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轉爭心得體會大全

  “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這九個字的重要性大家體會到了嗎?參加敢轉爭的活動之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敢轉爭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大家有用哦。

  敢轉爭心得體會篇一

  作風建設是我黨一直強調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個隊伍是否有活力、是否有戰鬥力,在這方面就會表現出來。特別是我們黨員幹部,我們的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直接會影響到職工群眾的工作和生活,端正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在實質上就是使職工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工作中去,讓他們感覺到安全感,同時會促進社會的發展。通過這次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提高自身素質,必須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加強自身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做好本職工作、爭創一流業績;增強做群眾工作的本領、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

  二、端正態度,加深對“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活動意義的認識。在學習檔案精神中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潛心理會,進一步認識到作風效能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風關係黨和事業的興衰成敗。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活動的精神;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先進性和積極性。

  三、大力發揚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確保真抓實幹。始終保持奮

  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自己飽滿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工作上,把功夫下到抓貫徹落實上,同時引導全場職工在自己的崗位上大展才智,釋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以追求一流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用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業績。

  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習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是發展和創造的基礎,是個人謀生的手段,是獲得知識,取得經驗,轉化為行動的重要途徑。學習只是手段,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真正的結合才是這次學習的真正目的。因此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達到轉作風、提效能的目的。

  五、落實到位,從小事做起。首先在思想上做到"真懂、真信"。認真學習活動要求,只有理解了其中的真正含義了,才會身體力行的去做。在作風轉變上通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提高黨員幹部的形象。在提高效能方面開動腦筋提高工作效率,為職工群眾排憂解難。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在思想上又經歷了一次洗禮,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更積極地態度,更飽滿地熱情投入其中,真正的做到思想上和行動上的先進性。在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規範的行為,更加嚴明的紀律,圓滿完成今年的目標和工作任務,努力為我市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敢轉爭心得體會篇二

  3月30日,縣紀委監察局召開專題動員會,對委局機關“敢轉爭”實踐活動進行精心部署。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王景貴同志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上,縣紀委、監察局副局長周天勇同志傳達了全縣“敢轉爭”實踐活動要求和縣委書記王永記同志的動員講話精神,縣紀委趙晟同志宣讀了《中共獲嘉縣紀委關於印發<委局機關“敢擔當 轉作風 爭一流”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就如何開展好“敢轉爭”實踐活動,王景貴同志指出:

  一是思想要真重視。 “敢轉爭”實踐活動是市委、縣委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是和縣紀委正在開展的“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學習教育和忠誠乾淨擔當紀律作風大整頓活動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和省紀委即將開展的“講忠誠、守紀律、做標杆”活動要求是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大家的擔當意識。紮紮實實開展好此項活動,不僅是講政治的具體體現,更是通過活動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推全縣黨員幹部提升工作責任感、提升業務素質、提升擔當意識的重要契機。

  二是問題要真整改。 擔當成就事業,作風決定作為,標杆引領發展。要對照實施方案,在縣紀委內部杜絕庸、懶、散、拖、推等陋習,摒棄不願為、不敢為、不想為等問題,遵章守規,自律自省,愛崗敬業,擔當有為,讓遵守紀律、廉潔自律、文明服務成為工作常態。

  三是工作要真爭先。 今年的縣紀委全會部署了一系列工作,前一段時間把全會工作報告任務具體分解、量化到委局機關各部室。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能不能實現各項工作強勢推進,能不能把我們的各項工作往前推一大步,關鍵看落實,關鍵看行動。我們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拖,必須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兩促進”,釐清思路、明確重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

  會後,根據縣紀委機關季評考核制度規定,對參加會議的委局機關全體幹部,進行了今年第一季度工作情況和德能勤績的公開民主評議。

  縣紀委監察區域性署的“敢轉爭”實踐活動,既體現了縣委的統一要求,又緊密結合了委局機關的實際;既圍繞了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又扣緊了精準擔當的自身職責;既為擔當者擔當,又狠剎“新衙門作風”;既鼓勵幹事創業的硬作風,又力促風清氣正的新風氣;既有活動全程的通盤設計,又有注重眼下的連貫動作,把王永記同志提倡突出“嚴“和“實”的要求落實落細,從當前抓起,融入到日常之中。

  步步緊跟縣委的重大決策,通過一環扣一環的務實舉措,必將有力推進獲嘉趕超發展提質提速提效!

