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體會4篇

  審計工作分工細,一個人難以獨立完成,審計學實訓是讓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工作內容,更好的去實踐。下面是帶來的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歡迎檢視。

  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範文一:

  五月二十四日起我們開始了審計實習。審計實習一共有十次。審計實習是我們完成審計學的學習之後,綜合運用知識的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本專業必修的實踐課程,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通過專業實習使自己在實踐中驗證,鞏固和深化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通過知識的運用加深對相關課程理論與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加強對企業及其管理業務的瞭解,認識的基礎上,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運用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對實習單位的各項業務進行初步分析,善於觀察和分析對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處,靈活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發現並提煉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我真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道應該做什麼。老師一上來就讓我們每個小組根據自身情況分配任務。把任務分配到每個人身上。這樣我認為十次課絕對完不成的分量就變成了完成五分之一。老師還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審計師們審計公司賬務的時候也是我們這種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六個人其中一個小組長。每個人負責審計公司的一部分內容,最後由小組長進行復合。這種形式讓我有了一種真實感。彷彿我真的變成了一名審計師在審計公司的賬務。

  我被分配的任務是完成實訓七負債的審計,實訓八所有者權益的審計和實訓九收入的審計。接著我開始構思奇了我的實訓計劃。一共十次課。第一次課小組討論完成實訓一和分配任務再加上寫實訓計劃時間就已經差不多了。然後我們組又討論說拿出兩節課的時間大家一起討論總結之類的事情。於是就剩下七次了。我給這七次分了分發現每次也就完成四、五個科目就行了。當時我簡單的以為時間真是好充裕呀。後來我才發現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剛把盤放進去,熟悉一下盤,把總賬和明細賬都找出來就費了不少時間。

  在做應付職工薪酬計提檢查情況表時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工資與獎金科目需要分別寫出計提的金額。但是盤中有一筆是“發放工資獎金”。它把工資與獎金融合在了一起。去查原始憑證也沒查出來。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後邊的職工福利與社會保險費也弄得特別混亂。老師就在我從斜後方幫別的同學解決問題。我其實有點怕問老師的。但是自己真的是不會做。於是在老師走過去時鼓足了勇氣把我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老師非常耐心的給我解決著問題。與我一起翻看著光盤裡的總賬和明細賬。真的是確實無法將工資與獎金分開來計提了。而是和在一起計提。那個職工福利與社會保險費原來是我看錯了。北京順利服裝公司根本就沒有社會保險費明細賬。我還說這些報銷醫藥費和喪葬補貼都如何分呢。原來是都歸在職工福利中。謝謝老師您們的細心教導,讓我明白了很多東西。

  在計算實訓九收入的審計時,經常會遇到很多十萬,百萬的數相加減。很多時候由於自己的不細心倒是算術出現問題。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審計實習還讓我學會了:審計工作是一個複雜而又繁瑣的事情。它需要我們的不只是做。而是用心去查詢去核對。如果心靜不下來那肯定是做不好的。

  作為一名未來的會計人員,我們現在才剛剛走了幾步,往後會學到更多的東西,並且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況且審計學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模擬實訓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有機銜接、緊密配合,才能顯著提高我們掌握只是的質量。在課本上我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只是為我們的實際執業註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應的方法論,真正的職業技巧是要我們從以後的實際工作中慢慢汲取的。

  而針對實際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問題,我們不能拘泥於課本,不可純粹地“以本為本”,而應在遵從準則與技術的前提下,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可適當地加以修改。這就將從課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原則性與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操作的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還有就是作為一名未來的會計人員,我們應該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因此我們學校本著理論結合實際的思想,讓我們學習實訓課使我們不僅在理論上是強的,在動手能力更是強者。這樣我們在一年畢業後走出校門才能更好地

  投入到工作中去。對我們而言,實習可以使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逐步完成職業化角色的轉化,發現自己真實的潛力和興趣,以奠定良好的事業基礎,也為自我成長豐富了閱歷,促進整個社會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作為一名學生,我想學習的目的不在於通過結業考試,而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工作技能,換句話說,在學校學習是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通過學習保證能夠完成將來的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會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夠以進入公司實習來作為緩衝,對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過實習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得到的效果也相應的更好。

