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護理研究性論文

  護理研究作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改進護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其發展和創新對護理科學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婦科術後醫院感染危險及護理研究

  生殖道感染RTI是婦科常見病,其感染原因主要與女性生殖器構造相關。選取本院婦科收治的術後生殖道感染患者14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女性患者RTI知曉率進行調查。並採取合適的護理措施,讓患者更加清楚預防RTI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術後生殖道感染患者144例作為研究物件,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36.12±4.78歲,以陰道分泌物異常為主訴。

  1.2方法

  採集144例患者的陰道或宮頸分泌物,分別進行培養。一組使用血平板、小麥康凱平板培養,溫度為35℃,時間48h;二組使用科瑪嘉顯色培養基培養,溫度及培養時間與一組相同,取出後,依據培養基顏色對菌株培養情況進行判斷分析。菌株的判斷結果採用VITEK系統進行鑑定。

  1.3知曉情況調查

  依據相關參考文獻,並參照相應的調查表蘇艾華等[2]製作進行調查分析。

  2結果

  144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以20~50歲佔絕大多數,共125例86.87%。見表1。生殖道感染患者共分離出病原菌127株,G-菌佔29.92%,G+菌佔27.56%,真菌佔42.52%,以真菌感染為主。

  3討論

  調查顯示,女性RTI患者對兩個感染渠道知曉率較高,不良衛生習慣佔81.94%,其次是不潔性交,佔68.75%,均>65%。首先,增加了治療的頻率,緊隨其後的是傷害身體,然後增加治療費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告知婦科感染知識,讓患者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杜絕不潔性行為,減少患者感染的發生率,這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綜上所述,婦科護士在今後的臨床工作中應加強宣教RTI防治的知識,從而提高患者知曉率和認知度,降低RTI感染率。

  範文二:產婦分娩舒適護理研究

  1心理狀態分析

  由於產婦的性格、職業、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狀況、孕產次的不同,所以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狀態及其需求也不相同。

  1.1緊張恐懼心理:大多數孕產婦缺少妊娠的相關醫學知識,擔心自己分娩是否順利,孩子能否安全,有無畸形等。

  1.2焦慮懷疑心理:孕產婦來到醫院面對陌生的環境,面對不熟悉的醫護人員,面對分娩帶來的疼痛,她們自然產生一種焦慮不安的情緒,有的還會懷疑年輕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

  1.3煩燥不安心理:孕產婦在產檢過程中有些異常現象如胎兒臍帶繞頸、羊水過多或過少、胎盤前置或胎盤早剝,或宮縮疼痛,或擔心剖宮產等,表現為煩燥不安,過分緊張,甚至有的大喊大叫。

  1.4依賴無助心理:孕產婦的需要除了與正常人一樣外,在分娩狀態下還有不同於常人的特定需要,如依賴性增強,遇事拿不定主意,分娩方式的不確定使她們特別需要親人的陪伴,有些孕產婦在出現不規律宮縮時就呻吟不止、失眠、飲食不佳、體力消耗大,極易造成產程延長。

  2舒適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要把每位孕產婦看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給予尊重,針對孕產婦分娩期的舒適需要實施個性化護理[1]。

  2.1創造整潔安靜的環境:分娩室的環境應當安靜、舒適、整潔。醫護人員應和藹、熱情、端莊,給孕產婦產生安全感和滿意感。

  2.2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助產人員在進行護理過程中,通過積極的情緒、美好的語言、親切的問候與其建立感情,瞭解她們的思想狀況,以便在分娩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護理,消除其顧慮,以保證正常分娩。

  2.3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助產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分娩過程的相關因素及注意事項、處理方法、配合技巧等,使產婦瞭解分娩過程,振作精神,充分調動產婦的各種積極因素,全力配合助產士,共同度過分娩難關。

  2.4放鬆訓練減輕疼痛:分娩期宮縮會導致孕產婦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向孕婦講明疼痛原因,並給予安慰和鼓勵。同時可對孕產婦實施放鬆訓練,在宮縮時,讓孕婦進行有節律性的呼吸,指導或幫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緩解疼痛。

  2.5發揮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在分娩過程中使孕產婦儘可能多瞭解分娩知識,淡化無助感,及時肯定孕產婦所取得的進步,增加信念,戰勝分娩帶來的痛苦,使整個產程充滿愛心、關懷和鼓勵,幫助產婦安全度過分娩期。

  2.6分娩過程中的舒適護理:助產士接生時要忙而不亂,熟練果斷,同時不斷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解釋,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用力,增加腹壓以促進胎頭下降;宮縮間歇時,全身放鬆休息,給產婦信心,取得密切配合,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產操作,保證胎兒順利娩出。待嬰兒出生發出響亮的啼哭聲時,向產婦祝賀,加深產婦見到嬰兒後的幸福感和責任感,從而降低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覺。滿足孕產婦的舒適需求,要根據孕產婦的個體情況實施護理,助產人員除必須掌握本專業知識外,還要有一定的心理學、倫理學知識,有利於提高護患之間的交流,並增加孕產婦的舒適程度,更好地體現個性化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