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治療方法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壓素分泌不足又稱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症,或腎臟對血管加壓素反應缺陷又稱腎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組症群,其特點是多尿,煩渴、低比重尿和低滲尿。下面和小編具體瞭解下。

  之西醫治療

  一水劑加壓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療。血管加壓素口服無效。水劑血管加壓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續3~6小時。這種製劑常用於神智不清的繼發於腦外傷,或神經外科術後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療。因其藥效短,可識別神經垂體功能的恢復,防止接近靜脈輸液的病人發生水中毒。

  二粉劑尿崩症

  賴氨酸加壓素是一種鼻腔噴霧劑,使用一次可產生4~6小時抗利尿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或過敏性鼻炎時,鼻腔粘膜水腫,對此類藥物吸收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和意識喪失的尿崩症病人,應皮下注射脫氨加壓素。

  三人工合成DDAVP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esmopresssin, 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縮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與升壓作用之比為4000:1,作用時間達12~24小時,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 劑。1~4μ皮下注射或鼻內給藥10~20μg,大多數病人具有12~24小時的抗利尿作用。

  四其他口服藥物

  具有殘存AVP釋放功能的尿崩症病人,可能對某些口服的非激素製劑有反應。氯磺丙脲可刺激垂體釋放AVP,並加強AVP對腎小管的作用,可能增加小管 cAMP的形成,但對腎性尿崩症無效。200~500mg,每日一次,可起到抗利尿作用。吸收後數小時開始起作用,可持續24小時。氯磺丙脲可以恢復渴覺,對渴覺缺乏的病人有一定作用。此藥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按時進餐可必免發生低血糖。其他副作用還有可引起肝細胞損害、白細胞減少。雙氫克尿塞的抗利尿作用機理不明。起初作用為鹽利尿,造成輕度失鹽,細胞外液減少,增加近曲小管對水份的再吸收,使進入遠曲小管的初尿量減少,增加近曲小管對水份的再吸收, 使進入遠曲小管的初尿量減少,確切機理不詳。對腎性尿崩症也有效,可使尿量減少50%左右。與氯磺丙尿和用有協同作用。劑量50~100mg/d,分次 服。服藥時宜低鹽飲食,忌喝咖啡、可可類飼料。安妥明能刺激AVP的釋放,也可用於治療尿崩症。100~500mg,每日3~4次。副作用有肝損害、肌炎 及胃腸道反應。醯氨脒嗪也可通過刺激AVP的釋放產生抗利尿作用,每日400~600mg有效。但此要有其他毒副作用而未廣泛使用。

  繼發性尿崩症應首先考慮病因治療,如不能根治者也可按上述藥物治療。

  1、中樞性尿崩症

  1病因治療:針對各種不同的病因積極治療有關疾病,以改善繼發於此類疾病的尿崩症病情。

  2藥物治療:輕度尿崩症患者僅需多飲水,如長期多尿,每天尿量大於4000ml時因可能造成腎臟損害而致腎性尿崩症而需要藥物治療。

  ①抗利尿激素製劑:

  A.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此藥為一種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壓素的類似物,近年已廣泛用於治療尿崩症,由於其結構中氨基 端半胱氨酸脫去了氨基,因而能抗拒氨基肽酶的分解作用,使其半衰期延長為加壓素的3倍以上;另外在第8位上以右旋精氨酸替代精氨酸,則降低了加壓活性,其 利尿活性與血管加壓作用由天然抗利尿激素的450和450分別變為1200和0.5,抗利尿作用加強,而無加壓作用,副作用減少。1-脫氨-8-右旋精氨 酸血管加壓素DDAVP為目前治療尿崩症的首選藥物,可由鼻黏膜吸入,2次/d,每次10~20µg 兒童患者為每天2次,每次5U或1次/d,每次10~15µg,肌內注射製劑每毫升含4U,1~2次/d,每次1~4µg 兒童患者每次0.2~1µg。90年代開發出DDAVP的口服劑型,去氨加壓素商品名為彌凝,為第1個肽類激素口服劑型,劑量為每8小時1次,每 次0.1~0.4mg。由於其價格昂貴,部分患者也可睡前服用1次,以控制夜間排尿和飲水次數,得到足夠的睡眠和休息。去氨加壓素彌凝安全性較好,有 人報道尿崩症孕婦服用去氨加壓素彌凝仍是安全的,並不構成對嬰兒的威脅。

