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程建設管理研究論文

  工程建設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正確認識和解決工程建設的速度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 》

  摘要:施工質量的保證是公路工程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同時也是施工的主要目的,因此解決施工質量通病迫不及待,本篇文章主要針對施工質量的通病及防治措施展開了討論,目的在於為公路工程領域有關人員提供參考,以使我國公路工程的施工水平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進步。

  關鍵詞:公路施工;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當前,我國公路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是不可否認的,但必須認識到的是,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通病已然成為了阻礙施工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根據通病的型別,提出的防治措施也應有所不同,這樣才能滿足解決不同型別的通病的要求,這一點必須加以注意。

  1管理方面的通病

  管理問題無論對於任何領域而言都十分重要,對於公路工程領域來講同樣如此,為了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有關人員已經實施了很多管理措施,但通病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盲目趕工現象

  這一現象在公路工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總的來說,導致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首先工期提前會導致上述現象的發生,其次,受種種因素影響而導致的有效工期減少也會造成上述現象的發生。針對上述兩種情況而言,想要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角度出發來實現:1要確定導致工期提前具體由施工的哪一方造成,如由承包商造成,則需要由承包商承擔責任,反之則否,這樣才能具體明確責任的承擔者,對於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2如果工期提前不是由承包商造成,而是由具體的施工企業造成,那麼由於趕工所帶來的一切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則必須要施工企業進行承擔。3如果工期提前的現象是由建設單位造成的,那麼問題的解決也應從建設單位入手,在趕工期間發生的一切資金以及人力與物力方面的投入均需要建設單位來負責。

  1.2指定分包與採購

  指定分包與採購的現象在工程中也時有發生,當前已經被認為是工程通病的一種,同時,對這一現象的防治也成為了提高工程質量以及施工效果的關鍵。通過對大量實踐經驗的總結,行業內主要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1一般情況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不允許任何利益體以任何理由發生上述現象的,一旦發生必定要給予其嚴肅處理2嚴禁建設單位及相應人員、監理人員向承包商推銷工程構件、工程材料等物品。3特殊材料需業主統一採購的應在招標檔案中說明。4合法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主包單位對工程質量及工程管理負總責,應明確主包單位現場施工質量負責人進行現場盯崗把關。5勞務隊伍不得現場獨立進行施工,必須有承包人現場指揮生產

  1.3監理獨立檢測頻率不足的現象

  1嚴禁監理在承包人的試驗室內進行試驗,如監理需使用承包人的部分裝置進行試驗,必須經總監辦批准,在總監辦試驗工程師現場監督下實施試驗,並在試驗成果上簽字方可生效。2嚴禁承包人與監理一起進行同一項試驗檢查路基路面彎沉、路面平整度、橫向力系數檢測等用自動化裝置進行的特殊性試驗除外。3對於監理讓承包人代為試驗的,視情節情況,給予承包人通報批評,相關監理清除出場。

  2對實體通病的分析

  實體通病也是工程通病的一種,所謂的實體通病主要指的是公路真正出現的問題,例如路面被毀以及開裂等問題,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公路質量。為了解決上述通病,必須要從不同的型別出發,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問題。

  2.1瀝青路面破損與車轍

  1首先,設計單位應認真調查、分析,根據車輛組成,行車特點,詳細試驗、計算,細化結構設計和組成設計,特別要重視路面防排水設計,尤其是中央分隔帶的排水設計,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對中央分隔帶做防水封閉。2原材料質量是提高瀝青路面質量的關鍵,業主、監理、施工單位都要對瀝青路面工程的原材料問題給予足夠重視。3瀝青拌和場及進、出場道路必須硬化處理,硬化標準是車輛行駛不粘土,存料場地不積水,裝料不帶土。

  2.2半剛性基層過度開裂

  1必須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和均勻性,原材料質量不均衡是半剛性基層開裂的主要原因之一。2水穩碎石基層應採用較低強度等級的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不得采用早強型水泥。3應定期檢查拌和裝置自動計量的準確性,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確定水泥用量,半剛性基層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僅要控制下限,而且要控制上限,保證強度均勻。2.3結構物端部深陷的問題1中橋、大橋、特大橋等有臺帽結構的,要先進行橋頭填築施工之後再進行臺帽施工。2當結構物端部填築高度大於4m時,應對原基底進行加固處理,處理長度視填土高度、岩石特性而定。軟基路段應通過特殊設計確定處理措施,一般路段可採用土工格柵或強夯處理。

  3工藝方面的通病

  除了管理以及實體方面的通病之外,工藝方面的通病也必須得到重視,通常情況下,工程的施工工藝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施工質量,因此,應用相應的施工工藝非常必要,但就目前的情況看,工藝方面的通病也是普遍存在的,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3.1混合料計量不準確等的防治

  1拌和樓進料倉數量與作用料規格種類相對應,禁止先人工或機械摻拌後在送進料倉的施工方法,禁止人為強行對某個料倉進行補料。2嚴格控制各種集料的含水量,特別是細集料、白灰、粉煤灰的含水量,保證混合料含水量均勻,應根據各種材料的含水量及時調整供料數量,確保混合料級配的準確與均勻。3應採用配備自動計量裝置的拌和裝置進行拌和,拌和裝置應採用可自動測試集料含水量的拌和樓,拌和樓的生產能力應與單位用量相匹配。

  3.2各類外摻劑品種掌握不準的防治

  1混合料若設計無要求,一般不得隨意摻加外摻劑。如果摻加,必須經監理批准後方可使用,並且所使用的種類必須是信譽良好的產品。使用前應對外摻劑進行檢測。2根據摻配目的選用品種,但不可顧此失彼,為滿足這種目的而失去另一種功能,監理和業主應嚴格掌握,杜絕為滿足施工使用效能而摻加對質量有影響的摻加劑。

