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由基金託管人託管。2006年5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全國社保基金可境外投資股票、基金、債券、衍生金融工具等8類投資品種或工具,並且海外投資的力度會日益增大,[4]全國社保基金海外投資正式啟動。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頒佈實施,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設立、資金來源、用途、投資管理和監督等重要原則。目前在社會保障相關領域的立法工作較過去相比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規範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行為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難以應對新形勢和新市場的變化,需要加快修訂工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還在徵求意見階段,但立法程序緩慢。所以,我們還應繼續推進社保基金投資方面的立法建設,以此來指導實踐中社保基金的管理、運營和投資活動。其中,就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經營機構的准入和退出機制、投資規則和方向等都應有明確的規定 對於社保基金投資中的腐敗違法行為也應給予嚴懲。因此,將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納入法制化軌道,其根本目的是要從法律的角度嚴格規範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行為,保證社保基金的安全運營和規範運作。

  3、加強投資監管機制構建

  社保基金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儲備金,其高效安全的運營直接關係到國民的切身利益。建立一個完善的自上而下的內外監督相結合的基金運營監督體系,對於社保基金安全和穩定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首先要注重監督機構的建設,如可以考慮建立獨立的社保基金監督委員會,對社保基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進監督,以此做到社保基金的監督機構和管理機構互相獨立又相互制約。而在社保基金運營內部,強化財務會計監督的力度,財務部門應嚴格遵循會計制度的規定,崗位設定做到責權對應,強調不同崗位間的合作與制約。

  在外部監督方面,一方面要提高第三方監督水平,只有積極發展和完善包括會計、審計、精算以及資產評估、風險評級等在內的各種市場中介機構,才會有效促進社保基金投資制度環境的改善,進而提高監督水平。與此同時,完善資訊披露機制。及時高效的資訊披露是受託人不可推卸的法定義務,包括投資決策的主體、投資資產類別、投資的分佈方向、各投資資產的收益情況等,而完善的披露機制,也有助於加強公眾的監督,消除因“資訊不對稱”所致的各種違紀行為。通過上述內外監管機制的有效結合,促使基金投資活動規範和有序。

  【注 釋】

  [1]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徵求意見稿.

  [2] 社會保障基金委員會2014年度公告整理.

  [3] 鮑思思,陶文.社保基金如何與資本市場“雙贏”[J].中國經濟週刊,2007.32.30-31.

  [4] 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Z].2006.05.08.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