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論文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以及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社會對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成為每一個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改革

  摘要:

  資訊社會的發展使得各企事業單位越來越重視應聘者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但現實卻不甚理想。從山西農業資訊學院入學新生水平、教學內容、課堂管理等方面闡述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改革思想及舉措。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0引言

  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促使全社會範圍內各企事業單位逐步實現資訊化,如今企業辦公早已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招聘人才時越來越重視應聘者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同時,學校很多專業開設的課程越來越依賴於使用計算機來做一些輔助性的實驗和模擬,這都要求學生必須要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但現實狀況是,有相當一部分職員進入公司後,仍然需要花很長時間去熟悉、學習基本的辦公軟體的應用,這無疑降低了工作效率[1]。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有責任考慮如何強化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計算機教師,同樣有責任思考如何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提高這一技能,為自己的未來打下更好的基礎。本文以山西農業大學資訊學院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踐為例,來分析該課程的教學現狀並提出一些改革思想及舉措。

  1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1入學新生計算機技術水平差異大,總體水平偏低中學資訊科技雖已基本普及,但由於各地區教育條件及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重視程度的差異,使得入校新生計算機技術水平差異較大,且總體水平偏低[2]。據調查統計,我校入學新生中僅有少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電腦保安、網路基礎知識很熟悉,能夠熟練應用辦公軟體;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較瞭解,能夠上網瀏覽網頁、聊天,對Office辦公軟體可以做到簡單的應用,但不夠深入和熟練;仍有少部分學生只會開關機器、上網等簡單操作。

  2授課內容及方式不合理我校計算機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計算機病毒及資訊保安、Windows7作業系統、Word2010字處理軟體、Excel2010電子表格軟體、PowerPoint2010簡報軟體及網路基礎知識和應用。與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相呼應,實驗課程的教學專案主要包括打字練習、郵件收發,Windows7的基本應用,Word2010基本操作、文件排版,Excel2010資料錄入、公式和函式的應用、Excel圖表的應用,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等,基本屬於驗證型實驗,缺少設計型實驗。實驗內容大多已經設計好,學生只需要按照步驟去完成,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採用傳統的“理論與實驗分離教學”方式,理論課講授之後學生不能馬上操作,不能當堂驗證所學內容,容易造成知識的遺忘,也不利於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應用。

  3學生上課狀態差,課堂管理不足目前,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採用案例驅動的方式,在案例中貫穿各知識點,相對於單純講解知識點效果要好一些,但依然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的教學模式,課堂缺少互動、缺少生氣,既無法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激起學生聽課的興趣,導致學生上課狀態很差,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睡覺、看手機現象很普遍。而大多數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會花太多時間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進行管理。有時,即使想管、管了,也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或者因方法不對,學生會對老師有牴觸情緒,適得其反。

  4學生缺乏思考,應用能力不足我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上基礎課學過也練習過的操作,學生在實際應用的時候還是不會。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一是,學生對於操作練習太少。《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知識點和操作需要自己在實踐中去熟練掌握,而學生們大多是上課聽過、實驗課按老師要求練習過就算完成了任務,課後不會再去練習、應用。二是,學生缺乏思考。學生上課時一味地按老師的要求練習,遇到問題首先不是想著自己解決,而是依賴別人或放棄不做,沒有形成思考的習慣。

  2教學改革思考及舉措

  針對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現狀,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並參考其他相關文獻,給出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對此現狀有所改善。

  1針對學生水平差異,對學生實行分層次教育在學生計算機水平差異大的情況下,所有的學生學習同樣的教學內容,導致部分學生上課沒興趣,而另一部分學生學起來很吃力,總覺得時間不夠。因此,建議採取分層次教學。對於基礎好一些的同學,可以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多給他們佈置一些難度稍高的練習[3],充分利用他們的上課時間,或者也可以佈置一些思考題課後去完成,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於基礎差一些的同學,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多指導,同時要督促他們課下多練習,以縮小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提高其實際操作水平。

