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電子商務論文

  二十世紀末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也在全球特別是歐美等發達國家迅速興起,從諸多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電子商務對我國傳統企業流程的衝擊

  論文關鍵詞:電子商務 企業業務流程 衝擊

  論文摘要:電子商務正逐漸成為現今交易方式的主流,本文闡述了電子商務的分類,傳統企業與電子商務的關係,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業務流程的影響,以及電子商務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電子商務,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從涵蓋範圍方面可以定義為: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從技術方面可以定義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資料如電子資料交換、電子郵件、獲得資料共享資料庫、電子公告牌以及自動捕獲資料條形碼等。目前,有很多企業的業務涉及電子商務,有的專門從事電子商務,有的將電子商務作為主業,有的則將電子商務作為附屬業務。但是,無論哪種企業,都能從它們所從事的電子商務中看到傳統流程的背景。電子商務沒有脫離傳統產業的價值鏈,而是作為某個產業內的各個環節業務的潤滑劑。

  一、電子商務的分類

  電子商務按商業活動運作方式可分成完全電子商務和不完全電子商務兩類。完全電子商務是指可以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實現和完成整個交易活動的所有交易行為和交易過程;不完全電子商務是指無法完全依靠電子商務方式實現和完成完整交易過程的交易,它需要依靠一些外部要素,如藉助於運輸系統等來完成交易。

  電子商務按交易的主體可以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電子商務;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電子商務;消費者對消費者即C2C電子商務;企業對政府即B2G電子商務;消費者對政府即C2G電子商務。

  二、傳統企業與電子商務

  傳統企業一般是指在工業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從事生產製造和流通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傳統企業是相對於一些網路企業而言的,主要是以生產有形產品為主,如石油、冶金、機械、煤炭、電器裝置、食品飲料、菸草、紡織服裝、皮革羽絨、木材、造紙及印刷等企業。對於傳統企業的理解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從組織結構上看,傳統企業一般實行層級制的結構,即所謂金字塔型;從運營方式上看,傳統企業一般應用傳統的經營手段和技術進行內部的經營管理和交易活動;從經營的產品和服務上看,傳統企業一般是通過實體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來獲取利潤。

  20世紀後期,Internet、E-mail和Web的出現引起了企業的極大興趣,許多網路公司大量湧現,這些企業希望利用Internet、E-mail和Web來實現其商業模式的轉變。可是,到了2000年4月,隨著納斯達克NASDAQ網路股的急劇下跌,一些網路公司紛紛倒閉。然而,一些IT企業IBM、HP、Intel卻在網際網路的寒冬中興起,逐步完成了向電子商務企業的轉型,並在IT產業內不同領域處於領導地位。如HP以個性化電腦設計及金牌服務而著稱;Dell以個人電腦的直銷模式而聞名;Sun是伺服器領域的巨頭;Intel則是世界最大的電腦晶片製造商。這些IT企業在電子商務轉型過程中一般經歷了企業內部管理電子化、銷售電子商務化、供應鏈管理電子化、客戶關係管理電子化以及庫存管理電子化等階段。

  傳統企業實施電子商務轉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以Internet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為傳統企業實施電子商務轉型提供了可能,大多數企業試圖通過使用Internet來重新設計其業務流程,調整其組織結構,構建新的企業資訊科技平臺。第二,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迫使企業調整其競爭戰略,充分利用新技術來構建新的競爭力。第三,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客戶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批量生產模式已不能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企業經營模式需要進行調整。第四,降低執行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一直是傳統企業追尋的目標,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通過與供應商、銷售商以及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傳統企業可以實現執行成本的降低和執行效率的提高。

  三、電子商務產生的衝擊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為傳統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開展電子商務是企業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電子商務不僅可以使傳統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開拓全球市場,同時還可以通過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而創造新的價值。目前,世界上一些比較著名的傳統企業,例如,通用、福特、寶潔、聯合利華、波音公司等已經開展了電子商務,國內的聯想、海爾、美的、科龍等傳統企業也都投入了巨資來實施電子商務轉型。實踐證明,這些企業通過開展電子商務大大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1. 電子商務能夠提高商務活動效率

