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彭祖山旅遊攻略

  彭祖山,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不高、臺階緩,滿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據傳是商賢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有彭祖墓等景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眉山彭祖山交通線路

  到彭祖山有三條行車路線:

  一、成都——華陽——黃龍溪古鎮——彭祖山

  二、成都走樂山高速——70km——彭山站出口下——彭祖山

  三丶彭山——龍門橋——將軍湖——江口——彭祖山

  四丶成都——103線——青龍場——觀音——岷江二橋——江口——彭祖山

  眉山彭祖山旅遊須知

  1、 景區開放時間:8:00-18:00

  2、彭祖山仙女山門票價格:網上訂購26元,原價30元

  3、兒童票:身高1.0米以下免票,1.0--1.4之間購兒童票

  4、老年票、學生票、軍官票憑證購優惠票

  5、3月8日當天,所有女性遊客均可享受彭祖山風景區門票5折的優惠

  眉山彭祖山主要景點

  彭祖祠

  長壽梯旁,第一個景點是彭祖祠。據《華陽國志》載:“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推斷,彭祖不但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也歸根落葉於此,死後葬於彭祖山。彭祖祠原址在彭祖墓左側,是彭氏家族的祠堂,為了弘揚彭祖長壽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彭山縣人民政府鑑於原祠的狹窄,擇址重建了這座明清仿古建築的彭祖祠。

  彭祖祠主體建築是承師殿。殿內,供奉的是彭祖及其八大弟子。

  正中龕臺上供奉的便是彭祖,龕臺兩旁的短聯,道出了彭祖長壽養生思想的精髓所在。上聯“道道非常道”,第一個“道”是動詞,而第二個“道”是名詞。上聯是說:能說出來的道,不是常道,真正的彭祖長壽之道,在於個人的領悟,而不是誰的傳授就能學到的。那麼這樣說來,這種道豈不是不可知、不可學了嗎?答案就巧妙地藏在下聯裡。下聯是“生生即永生”,第一個“生”是動詞,第二個“生”是名詞,它是在告訴我們,生生不息的人生只要掌握了生生不息的關鍵,就不難永生,道理很簡單,那就是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去破壞身體內部的自然平衡。

  彭祖祠祠匾由旅臺彭氏後裔彭水井先生題寫。這是彭祖後裔追本溯源,敬仰先賢的勝地。據說,漢族同姓同族聚居設祠堂的習俗即源於彭祖。

  彭祖的左右兩邊,是他的兩位協侍——金童玉女。彭祖手中拿著一把八卦扇,據說只要是被這八卦扇一扇,所有晦氣都會被吹走,只留下福氣與財氣。而玉女手中抱的不是通常看到的仙桃,而是一隻野雞,那是因為彭祖山盛產野雞,彭祖養生食膳中的天下第一羹也是以野雞為主料熬製的。

  彭祖像左側,供奉的是西王母,她也是高壽的代表。將她供奉在此是為了應合道家的陰陽平衡之說。

  彭祖像右側供奉的是采女,她是彭祖唯一的女弟子,傳說她也是彭祖的妻子。當年,商紂王欲以重金和官位收買彭祖,以求長壽之道,但卻被淡泊名利的彭祖拒絕。正在商王苦無良策之時,他身邊的一位女巫采女自告奮勇去討祕決。由於彭祖是巫醫世家,將采女也視作同門,就毫無保留地將長壽之道傳給了采女。貪婪的紂王得到長生之術後,卻又想永遠獨佔,欲加害彭祖,卻不料采女早已鍾情彭祖,與他一起逃回彭山,併成為他的第49位妻子。

  此外,大殿左右兩壁,還有另外八尊塑像,他們是彭祖的八位高徒:白兔公子、秀眉公、黑穴公、青衣烏公、不肯來、太足君、離患公、高丘子,為傳播彭祖的長壽養生之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青衣烏公是中國陰陽風水學的創始人,留有葬經傳世。

