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辯論賽的總結報告

  辯論賽作為一種儀式性比賽其會話結構有別於日常會話,而且會話參與者較多,辯論賽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機會,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於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篇一

  弘揚法制精神,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提高學生思辨才能、邏輯思維以及口頭表達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由思政教研室策劃並主辦的“生活與法辯辯辯”辯論賽在12月上旬正式開賽。

  一、辯論賽概述

  本次辯論賽由我院大專新生九個班除優秀運動員班級外的八支辯論隊、三十二位同學參加。辯論賽持續了兩週,分12月x日預賽和12月x日決賽兩個階段,最後決出冠軍隊一支、亞軍隊一支、季軍隊兩支和最佳辯手兩名、優秀辯手九名。作為學院舉辦的第一次辯論賽,該活動備受同學的歡迎,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取得很大程度上的成功,在廣大同學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也受到學院各方面領導的極大關注。

  本次辯論賽辯題內容體現了大眾化和平民化的特點,辯題均為與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或普通百姓極為關注的法律問題。活動採用抽籤的方式決定比賽對手、辯題和場次。擔任本次活動評委的是思政教研室和公共基礎部文科教研室的老師。

  比賽過程中,辯手們脣槍舌劍、針鋒相對,體現了辯手們充分的賽前準備、較為高超的辯論戰略及辯駁才能。場上精彩的辯駁贏得了場下同學們一陣陣的熱烈掌聲。評委們就代表隊的辯論,以我國現行法律為依據,進行是非評判並進行法理闡釋,並對各代表隊和辯手參與辯論的總體表現做出評價,其精彩點評也為此次辯論賽錦上添花。

  二、辯論賽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參賽選手的綜合能力。辯論賽是對辯論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辯論的過程中,辯論者要想在脣槍舌戰,激烈對抗的辯論中征服戰勝對手,所要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是多方面的,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在臺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首先,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語言表達更具藝術性。第三,知識結構更完備。第四,應變能力加強。第五,膽識得到鍛鍊。

  二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課,學生整體辨別能力得以增強,校園文化水平得到整體提升。俗話講“真理越辯越明”,辯論針對學生關心的問題展開。辯論賽的主題都相當貼近同學們的生活,現實性強,使同學們有話可說。辯論雙方使出渾身解數,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給全體同學展現事物的兩方面,而聽眾則在思想的衝突中展開激烈的思考,最終明白問題的實質,學會了分析問題,提高了辨別能力,為之後的有效行動奠定了基礎。濃郁的辯論氛圍也使學校的文化水平整體提升,同學們能夠討論更高雅的話題,學會以理服人,不會毛躁地與人對罵,更不會大大出手,文明瞭許多。

  三增強了班級凝聚力。辯論不僅是個人才華的展示,一個優秀的團體能夠脫穎而出離不開四人小團體的默契,更離不開大集體——班級同學的支援。賽前班長、學習委員積極有序地組織全班同學分工找資料,賽中為選手們打氣,為他們鼓掌和喝彩,賽後分享勝利的歡樂和失利的痠痛。比賽讓他們走得更近,更像一家人。

  四增加了老師對同學們的認識。此次活動主要邀請領導嘉賓和任課老師,老師們在辯論賽的過程中從思想上對同學們有了更多更深的認識。

  三、值得思考的地方

  辯論賽總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這次活動由於時間準備較為倉促和辦賽經驗相對不足,整個組織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例如輔助設施不夠完善、賽前指導學生相對不足、頒獎環節稍欠有序等。為此,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改正不足,將辯論賽舉辦得更加成功。

  篇二

  為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活躍校園文化,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團結、競爭、進取的素質,體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在十二月份期間由山東女子學院辯論協會主辦的“女院杯”大學生辯論賽圓滿落下帷幕。現總結如下:

  一、活動方式

  本次活動面向各學院通過內部選拔,組成一支隊伍參加女院裡的比賽。本次辯論賽採用淘汰制的方式,一共八支代表隊參加比賽,首輪共四隻代表隊獲勝進入下一輪,他們分別是資訊科技學院,會計學院,管理學院和外語學院,四隻代表隊經過抽籤產生半決賽名單,最終經過激烈角逐,會計學院和資訊科技學院進入決賽,最終,資訊科技學院代表隊憑藉四位辯手敏捷的思維、雄辯的口才獲得了此次辯論賽的冠軍。