  通過此次課程實習,我不但瞭解一些具體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還進一步鞏固了審計的相關理論知識。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將書本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經濟業務處理相結合,學會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這也正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我們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好這門課的知識。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謝謝老師。

  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範文二:

  本週我們進行了審計實訓,老師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實訓內容,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為期一週的實訓。本次實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瞭解到了審計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審計,經濟越發展審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加深了對會計審計這門課程的的瞭解,認識到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增強了學習這門課程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切身實踐,使我體會到了將審計理論實際應用於審計實務操作中的重要性。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經過這次自身的切身實踐,我才深切地理會到了“走出課堂,投身實踐”的必要性。

  一週的時間過的很快,每一天的實訓過的都很充實。週一老師主要講解了審計方法的運用;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分析;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並且進行了綜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提高綜合案例審查分析能力。對於案例老師進行了生動形象的講解和分析,並且提出問題讓我們解答,許多同學都上臺解題,做的都不錯,大道了預期效果。

  週二老師帶領我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1班一組,2班一組,辯題是“做假賬對公司有沒有好處”我方觀點是作假帳對公司沒有好處。比賽開始,雙方辯手進行了脣槍舌劍的辯論,場面十分緊張,進入自由辯論環節場面更加緊張幾乎所有同學都投入到辯論當中,大家積極思考,仔細傾聽對方發言時的漏洞加以反駁。總結陳述己方觀點,緊緊圍繞辯題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一天的實訓。

  往後的幾天我們重要是對前幾天的學習進行鞏固和加深,溫故而知新,所以老師給我們出了許多案例分析和試驗題,通過實驗的學習,掌握審計工作的各種分類標準和各種審計型別的內容,掌握各種審計常用方法的種類、優缺點、適應範圍;更好的運用各種方法的運用。在這個實驗中我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對商標進行審閱,在判斷存在的問題時,由於對會計知識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業務中該進的科目,此時我只能請教同學,讓同學們解決我遇到的問題。在其他幾個實驗中讓我感覺最深刻的是審計工作和會計工作都是一樣的需要我們的細心,還有就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審計工作分工細,一個人難以獨立完成。審計報告的實驗,讓我瞭解審計報告的意義和種類,基本上掌握了判斷審計報告的種類和審計報告的編寫能力。

  每做一次實訓,感覺自己的收穫總會不少。做實訓是為了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

  間過的很快,轉眼間一週的實訓時間就過去了,雖說時間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它不但極大地加深了我對一些審計知識的理解,從而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更讓我學到了很多之前在課堂上所根本沒法學到的東西,這對於我的學業,乃至我以後人生的影響無疑都是極其深遠的。為了適應社會,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地!

  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範文三:

  一、實訓的意義。

  我們都清楚審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只依賴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利用我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去實踐。通過實訓我們可以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可以自己多查閱相關資料或向同學請教,以解決問題。從而,以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也為以後的工作做了鋪墊,同時豐富了個人的閱歷。作為一名學生,我想學習的目的不在於通過考試,而是為了獲取知識,獲取工作技能,換句話說,在學校學習是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通過學習保證能夠完成將來的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通過實訓瞭解到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得到的效果也相應的更好。

  二、實訓的要求和任務。

  我們這次的審計任務有五個實驗,通過這五個實驗,我們要掌握審計方法的應用,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審計重要性和審計風險的分析,審計報告等等。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基本上完成了這五個實驗。由於一個暑假沒有看審計了,有些知識忘記了,通過複習,翻閱書本和向同學請教,總算完成了以上的任務。

  三、實訓的心得體會。

  1、自主學習。實訓期間不像我們平時的上課,在這期間老師不像之前那樣每一節課都和我們一起,給我們講課,監督我們的學習……而如今幾乎是靠我們自己去把握,我們必須自覺地去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要自己去查閱相關資料而不是抄同學的實驗結果。遇到問題時,只要找到老師,她是會幫助我們解決的,從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會一些東西。