  2案例驅動教學,實驗偏向綜合首先,我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實驗課時,凡是涉及到操作的教學內容都安排到實驗課,在實驗課上同時完成操作的講解和實踐,這樣,在講授某個操作後,學生可以實時驗證,做到理論、實踐不分離。其次,講授知識點時依然要以案例驅動的方式講解,從案例出發講解各知識點,而案例的實際設計由學生在學習各操作後自己完成,相當於立即對知識進行了複習和應用,有助於之後完成更加複雜的實驗內容。最後,在實驗課安排上,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步,先讓學生練習講解過的案例,掌握基本操作。第二步,佈置複雜一點的任務,並簡要列出操作步驟,讓學生通過這些任務的完成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遇到問題時該如何抽象、分解,將問題化解為操作步驟逐步去完成。第三步,佈置綜合性的實驗任務,由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步驟,獨立完成實驗要求,實驗任務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例如,針對Word和PowerPoint,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自己通過查資料,寫出相關文章,並自行設計完成文章的格式設定及排版,再做成簡報,新增各種動畫、音樂,最後向所有同學演示自己的作品;針對Ex-cel,給學生一張學生基本資訊及成績表,要求學生計算出平均分、總分,進行排名,並根據要求計算出每個同學可以領取的獎學金數額,同時要求根據表格做出男女生比例分佈餅圖等。實驗內容設計時,不再把操作步驟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去思考,經過思考的東西就會更加深刻的印在自己的腦海中,這也是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3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課堂質量由於辦學時間短,青年教師在我校教師隊伍中的比例較大。青年教師相對於年紀大點的教師思維活躍,與學生更容易相處,但是對於知識掌握的系統程度、閱歷、經驗都不如後者,因此,青年教師一定要花更多地時間去學習。一方面要學習所教課程的相關知識、最新發展動態,並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使教學、科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會“教”,還要會“管”[4],我們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學習課堂管理藝術。獨立院校的學生相對於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思維活躍、很有創造力,但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制能力要差一些。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我對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和管理提出以下建議:①讓學生上課記筆記。記筆記能增強他們對於知識點的記憶,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一定的注意力;②授課過程中設定一些課堂作業、提問或者由學生上講臺演示操作,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防止學生上課做其他的事情;③看到有學生沒有聽課,可以圍繞當前正在講授的知識點對該生進行提問,並對其剛才的行為予以提醒。④實驗課上,要督促學生自主完成實驗內容,發現有問題的學生,隨時進行指導,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結語

  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肩負著適應現代資訊化社會需求的重任,關係著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學生能不能快速適應社會,為社會更好地服務。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尋求更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設計更合理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思考和應用能力,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社會的進步不遺餘力地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潔群,馬婷婷.《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探索[J].合肥學院學報,2015,253:86-89.

  [2]普運偉,耿植林,陳榕等.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分析及課程改革思路[J].計算機教育,201311:13-18.

  [3]郭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以廈門南洋學院為例[J].高等教育,2013,10:143-144.

  [4]趙志敏.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以德州學院為例[D].山東:山東師範大學,2008.

  範文二:翻轉課堂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

  1引言

  隨著資訊科技和教學理念的不斷創新,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翻轉課堂已經成為國內外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翻轉課堂的理念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應用到了眾多教學活動中,實踐研究表明,該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廣大教學工作者和學生的歡迎。以筆者任職的學院為例,該院教師都可以通過公共的世界大學城平臺建立豐富的空間課程資源,教師和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雲空間進行暢通,自由地學習、交流、上傳各類學習資源,使得課堂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教”與“學”更加的自由[1]。

  2翻轉課堂教學

  2.1翻轉課堂的定義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教師事先建立好已教學視訊為主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家中或者課外觀看視訊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進行交流以及完成作業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角,而是由之前的內容傳遞者轉變成學習的指導者,學生能夠自己掌控著學習的主動權,參與性更強,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了良好的互動,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2.2翻轉課堂的特點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翻轉課堂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流程的改變。翻轉課堂顛覆了“教師講授+學生作業”的教學過程[2]。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對課程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在課下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進行對內容的消化理解。翻轉課堂則是將教學過程轉移到課下,學生在課前對新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課堂則用於學生的答疑解惑,小組的協作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

  2師生角色的改變。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是知識的呈現者,學生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互換,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轉變為學習的教練,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為學生解答問題,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對具有相同疑問的學生成立小組,並且可以參與到學習小組中。學生們相互學習和交流,而不僅僅依靠教師作為唯一的知識傳授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的能力。

  3教學資源的改變。翻轉課堂是藉助資訊化手段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目前10分鐘教學視訊也稱“微課”是主流的翻轉課堂的教學資源。教學視訊通常是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等內容而製作成的視訊形式。利用教學視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習。在課外或家中觀看教師的視訊內容,不受時空的限制,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而不必像課堂聽課那樣精神高度集中,或是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由於統一授課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在觀看視訊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暫停、快進、回放等多種功能來控制視訊的播放進度。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線上留言或即時依託網路平臺向教師和同學尋求幫助。另外,通過視訊教學也有利於學生在以後學習中的複習和鞏固。

  2.3翻轉課堂的實施條件

  1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自律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下學習視訊,但是由於各種主觀和客觀原因,學生的自覺性還不夠強,使得這個環節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其自學能力以至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2需要有網路化教學環境的支援。這是翻轉課堂最基本的執行平臺,隨著資訊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翻轉課堂的網路平臺環境也越來越好,比如,在很多高校利用了世界大學城進行教學的新模式,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雲空間來達到“教”與“學”的雙向性互動,也有一些院校自建了翻轉的學習平臺,都具有其各自的優勢。

