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婦產科護理學論文

  婦產科護理與其它醫學專業不同,其涉獵知識較廣,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專業、嚴謹的職業素質。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婦產科護理的發展現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的醫療事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近些年來,作為為女性服務的婦產科護理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然而,由於婦產科護理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在實踐過程中有部分護理人員對於婦產科護理解不夠,責任心不強而導致護理過程存在很對安全隱患。本研究就婦產科護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現狀

  婦產科護理具有涉及範圍比較強,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等特點。這就要求臨床實踐中的醫護人員要對相關婦產科的專業知識進行掌握,並且要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用合理科學的方式為女性提供健康的護理服務。然而,當前的婦產科護理雖然進步比較大,但是仍然因為一些護理人員對於護理知識掌握不夠,責任心不夠強,服務態度差而導致護理過程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安全意識,減少護理差錯的產生,成為各大醫院的研究重點。

  1 婦產科護理的重要性

  隨著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我國“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指導下,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生育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對當前的婦產科護理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婦產科護理能為妊娠期,分娩期和產褥期婦女提供關於生育護理諮詢服務,能使孕產婦安全渡過妊娠期,能使新生兒得到最佳的護理,進而保障了母嬰健康,提高生育的質量,降低了母嬰發病率和死亡率。因而婦產科護理對於我國的新生人口質量和保障母嬰健康尤為重要。我國傳統醫學中就普遍的關注產後的保養,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護理觀念。但是,由於婦產科護理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在實際的婦產科護理臨床實踐中存在著部分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能力不過關,責任心不強,沒有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服務態度差,這些都容易導致婦產科護理到不到應有的要求,進而影響母嬰的健康。所以,優質的婦產科護理不僅提高醫院的口碑,而且對於婦女的安全生育和嬰兒的質量也有重要作用。

  2 當前婦產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分析

  2.1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不過關

  由於婦產科護理具有涉及範圍廣、專業性強等特點,所以對於護理人員的專業要求和工作經驗要求比較高。而在實際的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能力參差不齊,很多年輕的護理人員往往因為缺乏實際臨床實踐而對於專業知識理解不夠,缺乏對特殊問題的處理經驗,同時對於一些裝置的使用也不熟練。比如,在實際的操作中,對靜脈進行滴注時常出現穿刺不到位的現象。此外,由於現在醫療發展迅速,醫院短時間內常常會有很多新藥、新裝置的引進,一些護士常常對於新藥物、新裝置的瞭解使用不夠,進而導致用藥和操作方面差錯的方式,導致醫療糾紛。

  2.2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

  由於婦產科服務的物件是待產的媽媽或者剛剛生產完的媽媽,再加上生產的特殊性,這些物件一般言行動作比較緩慢,需要護理人員具有高度的耐心和責任心,理解並尊重產婦的意願。但是在實際的臨床實踐中,很多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滯後,並且缺乏責任心,在工作中不積極主動為病人解決困難,在與病人交流的時候常常不控制自己的語氣,對於病人的詢問表達出不耐煩,做不到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再者,婦產科的病人比較特殊,需要別人的關懷和理解,缺乏責任心的護理人員常常受到病人的反感,進而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

  2.3醫院對於婦產科護理的管理制度不科學

  在實際的臨床護理中,如果醫院的管理制度不科學或者護理人員不遵循規章執行方面的制度,違反操作流程,容易出現過失性失誤,是導致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之一。對於護理人員的管理一定要科學,而實際中醫院常常不重視管理工作,沒有形成良好的獎懲制度,導致醫院的醫藥、裝置等使用比較混亂,醫護人員違反操作規範的發生,最終造成護理出現事故。

  3對於婦產科護理髮展的相關建議

  3.1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

  醫院要不定時的舉行護理人員交流會,不僅要在交流會上對錶現優秀的護理人員進行表揚,還要讓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在交流會上就行經驗述說,通過鼓勵年輕的護理人員向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學習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另外,醫院要吸取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經驗和技術,在引進新藥和新裝置時要對護理員工進行培訓,並設立培訓通過考試,對於考試不通過的員工進行經濟懲罰,督促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對於新技術的掌握。

  3.2 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

  醫院要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的主動性。醫院要通過培訓統一護理人員的日常用語、裝束和儀表。還要培訓他們對病人護理時要主動與病人溝通,主動解決病人的困難,並且對於病人的問題要有耐心,注意表達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尊重病人的隱私,不要把自己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帶到護理的工程中,要以一顆負責人的心,以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帶給病人舒服的體驗。

  3.3制定合理的護理管理制度

  醫院要根據管理學的相關專業知識,並結合自身特點建立完善合理的護理管理制度,不僅要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實行經濟獎懲措施,還要對於藥品、用品以及急救裝置等都要實現“五定”制度,確保醫療裝置的使用科學性。在實施管理中,要嚴格管理制度執行力,以科學有效的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實時監督和督促。此外,醫院還應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規範,明確他們的行為規範,加強他們的制度意識,防止護理人員因為思想鬆懈而導致差錯的出現。

  4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隨著醫務水平的發展,婦產科護理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實際的臨床實踐中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的發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優生優育的觀念也越來越深刻,婦產科護理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因此,相關醫院應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強對於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培養,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進而做好婦產科護理工作。這不僅是對病人的負責,也是對醫院本身負責。

