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創新論文

  新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是科技與金融,兩者的結合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需要,而金融服務創新是金融發展不竭的動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金融服務業創新路徑研討

  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後,國內的經濟發展已經和世界接軌,經濟的快速發展,原有的金融服務體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隨著金融深化的不斷加劇,銀行客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客戶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他們掌握了更多的金融知識,因此對於金融服務的鑑別評價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這種情況下,銀行原有的金融服務體系,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了,客戶現在對於金融服務業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融資的收益和成本上,他們也同樣要求金融服務業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可以節省時間並尊重他們,這樣,客戶對於金融服務業要求的提升,銀行就只有通過創新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要,從而才能擁有更多重視長久的客戶,來保證它們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如今客戶的主動權也越來越大,客戶在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上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也就是說,客戶在選擇金融服務的時候有了更大的可選擇空間,銀行若想吸引客戶,只有通過不斷的進行服務創新。

  金融服務業進行創新的建議

  1立足市場及客戶,追求經營效益的最大化。金融服務業之所以要進行創新的原因,說到底還是為了迎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滿足客戶的要求,為此,金融服務業在進行創新的同時,應該立足於市場及客戶,這樣才可以最求經營效益的最大化,滿足自身的發展要求。金融服務業創新是增強自身實力,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因此每一項金融品種的創新,都要與客戶緊密聯絡在一起,當然為了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追求經營效益的最大化也是無可厚非的。客戶是金融服務業得以生存的最根本保證,而客戶的要求則是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息息相關的,因此,金融服務業的創新必須根據市場要求進行創新,積極開發出符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這在客觀上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創新時,既要考慮實際情況,同時還要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和客戶的需要。一旦推出的金融產品有市場、有客戶、發展前景可觀,那麼我們就應該儘量使之盡善盡美,成為吸引客戶的“亮點”;反之則要儘快轉型,發展其他的金融產品。只有這樣,隨著市場和客戶的發展而不斷完善自身的創新,才可以立足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並可以取得很好的發展。

  2提高員工素質,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在銀行這個最為普通的金融服務業中,櫃檯是對外服務的視窗,與客戶的接觸最為頻繁,也是最為密切的,可以說在客戶心目中,銀行的金融服務水平如何完全是取決於櫃麵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態度的,為此,加強櫃麵人員的服務管理,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金融服務業進行創新的重要方面。首先,是要加強對員工的金融知識的教育。客戶在選擇某種金融產品時,很多時候,對這種金融產品是一無所知的,這個時候,工作人員就成為了客戶獲取資訊的最直接的物件,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員工自身的金融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客戶諮詢的金融產品,或是想辦理的某種業務,工作人員對客戶的詢問表現的一無所知的話,只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從而造成客戶的流失,那麼對於該銀行的發展是很不利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對員工進行各種培訓,利用培訓班、網路學習等形式,帶動員工學習各種新業務、新知識的熱情。使得員工可以熟練掌握金融產品的相關知識,對於客戶的詢問可以對答如流,併為客戶提供適當的建議,從而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提升競爭實力。這才是進行金融服務創新的最根本目的。其次,還要強化對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銀行的工作人員除了要有足夠的金融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熱情的服務態度。要讓客戶在銀行辦理業務或是購買金融產品的同時,可以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這才是擁有忠實長久客戶的最佳途徑。為此,要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的教育,使工作人員樹立一種正確的工作觀念,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求員工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主動熱情工作觀。只有從思想上提高員工的認識,才能指導員工的實踐,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才能真正實現金融服務業的創新。

  3完善金融服務創新激勵機制,加強制度創新。一套有效的金融服務機制,是增強金融服務水平的有力保障。因此,要進行金融服務業的創新,完善金融服務的創新體制,則會成為金融創新的內在動力。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務創新組織建構和制度依託,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化科學技術和金融理論實踐水平的人才,則是當務之急。只有為金融服務業培養出一批這樣的人才,才可能適應目前經濟迅速發展的各種要求。當今社會,客戶對於金融服務的要求已經開始進入快節奏的氛圍之中,客戶要求簡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面對這種要求,金融服務體制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才能滿足客戶的這種需求。創新金融服務體制,以客戶的需求為核心,從而滿足客戶的各種新的需要,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不斷提升自身的客戶滿意度,從而順利實現金融服務機制的創新。

