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正確教育孩子的話

  父親在培育兒女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因為父親有著不同於母親的價值取向與生活觀念,總有那麼一些看似普通實則深沉的人生道理總是由父親說出來的。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爸爸,我為什麼要上學呢?”兒子上學不久問爸爸。

  爸爸說:兒子,你知道吧?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

  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

  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上6年學,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

  如果上9年學,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學,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

  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

  兒子:知道了。

  爸爸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

  兒子: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那次談話對兒子來說印象深刻。

  從此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誘,孩子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

  第二部分

  1、“知道”卻“做不到”,更可惜

  希望你能知道時間的寶貴,並懂得利用它。雖然大家都會說“時間很重要”,但我很少看到真正重視時間而充分利用它的人。

  現在正是你能夠不受任何人打擾而用功讀書的時期。就算讀書很煩,也是必經之路。多努力一小時,就能更早一步到達目的地,儘早獲得自由。是否能早日獲得自由,就要看你如何使用時間。

  2、沒有人會因為以前“過度努力”而後悔

  請想想自己的處境:你並沒有可以出人頭地的地位與財產,我也不可能永遠成為你的支柱。等你進入社會之時,我可能已經退休了。那麼,你要依賴什麼?除了自己的力量以外,你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以依賴。自身的聰明才智是你出人頭地的唯一資本。

  有的人認為自己很優秀,只是懷才不遇罷了。其實不然。只有身處任何逆境都能夠努力不懈的人,才有機會獲得成功。

  知識、見識和態度,是讓你變得強大或弱小的三個重要武器。

  關於知識,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並好好加以培養。沒有見識的人,其人生必然過得很寂寞。也許你會認為,態度是微不足道的因素。但是,要成為優秀的人,態度是一大關鍵。

  第三部分

  3、不經風雨,無法長成大樹

  怠惰的人對任何事物,都懶得付出努力,稍微遇到困難,就覺得很麻煩一般而言,值得去體會、領悟的事物,都不會輕易獲得,容易灰心喪氣,半途而廢。他們對於輕鬆得到的表面知識感到滿足,認為要付出忍耐與努力的事,都是愚蠢、無意義的。

  因此,在一開始遇到困難、麻煩的事時,不要沮喪,而要發憤圖強。要告訴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就要徹底瞭解別人都知道的事。

  我不希望你使用無能之人的口頭禪:“這件事辦不到!”以你的智慧與體能來看,沒有什麼事情是你辦不到的。說“自己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在一件事物上”的人,實際上就是個笨蛋、無能之輩。

  4、忽略“小事”,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生活中,有時候小事如果不去做,就無法博得他人的好感,愉悅他人。這就好比一個傑出的人為了增長知識與見識,必須努力去學習任何小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