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資訊科技教學計劃最新範文

  工作計劃在工作中給予很多思路,和很多目標的主要文種。但如何寫好工作計劃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本學期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全體學生,通過上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過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練習鞏固的機會較少,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資訊科技基礎》必修,內容在1—4章節都已講完,本學期的任務是繼續上完5—7章節的內容。複習並做好迎考準備,複習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資訊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學習製作網頁,以及對資料的管理。知識點: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獲取影象、聲音、視訊等多媒體資訊。複習完後,要求學生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個作品。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訊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5、能夠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二

  一、基本情況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一級8個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資訊與資訊科技、資訊獲取、資訊的程式設計加工和智慧化加工、文字和表格資訊加工、多媒體資訊加工、資訊整合與資訊交流、資訊資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為後續各章節的學習做一些準備,其且各章是沿著培養資訊素養的主線資訊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的評價有側重地展開的。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1、樹立學生學習資訊科技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如打字、計算機基礎操作,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精神,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資訊及資訊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改進措施教學措施

  1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教育措施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後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四、輔導形式、時間形式:

  1理論輔導:教師講解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體教室中進行

  2上機輔導:教師上機指導為輔,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優勢生幫後進生為補進行。

  三

  資訊社會迎面而來,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為特徵的現代資訊科技,已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一、指導思想

  為了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決定》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建構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課程體系,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我們學校正積極推進資訊科技教育,促進中學課程、教材、教學的改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為此特制定高一年級資訊科技組本年度教學計劃。

  二、德育滲透

  計算機學科 是一門全新學科,又是一門系統學科,學生層次千差萬別,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資訊科技教育和德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注重人文培養對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課很有幫助。如: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課堂效果,保證微機室內外的清潔衛生,能有效保護機房中的裝置使用壽命,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知識,創作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使學生在創作中提高人文素養。

  三、課程安排

  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快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草案》,資訊科技課程安排高一、高二兩個學年使用。高一為必修,高二為選修,我們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高一學習內容為:

  如果我們的條件今年達不到這些內容的話,我們就在上完計算機基礎知識及資訊和資訊處理後上五筆打字等其它內容,讓學生學一些東西。如有條件12月中旬舉辦一次電腦作品競賽及優秀作品展示活動。

  積極培養計算機尖子學生,為參加xx全省中小學計算機作品競賽作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四、研究性課題

  1、加強資訊課堂中的人文教育,培養同學們的資訊素養。

  2、資訊科技學習與課程整合。

  五、加強教學經驗交流,積極進行教學新模式的探索,吸取他人之所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理論與操作水平,拓寬自身的認識領域;積極積累、豐富知識;認真、高效的完成學校佈置的各種工作。

  四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   資訊科技基礎

  2教材使用情況:浙江教育出版社

  3任課班級: 高一123班

  4本學期周課時:   2

  5計劃教學時數: 34

  6已完成教學情況: 無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1、根據會考的要求對資訊科技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2、對word、excel、frontpage的軟體學習與掌握  3、能熟練地使用常用的資訊科技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學習資訊科技的能力,能適應資訊科技的發展變化。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會考標準要求的軟體,識記並理解必修教材中的理論知識。   難點: 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知識多,面廣,在理解加操作的的基礎上識記會考知識。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內容調整說明

  第一週:教程設定及課程考核要求介紹 第二週至第五週  資訊科技與社會 資訊的概念及特徵;資訊的編碼;資訊與資訊社會 對word軟體進行學習與操作上機 word中打字練習與排版 word中的表格製作 word中的賀卡製作繪圖工具,圖片的應用 第五週 國慶放假 第六週至第十週 資訊的加工和處理 現代資訊處理工具——計算機; 多媒體資訊處理;演算法及其實現;智慧處理 對Excel軟體進行學習與操作 上機 初識excel 基本函式的應用 自動篩選的應用 排序的應用 圖表的製作 綜合應用 第十一週 期中考試 第十二週至第十三週  資訊的來源與獲取、資訊的表達與交流 資訊的表達與獲取的方法;網上資源的檢索; 因特網資訊資源評價 網路相關操作上機 網上資訊的瀏覽、圖片、文字、歌曲等的下載 電子郵件的申請與使用 論壇的註冊和使用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週  資訊的管理、電子郵件管理 資訊資源管理及其沿革;資料庫系統 第十六至十八週 網頁設計與製作 對frontpage軟體進行學習與操作 上機 初識frontpage軟體 主頁的設定 分頁的設定 超連結的設定 整個網站的修改 相關知識點的強化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五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 資訊科技

  2教材使用情況: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編:陶增樂

  3任課班級: 高三23班

  4本學期周課時:5

  5計劃教學時數:  85

  6已完成教學情況: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目的:根據《資訊科技考試說明》系統的對必修、選修兩本教材中各章節的知識點展開復習,同時結合上機操作對相關軟體加以強化,熟練操作。

  要求: 通過高考模擬試題的練習,識記並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應試心理和應該水平。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高考針對的知識點的鞏固和強化,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對高考知識點的識記、理解與應用。能利用所學的資訊科技知識和操作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教學內容調整說明

  第一週9.1-9.11資訊的瀏覽與獲取知識複習 高考模擬卷講評2份 上機:Flash軟體複習與強化操作; 第二週9.12-9.18資訊的加工與處理知識複習 高考模擬試卷講評2份 上機:Flash軟體複習與強化操作 第三週9.19-9.25資料庫及電子郵件複習 上機:所有軟體複習操作 9.24第一次三項考試 第四周9.26-9.31網路相關知識複習 第五週10.1-10.7國慶放假 第六週10.10-10.16演算法及流程圖模組 第七週10.17-10.23網頁設計與製作 第八週10.24-10.30各種數制的轉換 第九周10.31-11.6多媒體技術相關知識 第十週/第十一週11.7-11.20 多媒體資訊編碼 第十二/十三週11.21-12.4 多媒體作品設計 第十四/十五週12.5-12.18 文字、影象、聲音素材的採集 第十六週/第十七週12.19-1.1 動畫、視訊素材的採集 第十八週1.2-1.8模擬試卷講評 第十九周1.9-1.15期末考試 第一次高考前主要以講評模擬卷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 由於受學校活動和假期及考後課時安排的影響,實際進度還要作調整。放慢進度系統的對教材各章節的知識進行復習。實際教學進度還要進一步調整。 適當安排課時上機,主要以高考要求的軟體進行操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