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財政學畢業論文

  長期以來,財政學課程未能根據財政學與非財政學專業不同特點和要求,以及財政學專業的財政學課程內容與後續課程等沒有區分開來,致使在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建立符合財政學教學規律要求的適應不同專業層次的財政學就成為一項迫切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鄉鎮財政依法理財服務發展思考

  摘要:自2000年我省開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以來,隨著農村發展形勢的變化和農村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鄉鎮財政的理財環境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逐漸淡出農業稅收徵管的同時,落實民生政策,發放涉農補貼,服務“三農”發展的公共服務職能全面加強,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也對鄉鎮財政依法理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僅就鄉鎮財政如何依法理財,談一點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鄉鎮財政;依法理財;服務;發展

  鄉鎮財政作為我國財政管理體系的基層環節,直接面向和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其建設水平和管理執行質量直接影響到依法理財水平的發揮。早在2005年,財政部就印發了《財政部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實現“法治財政”的目標。《意見》同時規定:各級財政部門要把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能力與水平作為加強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所以說,提高鄉鎮財政的依法理財水平,充分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關係到黨和國家財政政策的貫徹落實,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首先鄉鎮財政人員應具備依法理財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鄉鎮財政人員是依法理財的主體,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全面具備依法理財的能力。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建立牢固的思想基礎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鄉鎮財政人員的首要任務就是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的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及近期中央的重大經濟工作部署,特別是與財政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深刻把握鄉鎮財政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程序中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務求在思想及認識上有新的提高,這樣才能從政治的高度看待鄉鎮財政工作,為提升依法理財水平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熟知財政法律法規,練就“硬本領”

  鄉鎮財政人員要經常學習《會計法》、《預演算法》、《行政許可法》、《政府採購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更新,夯實法律法規功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內容和程式辦事,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理財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理財貫穿於鄉鎮財政工作的始終,確保財政資金的正確使用,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踐行宗旨,深化服務,提升“軟實力”

  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名財政幹部,要時刻牢記“服務”是財政人員工作的靈魂,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為國理財,為民服務”是財政人永遠的宗旨。在新的形勢下,鄉鎮財政幹部始終要做到宗旨在心,情繫民生,立志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飽滿的奉獻精神,紮實的工作作風,架起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永恆的橋樑。

  二、鄉鎮財政人員要找準依法理財的方向

  一培植稅源增收入

  作為鄉鎮政府的參謀和助手,鄉鎮財政尤其是財政所長應建議鄉鎮政府把經濟發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鄉鎮財政在財源建設上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須有憂患意識和超前意識。一方面,協助鄉鎮政府認真論證,分析地域、資源優勢,加大開發和招商引資力度,變資源優勢為財源優勢;另一方面,應抓住目前推進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的有利時機,積極為鄉鎮爭取專案資金,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支援和鼓勵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產業聚集,形成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鄉鎮財政提供新的不竭的財源。

  二強化支出抓管理

  鄉鎮財政要協助鄉鎮政府按照鄉財縣管和國庫集中支付的要求,整合財政資源,統籌合理安排政府支出,優先保證工資發放、社會保障和基層工作的正常運轉,量力而行地安排專案支出,絕不搞“形象工程”。同時,幫助鄉鎮政府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儘量堵塞開支環節的漏洞,不斷完善支出管理,力爭做到“支出按預算、開支按標準、審批按程式”。

  三健全監督建機制

  鄉鎮財政要協同鄉鎮政府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檢查,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健全鄉鎮預算編制、執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政專項資金分類監督檢查管理制度,尤其是對惠農強農及民生工程資金的監管,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後監督檢查的工作機制;同時鄉鎮財政自身也要建立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崗位責任制,並對人員定期進行廉政警示教育,形成依法理財的全面監督體系。

  四立足崗位講奉獻

  鄉鎮財政的特點就是面向基層,面向人民群眾,工作任務紛雜繁重,所以首先要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牢固樹立依法、為民理財的理念,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增強做好財政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蹟來,讓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更多地照耀農村,潤澤農民。

  五為民服務求質量

  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鄉鎮財政人員應該在密切聯絡群眾,提高服務水平上狠下功夫。始終記住:我們財政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是政府機關的視窗,都代表著政府的形象,特別是涉農補貼工作人員,能辦的事,抓緊時間辦理,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國家的惠農補貼政策落到實處;一時辦不好的事,也應細緻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給人民群眾以好的印象。提倡微笑服務,文明服務,努力營造一個親切熱情的服務環境。同時利用宣傳欄,公開工作職責、辦事流程等,進一步改進服務方式,通過上門、走訪、設立諮詢臺等形式,主動靈活地做好服務,方便人民群眾,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

  三、結束語

  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準確把握當前鄉鎮財政工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高鄉鎮財政的依法理財水平,不斷加強鄉鎮財政的公共服務職能和綜合管理職能,更好地服務於“三農”,服務於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是鄉鎮財政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馮世斌.鄉鎮財政應當依法理財[J].審計文匯,2001

