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文化初探

摘要:本文分別通過對中美兩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現狀和特點的比較,探討在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的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中美企業;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又稱“公司文化”)概念由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斯和沃特曼在合著的書中系統提出的。兩位管理專家根據對美國最成功企業所作的調查研究分析指出:在經營得最成功的企業裡,居第一位的並不是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利潤指標,不是科學技術,而是“企業文化”。 
   
  一、美國的企業文化 
   
  (一)美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經過70年代石油危機和貨幣危機之後進入80年代,美國的傳統制造業受到很大的衝擊,企業競爭力日益下降。而日本卻僅憑一種更先進的管理模式安然無恙。這使得美國的企業管理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開始對日本模式進行研究,紛紛赴日取經,挖掘日本企業成功的祕密。“赴日淘金”熱潮,引發了美國理論界對企業文化的深切關注,以及對美國本土企業文化的深刻反思,認識到企業文化這種“軟體”所發揮的重大作用,試舉例加以說明。 


  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電視機廠,因經營不善而瀕臨倒閉,老闆決定請日本人來接管。七年後,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日本人靠什麼?就是靠尊重人的優秀企業文化。表現在:第一、接管之初,新任經理把員工們召集在一起,不是指責嘲笑他們的失敗,而是請他們喝咖啡聚會,向每位員工贈送一臺半導體收音機。第 
  二、日本經理主動地拜會工會負責人,希望“多多關照”,力圖使美國工人解除心理戒備,在感情上與日本人靠攏。第三、工廠生產有了起色以後,日本經理把以前被該廠解僱的老職工全部找回去重新任用,以培育工人們的“報恩之心”。 
  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的企業形成了符合企業經營哲學和經營戰略的企業文化。 

  (二)美國企業文化現狀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文化根基淺,僵化的傳統不多,全社會都重視突出個人的作用。這種文化在企業裡,首先表現為尊重個人的尊嚴和價值,以及對員工的充分信任。“品質第一,顧客至上”也是構成美國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美國企業文化的特點 
  1、 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 
  2、提倡競爭和獻身。福特公司的前總裁亨利.福特說:最高職位是不能遺傳的,只能靠自己去爭取。 
  3、獎勵創新。3M公司的成功在於創新有絕招,招招都很妙。3M公司不輕易扼殺一個設想,如果一個設想在3M各部門找不到歸宿,設想者可以利用15%的工作時間來證明自己的設想是正確的。 
  4、利益共享。美國最大的連鎖店沃爾瑪公司、希爾頓公司,均將一部分股份作為工資或福利分給職工。 
  (四)美國企業文化的成功典範 
  美國企業文化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許多企業都建立了其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並憑此形成了企業強大的凝聚力,如IBM、摩托羅拉和朗訊等。 
  我們看看摩托羅拉以“人本管理”的企業文化:摩托羅拉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人性,為員工、客戶和社會做有益的事情,並將之作為指導企業發展的最高準則。其之所以在全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它堅持了人本管理。在摩托羅拉,人的尊嚴被定義為:實質性的工作;瞭解成功的條件;有充分的培訓並能勝任工作;在公司有明確的個人前途;及時中肯的反饋;無偏見的工作環境。

二、中國的企業文化 
   
  (一)中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1、 解放前民族資本企業中萌芽的企業文化 
  中國近代工業建立以來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民族資本企業,代表了中國早期具有獨立商品生產經營組織性質的企業文化的萌芽。 
  2、建國初期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的企業文化 
  這一時期我國企業文化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政治性。第二、倫理性。第三、主動性,如“鐵人精神”就是這一時期企業文化的代表。 
  3、改革初期轉型階段的企業文化 
  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信仰模糊化。第二、不適應性。第三、非平衡性。 
  (二)中國企業文化現狀 
  近20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序的不斷推進,我國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正不斷加強,使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大價值,許多企業也開始有意識地培育企業文化。其現狀表現在以下方面: 
  ①殘酷的事實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喚醒了眾多的企業領導人“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 
  ②誠實守信乃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企業精神第一要義,目前正逐步滲透到企業文化的核心層。 
  ③“學習型組織”的企業文化已受到更多的關注。 
  (三)中國企業文化的特點 
  第一,從內涵上看,還缺乏嚴格意義上的企業價值觀,企業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第二,從結構上看,尚停留在表層和中間層,對企業文化的三個主要板塊,即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形象之間缺乏通盤考慮,沒有形成一個整體。 
  第三,從狀態上看,我國的企業文化,明顯具有“發展不平衡”的特徵。 
  第四,從內容上看,我國企業文化具有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為價值導向的基本特徵。 
  中國企業文化還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中國企業文化的基礎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其他分支文化,諸子百家,包括兵法、謀略等也都被企業文化分別的吸收。如:兵家的管理思想──深謀遠慮等。二、不同文化的交流滲透成為普遍現象,如“顧客至上”、“產銷統一”等。 
  (四)中國企業文化案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入世以後,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我國企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海爾、聯想等在企業文化方面做得比較成功。如聯想的企業文化 
  聯想的企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 提倡愛國主義。“聯想人與聯想精神”,這個問題是聯想文化的主旨。“愛國主義精神”是這種主旨的體現。 
  ② 提倡合作精神。聯想對合作精神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聯想套用計算機術語,把善於與人合作的部門和人稱“介面友好”,反之則“介面不友好”。 
  ③提倡拼搏精神。“把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是聯想拼搏精神的直接反映。 
  ④強調以信為本。聯想文化主要是提倡兩種信譽,一是個人的信譽,要求是:踏實做事,說到做到,點滴積累;取信於使用者,取信於同仁,取信於上級,取信於下級,取信於政府。二是公司的信譽,要求是:以使用者效益求公司效益;寧可損失金錢,絕不喪失信譽。 
  ⑤提倡服務大眾。聯想集團提出“客戶效益第一,聯想效益第二”的服務觀念,並把這種觀念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的範疇裡。 
   
  三、中美企業文化比較分析 
   
  美國企業文化的特點是“理性主義企業文化”,表現為濃烈的個人主義,以自身利益為第一位,講究“求實、求生存”,它著意創新的精神、功利主義和重視制度管理,在企業管理及處事中講究原則性,“法治”觀念較強。而中國則是強調群體和諧,注重個體對群體的責任、奉獻和服務,個人歸屬意識強,注重協調感情,它著意創新精神、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在企業管理及處事中以情為重、忽略制度和條例管理,“人治”觀念較強。
  中國的企業文化建設剛剛起步,廣泛地學習和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顯得尤為必要。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就要立足中國文化背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著手,在借鑑國外企業文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加強中國的企業文化研究和對實踐的理論指導,使中國企業文化發展適應中國的企業管理實踐和現代化程序。 
   
  參考文獻 
  [1] 李長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開發與管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 劉永安、廖學軍:《美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J],企業經濟,2003。 
  [3] 李靜:《國外名企用人之道》,經貿世界,2003.2。 
  [4] 張巖鬆、李健:《人力資源管理案例精選精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5] 陳曉:《聯想集團的考核機制》,企業管理,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