  2、積極的態度。在實訓期間的確是有點枯燥無味,因為每天面對的都是同一門課程,一堆資料……這就更需要我們有那份由始至終的積極態度,保持學習的熱情,對知識的渴望。我們需要積極的態度,把每一個實驗做好,把結果做到最好。

  3、團隊精神。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其實也需要我們發揮團隊精神,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因為有時候只有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彼此的意見,這樣才能達到實驗的最精確的結果。然而別人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們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同學,因為從中我們也是收益的,我們也會收穫不少東西。

  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這次的審計實訓周特別深有體會,原以為學到了一些書本知識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地把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其實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只是理論知識,我們只有通過實訓,使我們的理論指導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以後的會計工作接軌。我們要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從而真正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存在的不足。

  1、基礎知識不夠牢固。審計學這門課是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學科的基礎上開設的。由於在過去的日子裡,有些基礎知識還是不夠牢固的,因此給現在的審計學這門課程帶來有些不便。但是,亡羊補牢,為期不晚。通過這次的實訓,我發現了不足之處,給予及時的複習鞏固,總算基本完成了這次的審計實訓。

  2、粗心大意。在這次的審計實訓中我又犯了老-毛病,那就是粗心。在實驗四的案例八那題,要求重新編制利潤表,我在編制的過程中,有好幾個數字算錯了,導致計算結果出現錯誤,經過幾次檢查和向同學請教,才發現是由於自己粗心把數字算錯了。可見,只有認真細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都要始終帶著認真細心的態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否則將會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時對企業本身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我們的平時學習中就要養成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總之,通過這次審計實訓使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收穫了不少,我將會更努力地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切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有關審計學實訓心得範文四:

  審計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審計,經濟越發展審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一週的實訓時間就過了,在過去的一週內學校組織我們會計2班的同學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訓工作。通過這段時間的切身實踐,使我體會到了將審計理論實際應用於審計實務操作中的重要性。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經過這次自身的切身實踐,我才深切地理會到了“走出課堂,投身實踐”的必要性。平時,我們只能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紙上談兵,思維的認識基本上只是侷限於課本的範圍之內,這就導致我們對審計知識認識的片面性,使得我們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極大地限制了我們審計知識水平的提高。雖然我們已經歷了審計實訓的磨礪,但那畢竟只是個虛擬的業務處理程式,其與實際的業務操作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是審計實訓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們“走出去”才能學到的。

  在這一週裡,我們實訓的5個主要內容如以下:

  1、審計方法的運用;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掌握審閱法、調節法、審計抽樣方法的應用。

  2、內部控制的測試與評價;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掌握內部控制的測試、評審。

  3、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掌握審計重要性、審計風險應用。

  4、綜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提高綜合案例審查分析能力。

  5、審計報告;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提高編寫審計工作報告能力。

  在實訓的第一天裡,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我們著手做實訓的第一個內容,審計方法的運用,這一內容有3個實驗。通過本實驗的學習,掌握審計工作的各種分類標準和各種審計型別的內容,掌握各種審計常用方法的種類、優缺點、適應範圍;更好的運用各種方法的運用。在這個實驗中我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對商標進行審閱,在判斷存在的問題時,由於對會計知識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業務中該進的科目,此時我只能請教同學,向同學們解決我遇到的問題。在其他幾個實驗中讓我感覺最深刻的是審計工作和會計工作都是一樣的需要我們的細心,還有就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審計工作分工細,一個人難以獨立完成。審計報告的實驗,讓我瞭解審計報告的意義和種類,基本上掌握了判斷審計報告的種類和審計報告的編寫能力。

  每做一次實訓,感覺自己的收穫總會不少。做實訓是為了讓我們對平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理論和實訓教學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基本理論及應用知識並加以綜合提高,學會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

  限於時間的不足,我們只實訓了短短的一週。雖說時間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它不但極大地加深了我對一些審計知識的理解,從而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更讓我學到了很多之前在課堂上所根本沒法學到的東西,這對於我的學業,乃至我以後人生的影響無疑都是極其深遠的。如今,為期一週實訓結束了,以上就是我就對本次實訓做一個小結,經過這次審計實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使我更認真的學習。我知道掙錢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與社會的複雜多變,畢竟學校太單純了。為了適應社會,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