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護理學論文

  護理風險指的是醫院內病人在護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呼吸內科是治療呼吸道疾病的內科科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呼吸內科患者安全護理臨床效果觀察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在日常治病住院的過程中對於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的提升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選擇較為優質的護理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護理實際意義。

  1.資料和方法

  1.1相關資料

  本研究過程中選擇了我院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內科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有80名,男性患者有120名,年齡最大為59歲,最小年齡為34歲,平均年齡為45歲。200名患者內部有支氣管哮喘患者54例,所佔比例為27%,肺炎患者為78例,所佔比例為39%,慢性阻礙性肺炎68例,所佔比例為34%。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00人。第一組為實驗組採用安全護理方式進行患者日常的護理,第二組為對照組,在日常的護理過程當中,採用傳統的呼吸內科護理方式。

  1.2護理方式

  對照組採用常規的護理方式:該組患者採用一般性的臨床護理措施及護理方法。實驗組採用安全護理方法所謂的安全護理方法就是在傳統護理方法之上,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增強自身護理的主動性,同時,在主動護理的過程當中,注意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相關的問題,並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解決與患者相關的問題。通過多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增強患者所處環境的舒適性。此外,在護理的過程當中注意提升護理人員的相關的風險防範意識以及必要的法律意識,全面的保證護理的責任切實的落實到個人身上。增強對於相關藥品的管理工作,全面的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1.3觀察指標

  對採用傳統常規護理方式和安全護理方式的患者進行了全面的臨床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1.4統計學方法

  對於所得的資料採用了X2檢驗的統計學方法,根據P小於0.05為差異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分析

  採用傳統常規護理的小組的100名患者當中,非常滿意的患者有45名,較為滿意的患者有23名,一般的有12名,不滿意的20名。滿意率達到68%。採用安全護理方式的小組100名患者當中,非常滿意的達到82人,一般滿意的有16人,一般的有2人,沒有不滿意的患者,患者的滿意率達到98%。從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得出,採用安全護理方式臨床護理效果要遠大於採用傳統常規護理方式。

  3.討論

  在相關的臨床實踐中表明,呼氣內科相對於其他科室是一個醫療糾紛發生較多的科室。究其主要原因在於,呼吸內部內部的患者的年齡往往較大,該年齡階段的患者對於臨床護理有著較為特殊的要求,對於護理的整體質量要求也較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臨床護理過程中出現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2],全面的實現呼吸內科患者的護理方式的研究有著較為重要的理論和護理實際意義。筆者通過自身分析以往的呼吸內科護理方式發現,在進行呼吸內科患者臨床護理的過程當中,根據不同的呼吸內科患者的實際情況,採用針對性的安全護理方法和措施,對於提升呼吸內科護理的整體質量有著較大的作用,安全護理方法在很多方面相對於其他護理方式在較多方面有著較大的優勢。我院呼吸內科自採用安全護理方式以來,內部整體的護理質量相對與先前的護理質量有了較大的提升。安全護理方式在整個醫院內部得到醫生及護士較好的反映,因此,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我院研究比較資料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臨床針對呼吸內科患者實施護理的實踐過程中,採用安全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顯著,是臨床護理呼吸內科患者的安全可靠選擇。

  範文二:優質服務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物件:2010年2月到2013年3月選擇在我院呼吸內科進行診治的住院急性支氣管炎患者100例,入選標準:符合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年齡≥18歲;無身體嚴重併發疾病與精神疾病;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上。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3.23±2.13歲;病程3天-3個月,平均10.34±0.98天;婚姻狀況:已婚70例,未婚30例;文化程度:初中40例,高中及中專40例,大專及以上20例。根據入院順序上述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干預方法:兩組予常規治療與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的護理模式為優質服務模式,首先是是落實責任組長和責任護士職責,結合護士工齡長短、職稱高低、能力水平確定護士資格,取消固定的相對高年資護士護理模式,變護理為主動參與、責任感強的過程,並促進護士自身知識的積累和成長。其次是創設溫馨病房,實施人性化服務,真正使患者既感到醫院體貼安全的護理,又感到如家的方便和溫馨。比如每天為病人做一次健康教育,保持病房的規範化、秩序化、制度化及清潔、整齊、舒適、安全,保持病人鬍鬚、指甲、頭髮3短及頭髮、手、足、會陰、面板、口腔6潔。第3是改變了傳統的護理排班模式,結合病人及呼吸內科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基礎護理工作時間表,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成組護理模式,並實施科學、合理的彈性排班,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我們也實施了“無縫隙護理服務”工作流程,使患者在門診就診-住院護理-出院回訪-院外康復的全過程中得到連續的、系統的、滿意的服務。在全科室倡導“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從主動服務到感動服務”的服務理念,要求全體護理人員“儀表美一點,問候多一點,巡視勤一點,觀察細一點,業務精一點”。本文所有患者的護理週期為入院時到出院時。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預後效果,主要對兩組在住院期間的院內感染髮生情況進行統計,同時出院時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級別,所有患者都納入了調查。

  1.4統計方法:經SPSS17.5軟體統計分析,資料採用卡方分析,P<0.05代表差異顯著。

  2結果

  2.1院內感染髮生率對比:所有患者干預後都痊癒出院。治療組的院內感染髮生率為2.0%,對照組的發生率為10.0%,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院內感染患者對症處理後也都痊癒出院。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出院時進行調查,治療組的滿意度為96.0%,對照組滿意度為 72.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來自於《內蒙古中醫藥》雜誌。《內蒙古中醫藥》雜誌簡介詳見.

  3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其病因較多,病情複雜,預後雖然比較好,但是處理不及時也能對於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護理人員若能夠進行全面、及時、有效的護理,可控制急性支氣管炎的進展,緩解臨床症狀,改善預後。我們在建立優質護理模式中,呼吸內科實行彈性排班,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無縫隙護理,不斷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強護理管理,規範護理服務,夯實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了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對情緒不穩的病人安慰勸說,直到病人露出滿意的笑容。同時合理的制度、及時的獎勵,真正地給了護士一個舞臺讓她施展才華,使每位護士感到工作著快樂,把她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細心、誠心撒向病房的各個角落。也對護士實行專業化管理,這樣有助於提高護士的護理技能和知識,也有助於提高護士的成就感,更有助於患者的康復。總之,優質服務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有利於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髮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