  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從鼻噴霧製劑轉換為口服制劑即彌凝的劑量比例約為20倍。由於個人對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反應性不一樣,劑量應個體化,部分病例應用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 後因過分的水負荷,可在完全無症狀的情況下表現有血滲透壓下降,過剩的水排除延遲,嚴重者致水中毒,故建議每天劑量應分2~3次給予,切忌每天給1次大劑 量。對於嬰兒和幼童或有中樞神經損害的病人在用藥期間,需每天計算液體出入量,以保持適當的出入平衡,或調整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 DDAVP的用量,保持每天有約2h的稀釋尿。

  B.長效尿崩停鞣酸加壓素油劑:每毫升油劑注射液含5U,從0.1 ml開始肌注,必要時可加至0.2~0.5ml 療效持續5~7天,長期應用2年左右可因產生抗體而減效,過量則可引起水分瀦留,導致水中毒。故因視病情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用藥劑量與間隔時間。

  C.垂體後葉粉鼻吸入劑尿崩停:每次吸入20~50mg,每4~6小時1次,長期應用可致萎縮性鼻炎,影響吸收或過敏而引起支氣管痙攣,療效亦減弱。

  D.尿崩靈賴氨酸血管加壓素粉劑:為人工合成粉劑,由鼻黏膜吸入,療效持續3~5h,每天吸入2~3次,長期應用亦可發生萎縮性鼻炎。

  E.神經垂體素水劑:皮下注射,每次5~10µg,2~3次/d,作用時間短,適用於一般尿崩症,注射後有頭疼、噁心、嘔吐及腹疼不適等症狀,故多數患者不能堅持用藥。

  F.抗利尿素紙片:每片含AVP 10µg,可於白天或睡前舌下含化,使用方便,有一定的療效。

  G.神經垂體素噴霧劑:賴氨酸血管加壓素與精氨酸血管加壓素均有此製劑,療效與粉劑相當,久用亦可致萎縮性鼻炎。

  ②口服治療尿崩症藥物:

  A.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小兒每天2mg/kg,成人每次25~50mg,3次/d,服藥過程中應限制鈉鹽攝入,同時應補充鉀每天60mg氯化鉀。其作用機制可能系利鈉大於利水,血容量減少而刺激AVP分泌與釋放,腎小球濾過率減少,適用於輕型或部分性尿崩症及腎性尿崩症,長期服用可能會損害腎小管濃縮功能,需長期補鉀,易引起胃腸道副反應、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

  B.氯磺丙脲:每次0.125~0.25g,1~2次/d。服藥24h後開始起作用,4天后出現最大作用,單次服藥72h後恢復療前情況。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增加遠曲小管cAMP 的形成,刺激下丘腦視上核或神經垂體促進 AVP 的合成與釋放。也有人認為該藥可加強AVP作用於遠曲小管上皮細胞受體,從而增加AVP的周圍作用,其副作用為低血糖、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低血鈉或水中毒。與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合用可減少低血糖反應。

  C.氯貝丁酯安妥明atromid-s,或 clofibrate:用量為每次0.5~0.75g,3次/d,24~48h迅速起效,可使尿量下降,尿滲透壓上升。本為降血脂藥物,其抗尿崩作用可能是興奮下丘腦分泌釋放AVP或可能延緩AVP 降解。與DDAVP合用,可對抗耐藥,長期應用有時可致肝損害、肌炎及胃腸道反應。

  D.卡馬西平醯胺咪嗪,carbamazepine,tegretol:本為抗癲癇藥物,其抗尿崩作用機制大致同氯磺丙脲,用量每次0.1g,3次/d,作用迅速,尿量可減至2000~3000ml,副作用為頭痛、噁心、疲乏、眩暈、肝損害與白細胞減低等。