  國內金融服務業創新面臨的挑戰

  1銀行的經營壓力加大。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被應用到金融服務業中,促進了金融工具盒融資手段的不斷創新,使得金融市場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金融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的複雜化,使得客戶對於金融服務的要求也加強了,由此就加大了銀行的經營壓力。

  2模仿和借鑑的創新多,原創性的創新少。目前,我國的金融服務業的創新形式主要是吸收、模仿和借鑑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雖然這種創新的速度很快,可以快速的為國內的金融服務融入新的元素,但這種創新是建立在外國的經驗之上,很多內容其實是不適合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的,國內金融服務業的創新應該建立在國內金融市場的現狀,這樣才可以真正滿足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由此,應該大力發展國內原創性的創新,對於外國相關經驗的借鑑,應該適量,堅持批判繼承的態度。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給國內的金融服務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創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工作的日益繁忙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銀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務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為了爭取到更多的忠實長久的客戶,金融業的創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總之,無論是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還是從爭取客戶的角度,國內的金融服務業創新都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簡單闡釋了金融創新的幾個途徑以及創新過程中存在的挑戰,這些內容相對來說是不全面的,僅僅只能從一個側面來反映出國內金融服務業的創新道路,相信在以後的發展道路上,一定會在人們的不懈努力下,極大的拓寬創新的途徑,促進金融服務業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範文二:金融服務貿易進展對經濟的作用探究

  林潔2009運用面板資料驗證了金融服務貿易總額、出口以及進口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係[5]。陳恩、黃桂良2010以香港地區為樣本,認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6]。Y.J.Cui和F.Y.Shen2011根據中國1997—2010年資料對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7]。這些研究為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關係的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鑑。本文將商業存在模式引入金融服務貿易,根據1997—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與金融服務貿易相關時間序列資料構建多元迴歸模型,運用協整檢驗和格蘭傑檢驗對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分模式與經濟增長的關係進行計量分析,說明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以促進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發展

  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即本國金融機構在國內為境外消費提供的金融服務,這些內容主要記錄於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服務貿易賬戶中的保險與其他金融服務子項。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自1997年開始按照IMF頒佈的《國際收支手冊》第5版的原則編制,其中統計了保險服務和其他金融服務的國際貿易額。跨境交付形式的金融服務貿易資料可以由這兩者的相關資料整理獲得。我國自2001年入世後,金融服務包括保險和金融專案貿易取得重大進步。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國際收支平衡表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總額達227億美元,保險服務貿易額15億美元。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額增長迅速,但是由於目前我國在資本方面仍實行較為嚴格的管制,所以增長較為緩慢,並且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的增長。

  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是外資金融機構在東道國進行的金融服務,與上述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不同的是,相關資料無法在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直接獲得。由於銀行業在我國金融業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所以可以通過考察中資銀行海外資產和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來反映我國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狀況。根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1年末,在華外國銀行類金融機構營業性機構資產總額增長236%。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銀行在華設立209家代表處;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37家外商獨資銀行下設245家分行、2家合資銀行下設7家分行,1家附屬機構、1家外商獨資財務公司;26個國家和地區的77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94家分行。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較2003年初增加30個城市。同時,共有6家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獲准在其所在城市轄內外向型企業密集市縣設立支行。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以境外收購和設立分行為主,如工行收購印尼Hal?im銀行、澳門誠興銀行等的股權。截至2011年,我國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設立6家海外機構,參股2家境外機構;5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105家海外機構,收購或參股10家境外機構;8家中小商業銀行設立14家海外機構,2家中小商業銀行收購或參股5家境外機構[8]。

  境外消費和自然人流動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境外消費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是由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務,如對非居民消費者提供的金融服務;自然人流動模式的金融服務是一國自然人居民到非居民所在地為其提供金融服務。這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相對於其他兩種,不僅在中國發生的概率小,在整個世界也相對小一些。根據歷年國際貿易統計報告顯示,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兩種模式在實際中所佔份額很小,分別為10%~15%和1%~2%,而跨境交付和商業存在分別佔35%和50%。鑑於資料的可獲得性,本文以商業存在及跨境交付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進行測度。1997—2011年金融服務貿易額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金融服務貿易發展不均衡,並存在順差趨勢。

