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財務指標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

    摘要:財務分析是運用財務資料評價公司的業績評估其可持續性。本文采用狹義分析方法,進行了財務指標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分析。
  關鍵詞:財務指標 應用分析
  1 財務指標分析與證券投資的關係
  證券投資是指投資者購買債券、股票、基金等相關金融衍生品,以獲取紅利、利息及資本利得的投資行為和投資過程。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四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產淨利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率等;發展能力指標包括,主營業務增長率、淨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等。財務指標的資料來源於企業所披露的財務報表,目的是通過分析其中的各項指標來指導證券投資活動,是目前主流的投資方法,屬於基本面分析派的範疇。
  財務分析的目的是運用財務資料評價公司當前和過去的業績並評估其可持續性。不同的財務報表分析主體進行財務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財務分析服務物件所關心的問題也是不同的。本文采用狹義財務分析方法,從企業投資者角度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分析企業投資者淨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和增值的關鍵指標,即企業盈利能力狀況。
  2 財務指標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分析
  為了說明財務指標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現利用萬科和中糧地產兩家上市的財務指標對其進行總體分析,財務指標資料如表1。
  根據表1的財務指標資料,計算出兩家企業的財務指標的變動比率,用以分析說明企業的綜合能力。兩企業財務指標比率變動資料如表2。
  2.1 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萬科的流動比率2009年較2008年增加8.96%,但2010年比2009年卻又下降了17.22%,同期中糧地產的流動比率2009年較2008年增加21.18%,2010年比2009年下降9.08%;萬科的速動比率從2008至2010年是先增後減的,變動幅度從38.49%—-5.82%,而中糧地產的速動比率是一直在減少的,變動幅度是-9.15%—-9.00%;萬科的資產負債率變動幅度是-0.66%—11.47%,中糧地產的資產負債率的變動幅度是-19.48%—35.33%,但是僅僅依靠償債能力指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從絕對的數值來看兩家的指標都相差不大,從速動比率上來看萬科的情況要比中糧地產好,說明萬科在存貨管理上要好很多;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萬科的資產負債率卻比中糧還要高,所以只能依靠其他指標來共同決定投資決策而不能單靠償債能力指標來決定投資哪一家。
  2.2 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的經營執行能力,即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它對評估一家企業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表2中可以看到萬科和中糧地產的存貨週轉率和總資產週轉率都呈現出先增後減的態勢,萬科的變動幅度分別是19.5%—-31.36%和1.82%—-24.57%,中糧地產的變動幅度分別是47.03%—-48.27%和24.86%—-29.95%,萬科的變動幅度要小於中糧地產,說明在營運方面萬科做得要比種糧好很多;其次對於應收賬款週轉率變動情況是萬科表現出先增後減的態勢,幅度是30.3%—-23%,而中糧地產卻表現出一直下降的趨勢,幅度是-26.51%—-17.62%。似乎從這變化的情況也看不出什麼,但結合指標的絕對數值卻可以判斷出萬科的營運能力要好於中糧地產,因為萬科的各項營運指標都要高於中糧地產。
  2.3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也稱為企業的資金或資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現為一定時期內企業收益數額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在一定時期內賺取利潤的能力,利潤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強。對於經營者來講,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發現經營管理環節出現的問題。對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對公司利潤率的深層次分析。從表2中可以看到兩家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比較同步,萬科的淨資產收益率變動幅度從12.72%—15.5%,中糧地產從40.72%—57.71%,萬科的總資產報酬率變動幅度從18.24%—-13,中糧地產從9.9%—13.13%,萬科期間費用率變動幅度從-26.89%—20.97%,中糧地產從-44.59%—65.73%。同樣光看變動情況中糧地產的淨資產收益率指標似乎比較好,但是比較表1可以發現這是因為中糧地產基數低的原因。雖然兩家公司總資產報酬率相差不大,但是萬科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卻是中糧地產的兩倍還多,這說明萬科的盈利能力比中糧地產要好很多。同時萬科的平均期間費用率要比中糧地產少一半多,這也說明萬科控制成本的能力要強,開源節流都比中糧地產好。