  二、活動時間及地點:

  此次辯論賽歷時一個月, 初賽地點在普教樓304,時間:11月11號-11月12號,共四場比賽,半決賽地點合班樓509,時間:11月23號-11月24號, 決賽地點在合班樓509時間:12月3號

  三、活動經過:

  1.預賽:11月11號—12日在普教樓304舉行,經過抽籤,最終:第一場:外語學院-社會與法學院,第二場:資訊科技學院-文化藝術學院,第三場:管理學院-旅遊學院,第四場:會計學院-教育學院,最終獲勝分別為:外語學院,資訊科技學院,管理學院,會計學院。

  2.半決賽:11月23號-24號在合班樓509舉行,經過抽籤,最終確定對陣:外語學院-資訊科技學院,會計學院-管理學院,獲勝方是資訊科技學院和會計學院。

  3.決賽:12月2號-12月3號,3.4名決賽在管理學院和外語學院雙方舉行,最終雙方共獲第三名。12月3號在合班樓509,舉行了決賽,邀請了山東省勞動職業技術學院辯論協會,山東工會管理幹部學院辯論協會,山東師範大學辯論協會的會長和同學前來觀戰。最終資訊科技學院獲得冠軍。

  具體戰況見比賽記錄

  四.辯論程式方面

  比賽程式由陳詞、立論、攻辯、自由辯論、總結陳詞共個五部分組成。首先是一、二辯進行開篇立論,用最精煉的語言闡明本方基本立場、邏輯框架、理論依據、事實材料等,接下來是針鋒相對的攻辯和精彩紛呈的自由辯論,再接著是由四辯進行總結陳詞,最後觀眾提問是。比賽程式的設定兼顧“辯”與“論”兩個方面,既提供了充分的空間讓辯論雙方進行精彩的論述,充分展示己方縝密的邏輯框架,也給雙方提供了進行脣槍舌戰,正面交鋒的舞臺。觀眾提問階段一方面可以調動觀眾的積極性,令一方面也增強了辯手與觀眾的互動。

  五、活動效果:

  此次比賽的辯題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但又緊貼日常生活,兼具生活情趣與時代氣息,讓辯手們在辯論過程中有話好說,有話可說。此次辯題涉及時事問題,校園問題,一方面辯題的生活化給予了廣大同學思考的空間,另一方面,辯題緊扣時代發展的需求,具有較強的時代感。這使得整個辯論場面顯得精彩紛呈,熱鬧好看,而賽後又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給人一份耐人尋味的雋永和深沉。可以說,精當的辯題設定,為這次辯論賽的成功舉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辯題內容的廣泛性和強烈的時代感,從另一個側面也要求辯手要有淵博的知識積澱和廣泛的社會接觸。辯論的辯論過程中辯手們十分注意儀表語言,未出現對對方辯手進行人身攻擊的情況。所有參賽隊都統一著裝,衣著得體、大方,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六、經驗與教訓:

  一次辯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比賽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在組織參賽的過程中辯手結成了密不可分的戰鬥群體,體現了分工合作精神。此次活動豐富了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活躍了校園文化,培養了當代大學生的團結、競爭、進取的素質,體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鍛鍊了同學們的口才和應變能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也使我協會擴大了在學校的影響力,擴大了我部的知名度。在辯論賽舉行的過程中,我們協會成員積極參加佈置組織本次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會員,但因為首次承辦如此大型的活動,準備和舉辦期間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佈置會場、維持現場秩序發麵都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在決賽中比賽結束與頒獎之間出現了銜接問題,中間一度停留了很長時間。我們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的經驗教訓,在以後的活動中會再接再厲努力把活動辦得更出色。

  七、開支:列印宣傳材料:83元

  證書,海報紙:50元

  照片:5元

  筆紙:20元

  備註:附加材料:比賽記錄,照片,決賽評分單,發票。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