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資訊科技教學計劃書

  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網路和通訊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資訊科技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初中資訊科技教學應該被充分注重,打好學生基礎,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七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資訊科技》上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資訊科技與資訊社會,計算機基礎知識,文字處理。其中“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內容佔本教材的50%,可見計算機基礎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收集身邊的資訊,計算機與系統安全,檔案管理,網路探祕、文字處理,設定文字與段落。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瞭解什麼是資訊、資訊科技,以及資訊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載體。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收集身邊的的資訊、講解學習資訊科技的方法和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縱覽飛速發展的資訊科技

  第三課時綜合實踐

  第四課時計算機與系統安全

  第五課時使用資源管理器

  第六課時畫圖程式與使用

  第七課時初識因特網

  第八課時網路基礎知識簡介

  第九課時綜合實踐

  第十課時輸入與儲存文件

  第十一課時設定文字與段落

  第十二課時插入圖片與文字框

  第十三課時製作簡單表格

  第十四課時圖文混排

  第十五課時綜合實踐

  第十六課時複習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