  3.3各類結構養生方法不當的防治

  1所有水泥混凝土構件養生時間不得少於7天,主要構件不少於14天。2養生應採用覆蓋保溼養生的方法,養生應有專人負責,保證構件表面在養護期內始終處於潮溼狀態。3所有構件應採用草袋麻袋覆蓋灑水養生,如採用塑料薄膜覆蓋和噴灑養護劑養生,需經監理工程師批准。用塑料薄膜覆蓋養生時,每天還應向膜內注水2~3次,用養護劑養生時,每天應向表面噴灑水2~3次。

  4結束語

  通過上述文章的論述可以發現,在公路工程中,通病是非常常見的,主要體現在管理、公路實體以及施工工藝三個方面。不同方面的通病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時,想要對其進行解決,也需要採取不同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工程通病能夠被有效解決,提高領導層對上述問題的重視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還要加大力度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以從根本上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娛,胡麗雲.公路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防治[J].科技資訊,2012,7.

  [2]陳志強.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科學之友.2013,05B.

  篇二

  《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分析 》

  【摘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礎工程,在農業灌溉、農民用水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降低了部分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效能,影響農民的收入,限制了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亟待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因此,文章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1前言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指的是為解決農村飲水、耕地灌溉所修建的水井、塘壩、小型水庫、小型灌區以及天劍灌排工程等,農民日常生活和農田作業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密切的關聯,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提高農田產量、抗旱抗災以及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若干問題,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用的發揮,亟待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因此,文章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缺乏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

  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並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檢測手段、監控措施落後,許多基層水利部門並沒有建立科學的質量保障體系,也沒有實施科學、有效的質量監管措施,缺乏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監督和管理,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許多質量問題。

  2.2資金投入不足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需要投入專項資金,雖然我國大力扶持農村水利建設,並且在佈局、規劃以及資金補助等方面予以了很大的支援。但是,我國許多農村經濟不發達,政府資金補助遠遠不夠,導致農村水利重點工程無法正常啟動,增加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難度,新的水利工程無法啟動,原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對農業生產和農民用水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3維修和改造難度大

  由於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具有分佈廣、工程點多、維修與改造任務重等特點,許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並沒有專門的人員管理,許多工程裝置荒廢,並不能夠發揮相應的作用,給農田灌溉和農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困擾。同時,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修時,一些施工單位沒有相應資質,也沒有建立科學的監管機制,在維修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拆了東牆補西牆的問題,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修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3解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有效對策分析

  3.1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所謂“百年工程,質量第一”,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時,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水利職工質量管理知識以及質量意識的培訓,建立合理的質量管理激勵機制,嚴格按照國家、水利行業的相關標準、規範,進行工程勘察和施工,不斷提高設計階段的質量。在工程立項時,應該組織專家對工程建設和管理方案進行分析和討論,及時發現方案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儘可能的把萌芽消滅在萌芽階段,在工程建設階段,應該採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約束各方,以此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同時,建立專案監督制度,為了保證專案監督的全面性,應該創建黨員代表監督制度、政協委員監督制度、政府相關部門監督制度、社會輿論監督制度,同時還應該選擇有能力、正直、責任心牆的村民,實現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監督,及時發現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解決。此外,還應該建立完善的基礎服務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用水戶協會,發揮農民的自我服務作用,實現對水利工程的自我服務於管理;鼓勵中介服務組織參與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案技術服務工作中,為農田水利建設提供有償服務;縣級水利部門應該加強對基層技術人員的指導,對基層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為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能夠高效的進行;加強鄉鎮水管站服務,鄉鎮水管站應該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作用,提高服務能力與服務技術水平,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勘察、設計以及施工指導,通過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

  3.2增加資金投入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施工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為了保證投入資金能夠滿足實際建設需求,應該明確中央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投入專項的資金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維修以及改造,同時還應該增加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專案,以便於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滿足實際需求。此外,由於政府財政補貼有限,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應該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吸引社會、企業資金,積極組織群眾參與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為了防止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出現私自挪用、佔用農田水利專項資金的現象,建設單位應該及時的向相關部門以及主管領導報告工程的實際建設狀況,積極的和財政部門溝通和協調,保證資金能夠滿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需求。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具有足夠的資金,應該在政府扶持的基礎上,積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以此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

  3.3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改造和維修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直接關係到農田灌溉、農民生活用水以及澇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關係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施工完成後,還應該加強專案改造和維修,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滿足實際需求。在進行小心農田水利工程改造時,應該堅持“節水高效、安全環保、優質高產、旱澇保收”的原則,重點對澇窪地區、田間排水溝的改造和維修,逐漸的改進和完善水環境,實現“澇能排、旱能澆”。以某地區為例,該地區對灌區進行了節水改造,對渠首取水工程的兩處進行了加固維修,更換了新的閘門,加固渠道7500m,新建渠系建築物18座,對排水溝進行了疏通,新建測量水設施5處,並且還建設了資訊化平臺,實現對灌區資訊的實際採集,為灌區改造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參考。通過節水改造,總共鋪設了356km的各種管道,微管0.018hm2,噴灌0.019hm2,低壓管道灌溉0.165hm2。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修時,應該實施施工准入制度,只有具有省級水利主管單位發放的施工准入證,才能夠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維修,以此保證整體維修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知己關係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提高整個建設施工質量,能夠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因此,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工程中存在的:缺乏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資金投入不足、維修和改造難度大等問題,應該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以此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為實現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新農村社會主義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豔濤.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的幾點建議[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1,1705:49~50.

  [2]王虹,餘金鳳.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5:95~96.

  [3]張延福.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農技服務,2012,2904:485~486.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