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超市調查報告範文

  超市的出現,是我們現代生活方便了很多,那麼關於超市調查報告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超市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篇1

  大家都知道綠色食品有益於身體健康,它是指經專門機構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通常都稱之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綠色食品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必須符合農業部制定的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標準;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農業部制定的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3、產品必須符合農業部制定的綠色食品質量和衛生標準;

  4、產品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籤通用標準,符合綠色食品特定的包裝、裝磺和標籤規定。

  產品或產品的主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的含義是什麼?

  產品或產品的主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是指:農業初級產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長區域內沒有工業企業的直接汙染,及水域、上游、上風口沒有汙染源對該區域構成汙染威脅。使該區域內的大氣、土壤質量及灌溉用水、養殖用水質量均符合綠色食品大氣標準、綠色食品土壤標準、綠色食品水質標準。並有一套保證措施,確保該區域在今後的生產過程中環境質量不下降。

  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包括農產品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和食品加工等操作規程。

  種植業的操作規程係指農作物的播種、施肥、澆水、噴藥及收穫等各個生產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規定。其無公害生產控制的主要內容是:1植保方面,農藥的使用在種類、使用濃度、時間、殘留量方面都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2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化學合成的肥料和化學合成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必須限制在不對環境和作物質量產生不良後果、不使作物產品有毒物質殘留積累到影響人體健康的限度內。有機肥的施用量產控制的主要內容是;1必須飼養適應當地生長條件的種畜種禽;2飼料原料應主要來源於無公害區域內的草場和種植基地,飼料新增劑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飼料新增劑使用準則》;3畜禽房舍內不得使用毒性殺蟲、滅菌、防腐藥物;4不可對主畜禽使用各類化學合成激素、化學合成促生長素、有機磷和有機藥物,獸藥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獸藥使用準則》。

  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養殖用水必須達到綠色食品要求的水質標準,魚蝦等水生物的餌料,其固體成分應主要來源於無公害生產區域。

  食品加工的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食品加工過程中,食品新增劑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食品新增劑使用準則》不能使用國家明令禁用的色素、防腐劑、品質改良

  必須達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程度品種選育方面,選育的品種儘可能地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並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

  畜牧業生產的操作規程係指:畜禽在選種、飼養、防治疾病等環節必須遵守的規定。其無公害生劑等新增劑。允許使用的要嚴格控制用量,禁用糖精及人工合成新增劑。食品生產加工過程、包裝材料的選用、產品流通媒介都要具備安全無汙染條件。

  綠色食品的衛生標準內容是什麼?

  綠色食品最終產品必須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監測部門依據綠色食品衛生標準檢測合格,綠色食品衛生標準參照有關國家、部門、行業標準制定,通常高於或等同現行標準,有些還增加了檢測專案。綠色食品衛生標準一般分為三部分:農藥殘留、有害重金屬和細菌等。農藥殘留通過檢測殺螟硫磷、倍硫磷、敵敵畏、樂果、馬拉硫磷、對硫磷、666、DDT、二氧化硫等物質的含量來衡量;細菌通過檢測大腸桿菌和致病菌等來衡量,另外,有些產品的衛生標準中還包括黃麴黴毒素和溶劑殘留量等。

  例1:糧食類產品的綠色食品衛生標準檢測專案有:磷化物、氫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氫化物、黃麴黴毒素B1、七氯、艾氏劑、狄氏劑、666、DDT、敵敵畏、樂果、馬拉硫磷、對硫磷、殺螟硫磷、倍硫磷、砷、汞、鎘,共二十一項指標,而常規的糧食類產品衛生檢測專案只檢測馬拉硫磷、磷化物、氫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砷、汞、666、DDT、黃麴黴毒素B1等十項指標。

  例2:全脂加糖奶粉的綠色食品衛生標準檢測專案有:鉛、銅、汞、砷、鋅、硒、硝酸鹽、亞硝酸鹽、666、DDT、黃麴黴素、抗生素、細菌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十五項指標。奶粉常規衛生檢測一般只檢測細菌、大腸茵群和致病菌。

  這就是綠色食品衛生標準和普通食品衛生標準在檢測專案方面的區別所在。

  食品汙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食品汙染主耍來自四個方面:一是工業廢棄物汙染農田、水源和大氣,導致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聚積;二是隨著農業產品使用量的增加,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殘留在農產品中;三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一些化學色素、化學新增劑的不適當使用,使食品中有害物質增加;四是貯存、加工不當導致的微生物汙染。品標誌的標準圖形、標準字型、圖形與字型的規範組合、標準色、廣告用語及用於食品系列化包裝的標準圖形、編號規範均作了嚴格規定,同時例舉了應用示例。

  《農業部“綠色食品”產品管理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綠色食品產品出廠時,須印製專門的標籤,其內容除必須符合國家GB7718—94標準外,還應標明主要原料產地的環境、產品的衛生及質量等主要指標。

  綠色食品產品的包裝、裝璜、商品的標籤有什麼特殊規定?