  隨著電子商務的應用,傳統生產企業的商務運作效率能夠大幅度提高,這種效率的提高可以表現在內部管理和外部關係兩個方面。在這種企業內部,由於使用了企業內部網Intranet、管理資訊系統MI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企業內部管理軟體,企業內耗減少,效率提高。在企業與業務夥伴的關係上,由於電子商務相關軟體的引入,服務、貿易企業之間的通訊效率明顯提高,同一商務活動所花費的時間明顯縮短。電子商務的應用帶來企業內外業務效率的提高,必然能給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2. 電子商務能

  夠降低交易成本

  對於一般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來說,電子商務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廣告宣傳及市場調查,構築遍及全球的營銷網路,建立起無中介的銷售渠道。網際網路絡渠道可以避開傳統銷售渠道中批發、零售等中間環節,使生產商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生產商可以不通過零售商而最終完成商品流通過程,既降低了流通費用和交易費用,又加快了資訊流動速度。企業可以利用Internet資源,建立個性化的電子商務網站,在網上進行企業宣傳,展示自己的產品,樹立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的影響,並進行促銷活動,從而大大地降低了企業的促銷成本。電子商務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網路營銷的費用大大降低。

  3. 電子商務能夠降低週轉與管理成本

  傳統商務活動是由多箇中間環節組成的供應鏈完成的,這些中間環節必然要耗費大量的物質資源,而電子商務可以縮短供應鏈的長度,減少中間環節與週轉時間,節省物質資源的損耗。以傳統的商業企業為例,電子商務可以優化企業供應鏈,實行直銷,可以減少庫存和營業面積,降低週轉與管理成本。

  四、傳統企業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在給傳統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傳統企業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帶來的挑戰具體表現在:

  1. 傳統企業資訊化程度較低、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除了要求完善的公共資訊基礎設施外,還離不開企業內部的資訊化建設,然而,目前我國傳統企業資訊化基礎普遍落後,嚴重地阻礙了我國傳統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另外,電子商務人才匱乏也是阻礙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原因。電子商務專案從立項、開發到投入使用以及日後的維護都需要專門的電子商務人才,然而大部分傳統企業很少設有IT部門,更不用說設定資訊主管CIO職位,既懂技術有懂管理的複合型電子商務人才在傳統企業中更是鳳毛麟角。儘管可以利用IT外包服務來管理自己的IT資源,但由於市場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很難付諸實施。

  2. 傳統企業的內部管理不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

  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必然引起內部執行方式的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都需要相應地進行調整。首先,傳統企業的組織結構造成了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分割和重疊,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遲鈍,而電子商務要求組織結構扁平化。其次,一些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帶有明顯的技術色彩,認為平臺搭好了,電子商務就成功了,結果他們對資訊科技的大量投資並沒有產生預期的回報。

  事實上,搭建好技術平臺只是電子商務邁向成功的一小步,不加分析地將現有的手工流程全部自動化,寄希望於電子商務來擺脫企業困境,結果在手工流程不合理的情況下,流程的自動化只能變成錯誤的放大器。由於沒有將業務流程和資訊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僵化的業務流程使電子商務的優勢無法充分實現。因此,傳統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變革。電子商務應用的關鍵在於“商務”,只有商務模式的創新才能激發電子商務的強大活力,才能實現商務活動的本質——盈利,“電子”是實現“商務”的必要手段。

  3. 電子商務沒有統一的模式

  對於不同的行業,企業實施電子商務轉型的過程和模式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別。傳統的工業企業實施電子商務就是利用資訊科技實現工業企業全部業務活動的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和網路化;利用電子手段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各種商務活動、相關的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和綜合服務。傳統的商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給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一方面可以使跨地域和跨界的網上交易成為現實,同時也可以形成低成本、快營運的新的流通交易渠道。傳統金融、旅遊等服務業實施電子商務可以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通過個性化的服務提高客戶忠誠度。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在商務模式創新方面能力欠缺,很多企業照搬國外成功電子商務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結合不夠,最終發展不順。電子商務企業想要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尤其是對於後入者來說,進行好的市場細分和商務模式創新尤為重要。比如在內容提供、售後服務、客戶關係管理上進行創新都是可行的。我國傳統企業必須迎頭趕上,才能在加入WTO後的世界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李峻峰.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流程重組的探討[J].企業經濟,20074.

  [2] 金志芳.電子商務條件下企業業務流程再造[J].管理科學文摘,200610.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