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訊化時代圖書館員的服務創新論文

  簡述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服務,提出知識服務對館員創新的素質要求,以及知識服務對圖書館機制創新的要求.結合館情,探索構建館員創新的途徑.探討圖書館如何在用人、培養、激勵機制的創新上提供製度保障,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從而推動圖書館服務邁向新的臺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論資訊化時代圖書館員的服務創新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論資訊化時代圖書館員的服務創新全文如下:

  【摘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深入而持久的變革,也對圖書館員的素質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這種變化,圖書館員就必須創新服務,進一步優化提升素質。

  【關鍵詞】: 資訊化 創新 素質

  21世紀是科技引領知識的時代。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載體――圖書館面臨著數字化、網路化、資訊化的侵襲,不僅工作內容、工作形式由於藉助了現代科技手段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對圖書館員如何通過創新服務、提高素質來適應資訊化時代的變化和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資訊化時代對圖書館員創新服務的要求

  資訊化時代,科學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擴充了知識資訊的容量,而且為知識資訊的傳播和管理帶來了深入而持續的變革,形勢和技術上的改變對圖書館員服務讀者提出了創新的要求。

  1.1 圖書館員創新服務是順應讀者對知識獲取內容多層次的要求。資訊化帶來的是知識大爆炸,知識的傳播不再限於地域、語種,讀者獲取知識也呈現出綜合性、興趣性,在選擇性上也面臨著廣博繁雜、良莠不齊的矛盾。因此,這種變化要求圖書館員必須將傳統的以“書籍管理”為中心的服務方式創新為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方式,切實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服務模式。

  1.2 圖書館員創新服務是順應讀者對知識獲取形式多樣化的要求。隨著現代科技手段的發展,圖書館不再是傳統的書籍儲藏地,而是將文字儲藏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努力向資訊化儲藏、借閱和管理髮展;對讀者來說,資訊查詢不再僅僅通過圖書借閱的方式實現,有了電腦終端、手機客戶端等多種方式實現了足不出戶的資訊查詢。這種科技手段帶來的變化要求圖書館員必須更多地去學習和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來提升服務手段,以積極努力地去適應讀者。

  1.3 圖書館員創新服務是順應讀者對知識獲取體驗滿意度的要求。圖書館提供給讀者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服務。在舉國推進學習型社會的方針下,圖書館應該發揮出更大更重要的作用。面對讀者多樣化選擇的衝擊,在所能提供內容的全面性、獲得形式的豐富性、享受服務的溫情性成為讀者選擇進入圖書館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圖書館要吸引讀者,就必須努力改進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給予顧客最佳的服務體驗。

  2 圖書館員創新服務的核心

  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效率的提升,作為服務視窗的圖書館直接受眾是讀者。因此,圖書館員的創新服務必須將科技與讀者有機相連,以效率的提升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

  2.1 服務理念的創新。理念是行為的先導,圖書館員的服務創新應從服務理念的創新開始,要著力扭轉三個觀念:一是工作職責定位的轉變,將自己由“守館人”轉為“資訊收集人”,由“借閱中介人”轉為“知識傳播人”,由“書籍保護人”轉為“系統工程師”,突出圖書館員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知識資訊收集、傳播和系統化管理的綜合服務職責。二是個人服務角色的轉變,將“書籍資源-圖書館員中介-顧客需求”的以“書籍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轉變為“顧客需求-圖書館員推薦-書籍資源”的服務模式,突出“讀者第一”的觀念。三是個人工作方式的轉變,要擺脫傳統的以書籍為導向,被動、盲目地向讀者提供“我有什麼、你就接受什麼”的服務為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主動、有針對性地向讀者提供“你需要什麼,我就提供什麼”的服務,突出圖書館員從需求出發廣泛收集資訊資源,儘量提升知識傳播效率的能力。

  2.2 服務內容的創新。資訊化的特點是資料流、知識鏈、雲端儲存,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知識傳播打破了時空界限,使得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知識查詢。因此,圖書館員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在服務內容上實現轉變:一是由紙質文字提供向複雜的多媒體傳播轉變。資訊化使得各種知識實現了多種媒介的儲存方式,紙質書籍借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耗時長、資訊量小、針對性弱的弊端,對讀者的吸引力逐漸減小。圖書館員必須學會將紙質文字知識轉化為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儲存,從而為讀者提供全天候、全面化、全方位的知識。二是由提供獨立、單一的知識資訊向提供資訊流、知識鏈轉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碎片化的知識系統化、集中化成為了可能,搜尋技術的