  參考文獻

  [1]潘佔雲,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分析研究,醫學資訊,2011

  [2]譚榮芬,婦產科護理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探討,基層醫學論壇,2011

  篇2

  談談婦產科臨床心理護理體會

  摘要:婦產科患者在入院治療之後,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心理特徵,從而影響治療的效果。本文通過對婦產科臨床患者的心理特徵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希望能夠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從而保證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婦產科 心理 護理 措施

  隨著現代社會對健康觀念的不斷轉變,“生物醫學模式”已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心理護理對於婦產科的患者來說,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心理護理在婦產科患者的康復過程中的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不能代替的。許多臨床醫生認為:心理治療不但可以減少病人的心理反應,並能直接產生治療作用,改善機體的免疫機能,提高療效。心理護理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現將婦產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徵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 婦產科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緊張、恐懼心理。婦產科患者入院前,常會出現緊張恐懼心理,認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過度擔心手術能否成功、怕疼痛、怕出血、怕開刀、擔心醫生技術不高,擔心手術出現意外和術後併發症、後遺症的發生,同時怕醫護人員態度不好,表現出焦慮不安、反覆詢問病情、缺乏自信心的心理狀況。比如說患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宮外孕破裂、子宮破裂、胎盤早期剝離等等的患者[1],由於患者非常意外,並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因此也就非常難以接受,常常會因為病痛的折磨以及死亡的威脅而處於極度恐懼的心理當中。處在分娩期的產婦不僅僅擔心自己,而且還擔心腹中胎兒的安危。

  1.2 自卑、羞怯心理。婦產科患者,特別是患有性病的患者經常會表現出自卑、羞怯的心理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這些患者由於對性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會特別擔心自己染上類似艾滋病的不治之症,從而產生自卑、自責心理;在患病初期的時候,會因為羞愧而耽誤了及時的治療,拖延到症狀加重的時侯才到醫院接受診治;擔心會影響自己今後的生育問題,擔心受到周圍人的冷落、擔心受到社會的歧視等等;常在男醫生面前,特別是人多的時候,自卑、羞怯感會更加強烈。

  1.3 失落、多疑心理。某些婦產科患者、特別是癌症患者常會非常擔心手術後自己有生理缺陷,擔心會男性化,失去了女性特徵,會影響夫妻關係和提前進入更年期,擔心生命過早結束等,表現在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思想情緒悲觀、甚至絕望,患者常有一種失落感且表現出多疑的特徵,比如進行子宮、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往往會出現一種手術後女性特徵、生育能力、效能力喪失的失落感,從而導致精神壓力倍增,對生活失去信心。

  1.4 過度失常心理。過度失常心理是指治療本身沒有問題,而病人卻表現出劇烈的心理反應,如宮頸癌根治術、子宮全切術。表現為缺失感和性格孤僻、多疑、易怒,甚至會答非所問、定向不全等等。

  2 如何在婦產科臨床中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

  2.1 緊張、恐懼心理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舉止大方、著裝整潔、態度和藹可親,主動向患者介紹醫院及科室的基本情況[2],主動向患者介紹疾病情況以及介紹主管醫生的手術能力,向患者介紹手術方式等,同時要告知患者不實施手術的隱患以及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鼓勵患者配合醫護工作,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儘量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健康狀態去接受治療。

  2.2 自卑、害羞心理護理措施。這類患者心理特徵的表現是消極的,但由於患者入院的動機是積極地尋求醫治,因此具有非常高的積極態度,針對這類患者,醫護人員要轉換角色,通過暗示、分散以及轉移注意力的方式[3],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護理人員要學會理解患者的苦衷,以一個同齡姐妹的身份,關心、體貼、同情、尊重患者。護理過程中,積極向患者講解女性生理知識。在進行換藥、注射、陰道沖洗、導尿的時侯,要儘量的讓異性迴避。護理過程中應注意不過多暴露患者、操作要輕柔,男醫生查體時主動陪伴。

  2.3 失落、多疑心理護理措施。護理人員應耐心地與患者及患者的家屬積極溝通,瞭解患者及家屬的想法,獲取儘可能多的支援。用責任心和積極的態度照顧好患者,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用愛心來消除其孤獨失落的心理[4]。面對接受乳房、卵巢或者子宮切除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特別是患者的丈夫多溝通,讓他們充分了解解決辦法,即使切除了卵巢,人體的其它內分泌系統也可以分泌雌激素;另外,還可以通過口服雌激素來維持女性的基本特徵。

  2.4 過度失常心理的護理措施。術後患者發生過度失常心理反應,儘管與患者自身的素質密切相關,但不應排除心理、精神因素的作用。醫護人員要給病人有效的心理引導,使患者的“醫學知識”科學化[5]。對於術中、術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副作用、可能發生的意外及併發症、後遺症等,應及早向患者或家屬說明,使患者及家屬理解並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已出現的過度失常心理反應,更應及時處理,體貼和照顧,防止病情加重。

  3 小結

  總而言之,在婦產科的護理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專業技能,還應該隨時注意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並及時地進行相應的治療。作為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必須充分重視患者心理方面的問題,在工作之餘要多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不斷轉換的現代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黃珍,劉學雲.淺談婦產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4,23***21***:30

  [2]王珍菊.心理護理在婦產科臨床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醫藥月刊***,2008,5***2***:177

  [3]楊秀娟.婦科手術前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08,29***8***:160

  [4]王嫻.婦產科患者的心理特徵及心理護理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06,4***5***:74-75

  [5]張林燕.婦產科患者手術前的心理特徵及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7,26***20***: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