  彭祖墓

  彭祖祠右前方,是“高山仰止”坊。這座仿清牌坊系原址重建,民國以前,系木結構四柱三開間坊,坊上有清邑令王燕瓊手拐“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是比喻道德崇高而不可超越,到此止步之意,這是人們對彭祖道德的讚譽。 過“高山仰止”坊後,穿過兩廂為仿古明清建築廊房,就是彭祖仙室和彭祖墓。

  彭祖仙室即彭祖墓墓室,室前的臺階上,有個太極圖,它是我國先民對宇宙萬物之本源的一種圖象概括。太極圖是陰陽兩條魚首尾相接,互為環抱成一圓狀,白色為陽魚,黑色為陰魚,並各有一魚眼。天地萬物都是從陰陽交會而產生。先民創太極圖並非隨心所欲。據考證,它的製作藍本就是彭祖山天然太極地的地形圖。

  第一通碑文是:“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久長?”它出自屈原的《楚辭·天問》,這也是我國最早對彭祖的文字記載。碑文意思是:“彭鏗為什麼要烹製難雞給帝堯吃呢?他自己為什麼還要那樣長壽?”由此可見彭祖烹製的野雞湯非常有營養而且味道鮮美。因此他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美食家和烹妊術的鼻祖,他主張飲食要有規律,還主張“服食眾藥”。因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食醫同源,而醫要防病於未然,因此藥膳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同時他還針對某些人依賴的藥物而提出了“縱服藥無益也”的警告。 第二通碑文是:“夫遠思強記傷人,優慮過哀傷人,喜樂過差、忿怒不解傷人,汲汲所願傷人,有所傷者數種而獨惑於房中,豈不惑哉?”出自《彭祖養性經》,這裡彭祖講出了心理衛生,精神文明對人體的影響。一生不營名利,恬淡簡樸,知足常樂,是他長壽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性生活上,他主張不能“禁慾”也反對“縱慾”。禁慾和縱慾都是過度了,因此他提出了“陰陽不順傷人”的警告,主張 “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它認為健康的性生活是健康人不可缺少的,從現代科學觀點來看,彭祖的這些觀點都是非常正確的。

  太極圖上,兩側為反映彭祖長壽養生祕訣精華的碑文。這些是他一身生活實踐的積累,它衍生了我國流傳至今的獨具特色的長壽文化體系。

  第三通碑文是:“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一,彭祖壽考者之所好矣”。它出自《莊子·刻意》,我國古代把氣功稱之為“導引”。這段話的意思是:導引行氣可使人長壽。人們把彭祖的長壽氣功作為強身的手段,通過 “氣”在體內的科學執行,把廢物排出體外,再吸進天

  地間的 “靈氣”,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彭祖十分精通導引術。 彭祖仙室內,存有“五步功”浮雕,正中和左右兩側各有一組彭祖長壽養生的塑像。下圖是彭祖煉丹造像。

  彭祖墓就位於彭祖仙室的上面。這個“商賢大夫老彭之墓” 的墓碑,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彭山縣令王燕瓊題的,其後為彭祖墓。彭祖墓位於彭祖山天然太極地陽魚魚眼上,佔地1860平方米,冢高2.9米,直徑7米。

  彭祖墓墓牆三週石圍堂,是乾隆二十年1755彭山縣令張鳳翥所築。墓坐東向西,四周群山環抱,前邊將臺,九龍二山為案,略無闕處,後有彭祖山主峰為靠背。整個墓彷彿坐落在一把碩大的交椅上,從風水學的角度,這裡印證了喪葬四鄰,即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它是一個少見的風水寶地。據說這塊墳地是彭祖的弟子、中國風水學的始祖青衣烏公尋覓的。更令人驚奇的是國內不少氣功愛好者,一步入彭祖山景區,頓感中氣上湧,愈上愈烈,到彭祖墓前氣感特強。這一直是不解之迷,直到天然立體太極圖的發現,才找到答案:這兒是太極陽魚魚眼,是天地陰陽二氣交會最強之處,整座仙山就是一座天然的採氣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