  2.4 發展能力分析
  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從表2中可以看到萬科的發展能力相對比較平穩,雖然主營業務增長率在10年時比09年下降了80.52%,但10年整體還是增長了3.745%,特別是其淨資產增長率是逐年增長的,變動幅度從17.54%—19.06%,其總資產增長率10年達到56.7%。然而,中糧地產的發展能力指標則大起大落,很不穩定。主營業務收入變動幅度從166.99%—-94.17%,淨資產增長率變動從1000.37%—-105.28%,總資產增長率三年來都保持在50%左右,2009年總資產的增長來源於淨資產的增加,通過公司09年財報知道是淨資產的增加又是因為當期的資本公積增加所致,而2010年總資產的增加則來源於負債的增加。
  通過四個財務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判斷出相比於中糧地產,萬科是值得投資的物件,基本上四個指標萬科都要強於中糧地產。而且財務指標的變動情況往往和公司股價呈現出正相關關係,這也反映在公司股價變動上。行業股價變動往往顯示趨同性,房地產行業在這段時間都經歷著先下降後上升到現在膠著狀態,但是萬科的股價情況變動要強於中糧地產。
  3 財務指標分析的缺點
  3.1 償債能力指標存在的缺陷
  現行償債能力分析指標都是固化的靜態指標,往往只注重企業在某一時點的償債能力,而忽略企業的融資能力以及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償債能力。同時現行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沒有考慮企業各項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實質性關係,存在資產質量高估的問題。
  3.2 營運能力指標存在的缺陷
  營運能力指標有一個特點,即是將資產負債表資料與損益表資料有機結合起來。但是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是時點值,而損益表反映的是時期值,如果直接將二者進行對比難免有不當之處。
  3.3 盈利能力指標存在的缺陷
  首先,導致目前收入增長的費用有可能是一年或幾年之前所引起的,但基於會計分期的核算方式卻人為地隔斷了這種聯絡,以形式上的配比掩蓋了實質上的配比。
  其次,對於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費用沒有做一劃分,單純的以全部成本費用來表示盈利水平,這不能反應出企業真正的盈利情況。
  3.4 發展能力指標存在的缺陷
  銷售增產率、資產增長率等作為發展能力的評價指標,都是從數量的增長和擴張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潛力的,並沒有從這種增長的質量來評價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沒有考慮這種增長是否協調,是否可持續,這樣容易使管理者盲目追求銷售量的增長及資本總額的擴張,人為地調節指標的水平,造成企業實質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下降。
  4 對財務指標分析的改進思考
  4.1 對償債能力指標分析的改進思考
  出於會計準則上謹慎性要求,一般在分析時只關注企業某一時點的償債能力,沒有動態的考察企業的發展情況及其融資能力,這樣難免會遺漏目前處於困境但未來卻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因此,在分析時要實時關注企業的最新動態,調整相關資料。
  4.2 對營運能力指標分析的改進思考
  根據每季度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分配權重,最後加權平均來表示一年中對應資產情況來計算相應的營運指標。
  4.3 對盈利能力指標分析的改進思考
  由於會計分期假設的原因,就應該從收入費用配比的情況入手,有必要從當期收入取得的原因分析出發,用與當期收入取得的相關成本費用概念來代替當期全部成本費用進行財務分析。
  4.4 發展能力指標存在的缺陷
  因為現行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企業發展能力分析的核心就是企業價值的增長。企業的發展應該是在資產規模擴大的同時帶來留存收益的穩步提高,同時又能成功的迴避風險,最終必須體現價值的增長上去。介於指標容易被操縱,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結合其他指標來判斷,同時可以考慮使用經濟利潤增長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