  綠色食品產品的包裝、裝磺應符合農業部《綠色食品標誌設計標準手冊》的要求,取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資格的單位,應將綠色食品標誌用於產品的內外包裝,《手冊》對綠色食

  綠色食品標誌含義?

  綠色食品標誌是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註冊的質量證明商標。

  綠色食品標誌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誌為正圓形,意為保護。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正是出自純淨、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汙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綠色食品標誌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係,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標誌作為一種特定的產品質量的證明商標,其商標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保護。

  什麼是綠色食品工程?

  所謂工程是指將自然科學原理應用到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去而形成的學科的總稱。綠色食品工程是指將農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營養學、衛生學等多學科的原理運用到食品的生產、加工、貯運、銷售以及相關的教育、科研等各環節,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無公害、無汙染的優質食品的產供銷管理系統。

  綠色食品工程注重生產基地、環境和食品監測、市場執行、科研教育等各子系統之間的結構和聯絡,通過標誌管理等方法,巨集觀調控系統因子。各層次之間的平衡,使其達到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以市場為先導;無汙染的原料基地為基礎;環境監測、食品檢驗為保證;教育培訓、宣傳為推廣手段;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動生產條件的優化、耕作技術的改進,推動農業現代化程序,逐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良性迴圈,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貢獻。

  結題報告:綠色食品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品,它不新增化肥、農藥、新增劑等對人體有害的藥劑。可以達到國家要求的綠色食品能讓人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篇2

  根據市人大會的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在段立武副主任的帶領下,邀請部分會委員、市人大代表,於9月上旬對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先後聽取了市食藥局、淄川區、高青縣、桓臺縣人民政府關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情況的彙報,實地察看了淄博四中、布萊凱特酒店、桓臺賓館等1 2家單位食品安全情況,並與各區縣部分人大代表和餐飲業代表進行了座談。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食品是民之基本,國之大事。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我市餐飲服務食品監管職能及人員轉劃工作全面完成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履行職責,建立健全機制,使全市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全市執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單位共8300多家。

  嚴格執法,突出重點,積極開展專項檢查

  為認真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市食藥局及相關部門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圍繞 兩會 、中高考、建立全國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動,旅遊旺季、夏季易發集體食物中毒季節等重點時期,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新增劑、非法使用地溝油、瘦肉精等重點違法行為,食堂、小型餐飲單位等重點區域,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其中,5月份集中開展的餐飲服務環節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案,統一排程全市監管力量,明確分工,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全面推行 五專兩公開 制度和食品新增劑備案管理。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公開承諾落實餐飲安全主體責任、公開所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名單,都在醒目位置張貼,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對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服務單位實施食品新增劑備案管理,食品新增劑做到專店購買、專賬記錄、專區存放、專器計量、專人負責,確保規範管理到位。三是開展 五項 檢查,加大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新增劑和食品調味料的品種資訊、進貨渠道、儲存管理、規範使用、制度落實的檢查力度。開展專項行動以來,全市食藥局監管執法人員實行錯時工作制,加強八小時之外、公休日、節假日的監管,加強執法力度,對發現的違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行為堅決進行了查處,確保監督檢查到位。

  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舉報投訴251件,檢查單位2萬餘家,提出整改意見書4000餘份,立案查處餐飲案件1200餘起,我市的專項整治工作受到國家督查組的充分肯定。

  各司其職,強化監管,全力保障食品安全

  示範引導,提高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今年以來,我市從建立示範街和示範店入手,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各區縣各建立1條示範街,10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全國、全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區縣建立工作。二是大力推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制度。認真抓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員的管理,與每個餐飲服務單位分別簽訂責任書,落實企業責任,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建立餐飲服務分級管理機制。在完善全市餐飲服務單位檔案庫基礎上,按照餐飲服務經營業態和食品安全風險程度,對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分級分類管理,不斷提高監管效能。四是開展信用體系建設。結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建立工作,對所有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做到 一企一檔 一店一檔 ,引導餐飲服務單位誠信經營、守法自律,增強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自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