  敢轉爭心得體會篇三

  近期,我縣開展“學、轉、促”活動,“學”是指學習《談治國理政》一書,“轉”指轉變幹部作風,“促”指促進豐寧綠色崛起。通過“學轉促”活動,使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擔當精神進一步強化,實幹風氣進一步樹立,形成了風清氣正、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通過深入學習,對照自身,工作中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圓滿地完成了對標定位任務和崗位承諾。下面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增強工作的積極性,使自己長期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提高工作能力作為一種責任,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作為一種提高自身水平、提高辦事能力的途徑。以《談治國理政》為行動指南,自覺地加強思想改造,真正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紮紮實實的開展各項工作。

  二、、明確奮鬥目標和前進方向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艱辛探索,中國成功開闢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量論述,讓我們認識到“中國道路”是一條足跡堅實又特色鮮明的道路,我們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是中華民族在持續探索和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我們這一代人要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三、明確改革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思路和舉措,帶領全國人民奮力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學習,我們體會到中央領導集體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破解發展難題的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對於財政幹部而言,尤其是理解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辯證關係;體會到黨中央堅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決心,堅持在工作中體現黨中央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的理念;在工作生活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感受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更加貼近群眾

  鮮明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的品格。通過學習黨的以來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內容,我們感受到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更加堅定了執政為民的信念,工作

  作風上更加密切聯絡群眾,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五、掌握推進工作的思維方法

  一是學習掌握全域性思維,把握大局。同志指出,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通過學習,我們體會到每位同志都要從做好整體工作出發,找準本職工作在全域性中的位置,增強工作合力,從細微的工作中推進全域性的工作,為全黨戰略目標服務、為全國發展目標服務。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大事,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應,多做利於長遠的基礎工作,一張藍圖幹到底,努力把各項事業抓好抓實。二是要學習掌握辯證思維,一分為二看問題。同志始終堅持“兩點論”,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我們要按照同志的要求,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對任何形勢都要進行客觀的判斷,既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看到各種困難和嚴峻挑戰;既不為一時的困難所迷惑,也不為一時的成績所迷失,努力保持冷靜的頭腦。

  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謹守中央八項規定

  在談到作風時,同志指出,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集中表現在“四風”上。通過學習,我們更加堅持原則、認真負責,更加敬畏權力、慎用權力,始終保持政治本色,防範風險、守住底線,

  堅決守住作為合格黨員的底線,工作生活中都要貫徹落實好八項規定精神,把清正廉潔、反對“四風”作為基本要求,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

  七、轉變發展建設觀念,實現豐寧綠色崛起

  “綠色崛起”,主要指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經濟崛起為核心,以文化建設為支撐,以社會建設為基礎,以政治建設為保障,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和最合理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推動地區在青山綠水中異軍突起跨越發展的、具有區域特色的科學發展模式。它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實現的經濟崛起。要實現綠色崛起,必須摒棄舊工業化道路。

  豐寧縣屬農牧交錯區,處於京津與內蒙古渾善達克和科爾沁兩大沙地之間,是風沙南侵京津的必經之路,燕山山脈在這裡收山,內蒙古高原由這裡舒展,潮河、灤河從這裡發源。歷史上的豐寧,曾是山清水秀、林茂草豐之地。由於粗放型經營,過度開荒、放牧等,造成草場退化,林木蓄積量下降,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豐寧的綠色崛起必須要把保護環境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另一方面還必須建設豐寧的生態環境,打造文化旅遊和綠色產業高度融合的旅遊名縣。

  >>>下一頁更多精彩“敢轉爭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