  [2]李炳軍.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鄉鎮財政職能建設[J].安徽財會,2006

  [3]石睿詣,王巨紅.加強基層財政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財政,2012

  範文二: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提升措施

  摘要:近年來,國家逐漸加大了對鄉鎮的管理,使鄉鎮管理呈現良好態勢,但在對鄉鎮財政管理中發現其中存在問題較多,內部控制也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就要做好鄉鎮財政資金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從而為鄉鎮改革奠定基礎。本文將從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研究提升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方式方法。

  關鍵詞: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

  一、前言

  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一直是鄉鎮發展與進步中重難點問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方式。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其中存在很多問題,限制與影響鄉鎮財政內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存在多賬戶管理

  在我國很多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中都存在多賬戶管理情況,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會增加鄉鎮財政資金控制工作負擔,還會大大降低財政資金可控能力,從而致使資金被盜用或出現去向不明情況[1]。同時,也正是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資金賬務資訊容易出現不真實的情況,影響財會監管。鄉鎮財政資訊缺乏真實性,在難以瞭解鄉鎮真實工作情況的同時,還難以實現對鄉鎮政府的正確評價,可見多賬戶管理存對於鄉鎮財政管理中只有弊端沒有任何益處。

  2.監管工作不到位

  監管工作不到位也是影響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相對於城市,鄉鎮較為偏遠,政府監督管理部門在管理這些地區時常常是在口頭上管理,難以真正將監管工作落到實處,這就導致鄉鎮財政資金管理者可以任意挪用該部分資金。如果深入監管該部分資金,進行審計工作,就會將大部分幹部捲入其中,總的來說主要是由於政府相關部門對鄉鎮財政收支情況監管不到位,才導致這種問題的出現。

  3.相應的管理機制缺乏、落後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很多方面都實現了優化管理與創新管理。在經濟轉型的今天,經濟管理也逐漸呈現嚴格態勢,但由於鄉鎮地區較為偏遠,國家所下達的一些整改措施也難以真正實現,導致很多鄉鎮在財政管理與內部控制上依然採用傳統管理方式,這樣也就限制了其功能的發揮,影響了財政管理工作開展,經常出現工作效率低下或存在較多漏洞的情況,如某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導致10多萬資金不知去向,並且不僅該鄉鎮如此,我國存在這種情況的鄉鎮佔據80%以上,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在上百萬左右。

  三、提升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方式方法

  1.明確鄉鎮財政資金內部賬戶數量

  減少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賬戶數量是解決鄉鎮財政資訊不真實的重要方式,為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通過法律手段做好管理工作,讓相關工作人員認識到國家對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重視。要求所有鄉鎮財政資金都需要歸集在一箇中,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對鄉鎮工作資金管理工作效率,還便於財政業務往來。同時,這種管理方式還能有效減少管理人員佔用與挪用財政資金的情況。這就需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制,將資金管理工作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管事部門、管賬部門以及管錢部門,在動用該資金時需要三個管理者共同簽署才能使用,否則任何人不得使用該資金。

  2.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作為監督管理者就需要從實際出發做好監管工作,可以通過宣傳方式強化工作人員對財政資金的認識,並將違法真實案例加入其中,使其認識到隨意挪用該資金的危害。同時做好培訓工作,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意識。此外,要求監管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減少不良事故的發生,將其薪資待遇與工作情況掛鉤,以此時刻督促其認真開展工作。

  3.構建完善的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機制

  要做好這一工作,就需要有完善的控制機制作為支撐,首先,確定財政資金管理職能,將具體工作落到個人身上,實行專事由專人負責。其次,要求所制定的控制機制與國家財政要求相符合,將國家相關要求作為行事準則,構建完善的鄉鎮財政管理機制。最後,做好機制落實工作,讓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成為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的重要載體。

  4.強化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技術手段

  要強化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技術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財政內部管理工作,不斷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並讓其在實際中鍛鍊自身能力,同時,注重高學歷人才的引進,讓大學生走進鄉鎮工作。還可以通過培訓等方式強化鄉鎮內部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與技能,鼓勵其認真工作與學習,進而改變現有技術手段落後的情況。在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技術手段得以提升以後,能夠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帶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此外,還要做好村級資產處置、大額資金支出採取集體決策工作,建立鎮包聯村幹部與村集體領導班子聯籤制度以及財政財務重要崗位的定期輪崗制度等。

  四、結論

  綜上所述,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關係著鄉鎮經濟發展,以往的管理方式存在較多缺陷,導致鄉鎮資金容易被佔用或挪用,因此,就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從而減少資金損失。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從四方面提出了整改措施,其中一定存有不足,希望能夠得到相關人士的指導,進而完善研究,做好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維毅.我國鄉鎮財政所規範化建設考析[D].雲南大學,2014.

  [2]邵志強.基於縣鄉聯動策略的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模式[J].市場研究,2015,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