  3需要有優質的教學資源。教學視訊的質量優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翻轉課堂的成效,如果視訊質量不高,吸引不了學生的眼球,學生是沒有觀看興趣的,那麼就談不上教學效果了,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會反感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同時應有較高的視訊製作和各類學習資源的編輯能力。

  3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現狀和問題

  3.1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

  由於高職生源的多樣性,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方面的瞭解和操作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給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顯然傳統的集體教學方式在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上已很難適應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而且不能體現出不同的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要求,因此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

  3.2教學內容更新快,資訊量多,課時量不足。

  由於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可以說資訊量時時都在更新,課程承載量越來越多,單一地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需求。另外,由於很多高職院校對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課時量進行縮減,導致教師在講授時也只是課程內容的簡單傳遞,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學生難以跟上計算機知識日新月異地更新現狀。

  3.3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對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考核不再實行單一的期末考試,而是將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與否作為對學生考核的標準和對老師教學效果好壞的評價。這就引起了老師教學的側重點轉向了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講解,而學生也只注重考試內容的掌握,如何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為了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生無法全面掌握該課程的相關內容,缺乏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造成考核和課程學習脫節,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也是非常侷限的,因此也遠沒有達到學習這門課程的初衷。

  4基於翻轉課堂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行

  4.1課前準備

  教師在上課前針對某個知識點或例項準備教學資源,例如電子教案、參考書籍、歷年課件、微視訊以及一些與之相關的學習網站等[3]。把這些資源放在專用的網路教學平臺中,學生在課前可以提前進行課程的預習。微視訊是整個翻轉課堂的核心內容,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效起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微視訊的製作上更要多花心思精心準備。根據每個微課的知識點錄製微視訊,詳細地講解每一個操作步驟,使學生能夠按照微視訊的操作步驟來完成實踐。為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和耐心,視訊的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視訊要短小精悍並能反映教學關鍵內容為標準。如以“Excel圖表的製作”這一知識點為例,為了引起學生觀看視訊的興趣,教師在課前製作視訊前就要採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設定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匯入跟本知識點相關的內容,如引入Excel圖表的功能和用途,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哪些領域用到了圖表,圖表有哪些型別,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等。同時為學生後續的學習奠定了興趣。常用的微課製作軟體有PPT、會聲會影、Camtasi-aStudio等。通常在製作的時候需要將它們結合起來使用。

  4.2課前學習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先自學,老師後教,所以學生的課前學習對於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觀看視訊的時候選擇暫停來實行邊看邊操作,這樣更有利於知識點的快速理解。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於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或者是課前自主學習的質量較差。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構架好完整的教學體系。比如首先可以在每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之前設定一個匯入話題,目的是能激發引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更有興趣地過渡到新的知識。然後學生可以同過共同的交流平臺開展師生和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以便於有針對性的將自學中的疑惑帶到課堂上解決。,最後學生通過平臺中的測試題來檢驗自己對於該知識點的預習情況。

  4.3課堂活動

  在課堂活動中,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對學生在課前學習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解答,對單個問題進行個性化指導。並指導有相同疑問的學生進行分組交流和討論。同時可以由教師佈置一些任務,針對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小組協作共同完成,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景中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讓他們知道學習這些知識是實用的,能解決具體的問題,並且下面以用word製作電子黑板報的任務為例,這是一個綜合運用了Word各種功能的例項,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功能。比如裡面牽涉到的知識點有文字和段落的格式化、分欄、圖文混排、首字下沉、邊框和底紋的設定等,能完成一幅美觀又貼近主題的黑板報,學生對Word的知識掌握也就比較充分了。由小組的同學們分工合作共同來完成作品,然後再來演示,各組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提問和評價,教師進行點評,評選出一些優秀作品,同時對於一些問題可以進行個性化輔導,對於掌握得很好的同學,可以再拓寬一下知識面,加深一下難度,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教學活動有利於加強知識的鞏固。

  4.4課後任務

  在課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以及問題作出總結,並佈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務,讓學生自主去完成,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點,教師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對於薄弱環節可以登入學習平臺回看微視訊,最後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中的留言板等交流方式向老師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讓老師能及時瞭解學生的反饋資訊,從而有利於以後翻轉課堂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結束語

  翻轉課堂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特別適用於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課時少,實踐操作較多的特點。它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提供了師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但同時對於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也是一個挑戰,在實施中也面臨著諸如客觀條件的限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乏等問題。新的教學模式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和實踐,不斷地去積累和完善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符合翻轉課堂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