  模型建立與樣本資料

  為檢驗金融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構建包含商業存在及跨境交付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模型為lnGDP=β1lnNM+β2lnFI+μ1式中:GDP———經濟增長;NM———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FI———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β1,β2———待估計的係數;μ———隨機擾動項。變數取對數主要是為了消除時間序列資料的異方差,但並不改變變數之間的協整關係。在指標的選取上,經濟增長以國民生產總值表示。根據上文的分析,NM以保險服務和其他金融服務貿易額之和計算;FI以中資銀行海外資產和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之和表示。資料來源於1997—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以及《中國金融年鑑》並經過計算整理。由於樣本資料為時間序列資料,因此首先進行單位根檢驗以確定資料的平穩性,為避免時間序列的非平穩性所導致的“偽迴歸”,採用協整檢驗來說明其長期均衡關係。最後,進行Granger檢驗,驗證變數之間的前因後果的推動關係。分析過程藉助軟體Eviews60進行。

  模型檢驗與資料分析

  平穩性檢驗。由於時間序列資料的動態路徑不僅有可預測的成分,還含有隨機的成分,容易產生單位根,導致偽迴歸,因此本文采用ADF法檢驗法Dickey&Fuller,1981進行平穩性檢驗[9]。該方法通過在迴歸方程右邊加入因變數的滯後差分項來控制高階序列相關。為了對常數項、時間趨勢項及存在的單位根作檢驗,可根據引數α,β和γ是否為零的假設進行檢驗。方程中加入p個滯後項是為了使殘差項εt成為白噪聲序列。最優滯後長度p可根據AIC準則和SC準則確定,選擇AIC和SC為最小的滯後階數。由於ADF統計量的分佈是非標準的,可用Mackonnon臨界值進行判斷。變數lnGDP,lnNM,lnFI序列的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看出,雖然時間序列LGDP、LMN和LFI是非平穩的,但其一階差分是平穩的,可以進一步判斷協整關係和因果關係。

  協整檢驗。時間序列迴歸前需檢驗各變數是否存在協整關係。從經濟上而言,協整關係表明經濟變數之間短期受隨機擾動項影響可能偏離均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回到均衡狀態。本文是多元變數的檢驗,因此採用極大似然法Johnansen&Juseli?us,1990進行檢驗[10]。可以看出兩種模式的金融服務對於GDP都存在著正效用,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長1單位,將帶動GDP034單位的增長量,而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長1單位,將顯著帶動GDP188單位的增長量。

  Granger檢驗。由於協整檢驗僅僅是對變數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係的檢驗,而因果關係還需以Granger1969的檢驗方法進行判斷[11]。其基本思想是:變數x和y,如果x的變化引起了y的變化,x的變化應當發生在y的變化之前。即如果說“x是引起y變化的原因”,則在做y對其他變數的迴歸時,x的滯後值能顯著地改進對y的預測,就認為x是y的Granger原因。根據AIC準則確定各變數滯後階數為2,對變數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從結果看,lnNM是lnGDP單向的Granger原因,lnNM是lnFI單向的Granger原因。

  結論

  我國金融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在樣本區間內是非平穩的,但變數的一階差分是平穩的,它們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係,各變數通過長期均衡關係相互影響。結合協整方程結果,金融服務貿易對經濟增長具有正相關效應,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加1單位,將引起經濟增長034單位的變化,而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每增加1單位,將引起經濟增長188單位的變化。跨境交付和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單向Granger因果關係。跨境交付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是經濟增長的單向原因,並且促進了商業存在模式的金融服務貿易的增長。

  綜上,金融服務貿易是世界經濟和金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的國際經濟交易中90%以上是金融交易”張小鋒等,2009,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加強。因此,應調整服務貿易政策,完善金融體制,推動金融服務的現代化[12],同時改善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的軟環境,最大化地實現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有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