  圖書館、國內圖書館與國外圖書館的無縫銜接,將傳統的現場諮詢、資訊提供發展為網上虛擬綜合服務,這將會大大拓寬圖書館的服務邊界。二是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圖書館員“一對一”的服務變為了可能,針對讀者的需求、興趣、研究領域等採取資訊推送、網上虛擬服務的方式實現;讀者也可以通過資料庫的組合精準搜尋功能以篩選出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資訊。這就需要圖書館員不僅要加強讀者個人資訊的收集和管理,還要建設智慧化的電子資料庫。三是提供整合的特色服務。資訊化時代的圖書館最大的特色就是知識資訊的“提供商”。之所以稱為“提供商”,就是因為圖書館員在對讀者提供服務前需要對各類龐雜的資訊進行收集、分析、篩選、整理、加工、儲存、傳播等流程化的處理。這一系列的程式不僅實現了知識資訊的整合、有序管理,而且使各類資訊實現了內容增值,也大大提升了資訊傳輸的速度和效率。而這一獨特功能顯然是讀者通過自主難以實現的。

  3 創新服務對圖書館員素質建設的要求

  素質。圖書館工作強度大、時間長,不僅要求圖書館員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抗得住壓、受得起累,還要求圖書館員能夠不斷加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學習,自覺樹立起為讀者服務、為工作貢獻的覺悟,熱愛圖書館事業,努力維護好為人師表的形象。⑤職業道德素質。圖書館是視窗服務部門,圖書館員的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形象。因此,愛崗敬業、責任感強,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熱情的服務姿態既是對圖書館員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更是讓讀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重要條件。

  3.2 要努力開發創新素質。

  3.2.1 培養創新服務意識。要通過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形式等的變化倒逼圖書館員必須主動樹立“讀者第一”的服務和責任意識,樹立起不創新即淘汰的工作觀念,在工作中不僅要積極進取,努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技巧,不斷學習和適應現代科學技術,更要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和縝密的思維分析能力,勇於探索圖書館事業在資訊化時代如何發展的新理論、新機制。這也是保證圖書館員在資訊化時代佔據競爭有利地位的先決條件。

  3.2.2 升級知識結構。知識資訊的系統化管理使得圖書館員不能僅僅專心於某一領域,而應該具有複合型的多學科知識,既要具備圖書管理的基礎知識,能夠對各類知識進行分門別類和整合集中,又要善於綜合運用圖書館學、文獻學、目錄學、情報學、資訊學、電腦科學、管理學等各類專業知識。

  3.2.3 整合綜合分析能力。資訊化時代的圖書館員要善於對各類資訊進行分析鑑別,通過抽絲剝繭的方式提取出有效資訊進行分門別類,還要進行綜合開發,通過整合集中的方式形成知識鏈、資訊流,從而滿足讀者多層次、多角度的資訊需求。

  3.2.4 不斷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計算機技術是資訊化的技術支撐。因此,圖書館員所要進行的不再僅僅只是簡單的資訊輸入、管理,更需要具有資料庫的建構、計算機語言的選取、搜尋程式的設定、軟硬體系統的維護等計算機專業知識。

  4 圖書館員素質提升的途徑

  圖書館員的素質提升非一朝一夕而成,需要採取多種手段形成合力並長期為之。

  職業學院圖書館為進一步發揮圖書館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館員的專業技能,十年來在學院每年4~5月舉辦的“技能月競賽活動”中,圖書館積極組織全體館員開展《圖書館應用技能知識》培訓,使每一位館員都能有針對性,目標性地補充本崗位的專業知識。通過5天的培訓,全體館員參加學院一年一度的《圖書館應用技能知識竟賽》,並頒發優秀獎或合格證書。通過培訓考核,使圖書館館員尤其是新館員能較快地接受圖書館資訊知識,並更好地應用於為讀者服務的工作中去,同時對崗位工作的系統性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4.2 營造服務氛圍。要通過開展“技能競賽、創新活動、優質服務在我心中”等一系列活動調動起圖書館員的服務意識,建立讀者滿意度考評制度,積極培育服務文化,努力使“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落實到圖書館館員的心中。

  4.3 引入競爭機制。要通過“末尾淘汰、適者生存”的方式引導圖書館員自我提升綜合素質,積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通過競爭上崗、崗位輪換的形式鼓勵圖書館員找準定位,發揮自身優勢。

  4.4 建立激勵機制。既要引導圖書館員甘於平凡、默默奉獻,又要通過科學的激勵機制為圖書館員的創新服務和潛能開發提供機會和平臺,充分調動起圖書館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圖書館員安於崗位、努力工作。

  資訊化為現代圖書館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必須努力提升素質、創新服務,主動適應科學技術帶來的各種變化,才能不被時代淘汰,真正擔負起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