  E.吲噠帕胺壽比山:本為利尿、降壓藥物,其抗尿崩作用機制可能類似於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用量為每次2.5~5mg,1~2次/d。用藥期間應監測血鉀變化。

  2、腎性尿崩症

  由藥物引起的或代謝紊亂所致的。腎性尿崩症,只要停用藥物,糾正代謝紊亂,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為家族性的,治療相對困難,可限制鈉鹽攝入,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如吲哚美辛消炎痛,上述治療可將尿量減少80%。

  3、其他治療

  1中醫中藥治療:以補腎、滋陰、生津益氣為主,佐以固腎,可用生脈散、知柏地黃丸或湯劑、縮泉丸散、桑螵蛸、熟地、黃芪、菟絲子、龍骨、牡蠣、萸肉、山藥、杞子和甘草等。

  2病因治療:如手術切除腦瘤,治療全身性疾病等。

  3飲食方面應限制鈉鹽、咖啡、茶類,並適當補充糖、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等。

  之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屬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兩髒虛證為主,總的治療原則是滋腎養陰,益氣生津,可選用知柏地黃丸,生脈飲、縮泉丸等中成藥配合西藥應用,也可根據辨證分型選方用藥。

  一、辨證論治:

  1、津液虧虛證:益氣生津。生脈散加生地、葛根、烏梅等。

  2、腎陰虛證:滋補腎陰、固脬止尿。左歸飲加芡實、龍骨、牡蠣。

  3、腎陽虛證:溫補腎陽、固脬止尿。菟絲子丸加減。

  4、腎氣不固證:補腎固澀。桑螵蛸散加減。

  5、氣陰兩虛型:治宜益氣養陰,清熱生津,從生脈散、竹葉石膏湯化裁,酌加固攝腎氣之品:黨蔘、麥冬、五味子、竹葉、生石膏、黃杞、山藥、益智仁、肉蓯蓉、白芍、生地、知母、萸肉等。

  6、肺胃陰虛型:治宜清肺養胃,止渴生津,用白虎加人蔘湯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黨蔘、天花粉、生地、藕汁、鮮石斛、烏梅、黃連、天冬、麥冬等。

  7、陰陽俱虛型:對偏腎陰虛者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麥冬、五味子、玄蔘、花粉、桑螵蛸、甘草。對偏腎陽虛者用金匱腎氣丸加減: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肉蓯蓉、肉桂、附子、枸杞子、黃杞、五味子、人蔘、甘草。

  二、驗方:

  1、加味龍骨牡蠣湯:生龍牡、枸杞子、黃柏、北沙蔘、菟絲子、砂仁、炒杜仲、甘草。

  2、甘草粉3g/次,早晚各服1次。

  3、鮮石觥20g,鮮蘆根150g,煎水代茶。

  4、制首烏120g,淮山藥60g,黑芝麻120g,紅棗120g,黑棗60g,黑毛母雞1只。

  先將母雞除去毛及內臟,和諸藥,用小火燉8~12小時,分2~3天服完,1劑/周,小兒酌減。

  預後

  由輕度損傷及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可完全恢復。腫瘤等病因引起者較不易完全治癒。原發性尿崩症一般屬永久性,須堅持服藥治療。對於繼發性尿崩症,則應在處理原發病變時,如腫瘤、手術等,預見到發生尿崩症的可能性,並儘量避免之。

  近來有報道認為中樞性尿崩症可導致骨量減少甚至骨質疏鬆,用二磷酸鹽治療可改善這一情況。尿崩症可能繼發於其他嚴重疾病,對尿崩症病人應積極尋找病因,CT及磁共振檢查在病因診斷上極有價值,對於可能引起尿崩症的藥物及電解質紊亂應加以重視,對可能患遺傳性尿崩症的病人應積極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儘早明確診斷,及時採取治療手段,放射治療是治療鞍區生殖細胞瘤最有效的方法,CDI患者採用精氨酸加壓素AVP以及相應的腺垂體激素替代治療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