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安全生產管理論文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現代企業文明生產的重要標誌之一,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日趨重要。下文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安全生產管理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不斷得到推廣和運用,由於管理跟不上規模的擴大,對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安全特性認識不足,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致使生產安全事故不斷髮生,火災、爆炸、空難、化學品及核洩漏事故等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和健康。事故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且給人類的心靈留下久久的創傷和難以抹去的陰影,也給個人、家庭和社會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不穩定因素。事故的控制有“技術、管理、教育”三大對策措施,其中管理是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

  關鍵詞: 安全;管理;生產

  1 緒論

  1.1 研究意義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既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安全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安全生產管理,主要是針對認門日常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集思廣益,通過大家的努力,有計劃地進行組織、策劃等活動,最終達到人與機器、與物料裝置,與環境的和諧,從而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生產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立足,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得有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和高含量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中,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發展原則,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安全工作沒有做到位,那麼企業的工作環境就會不安全,可能會頻繁出事故,這樣一來,不單單會嚴重影響了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會挫敗員工的積極性,而且會在社會上造成惡劣的影響,還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彌補事故損失,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隨著安全事故警鐘的一次次敲響,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對安全生產管理的研究也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

  1.2 研究目的

  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是,減少和控制危害,減少和控制事故,儘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由於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汙染以及其他損失。也就是說,安全生產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也要保障生產資料和物質財產不受損失,對於企業來說,安全生產管理,應該保障生產任務的正常進行,保證股東的合法權益不會收到侵害,同時,這也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安全生產管理以企業單位為主,以全面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抓手,學習和宣傳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增強企業領導、職工的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從我做起,消除身邊事故隱患,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通過研究本文我們明白了安全生產管理的意義很重大,同時也瞭解了我國企業的目前安全管理現狀,找出其存在的隱患進而提出瞭解決這些隱患,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

  2 安全生產管理的意義

  所謂的“安全生產”,就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避免發生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安全生產”一詞中所講的“生產”,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各種產品的生產活動,也包括各類工程建設和商業、娛樂業及其它服務業的經營活動。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經濟活動的一部分,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具有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於社會而言,其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因為我們的社會是由一個一個家庭組成的,如果某個家庭的成員因為生產方面的事故而變成了殘廢或者死亡,都將會對這個家庭造成重創,一名員工的傷亡將會對其父母及其妻子兒女造成極大的損失對其造成心靈的創傷,進而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對社會而言是其賦予的神聖使命,對於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具有重大的意義,現實意義及長遠意義,必須做好安全生產管理不能掉以輕心。   3 目前企業安全管理現狀

  安全管理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展現了我國對生產力和勞動者的保護,同時,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一。如今,在國際經濟的影響下,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為了適應經濟改革的大浪潮,其自身也開始由原來單一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經過這樣的一番脫胎換骨,企業內部也發生了很多體制改革,比如下崗分流、機構合併等等,這樣可以使企業能夠更好的迎接經濟挑戰,但是,伴隨著這一系列的改革由於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因素,加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這些都給企業的安全管理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安全生產要想得到有效的管理,必須將行政措施、科學技術和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三管齊下”,這樣才能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通過對大量文獻的查閱,我們發現,目前企業的安全管理現狀仍然不是很樂觀,總體看來,通過這麼多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現在已經有了一套較為系統的管理理念,可以為企業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通過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不少的困惑,比如理論知識還不能充分運用到實際生產中,職工的安全意識也還有待加強。許多安全隱患還沒有得到徹底整改,而且有些整改過的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還是不斷出現,比如在2010年,全國安全事故發生已36萬起,事故造成死亡人數近8萬人,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85起,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無不在告訴我們,我們的安全工作還有很多的不足,安全生產形勢依然相當嚴重,事故頻繁的發生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安全問題已經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這就要求我們,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必須儘快採取有力措施,通過對安全裝置的增多和安全規範的加強,來儘量避免事故的發生,實現企業零事故生產。

  4 如何提高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我們運用完善的工程理論,對影響安全生產的人員素質、機器裝置還有工作環境等等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安全可控”的理想局面。

  安全管理水平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們可以從理論知識和實際管理水平兩個方面來入手。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對一些規範標準的學習。將專業安全生產管理科學知識的學習與別人的經驗教訓相結合起來,比如例如,在企業安全管理中推行HSE、進行崗位隱患排查、搞好安全評價、採用ABC管理法、運用系統工程原理等。實際管理水平的提高則需要不斷的對已發生的事故進行分析總結,重視事故的調查處理,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做好事故的統計分析,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以此指導安全生產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水平。

  4.1 完善安全監督檢查制度 建立和健全安全監督檢查機制,是貫徹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法令、法規,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時,他對於促進企業對勞動環境,勞動條件的改善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事故安全隱患,安全監督檢查機制的完善,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一項最基本的制度,但同時還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怎樣才可以將安全檢查制度完善起來,這是每一個企業面臨的難題,通過對目前各個企業安全檢查制度的實施情況的調查,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具體有以下幾點表現:

  ①領導的不重視:在平常安全檢查時,並沒有認真組織,在檢查的過程中也是隻注重形勢,走馬觀花似的參觀,敷衍了事,並沒有起到監督作用;

  ②檢查人員不夠專業:在某些企業中,進行安全檢查的人員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對生產工藝和生產實施不夠熟悉,這樣就給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帶來了困難;

  ③檢查表面化:一般企業在進行安全檢查時都會事先安排好檢查日期和專案,在檢查結束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④檢查方式實施難:按照規章制度來說,每次檢查應該從領導到基層,從辦公室到現場,從紀律到裝置,都要進行統一的檢查,但實際在操作過程中卻很難實施;

  ⑤整改不及時: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各種隱患和問題,往往並沒有及時做好整改工作,同樣的問題在每次檢查時都會重複出現。安全生產檢查的目的是確保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檢查中所發現的各類隱患和問題,應該根據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分工合作,分層負責,真正做到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

  針對以上的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完善安全檢查制度,達到安全檢查的目的。

  4.2 完善安全教育體制 安全教育,主要還是對人意識的教育,是企業強化安全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手段。企業對安全教育投入的多少,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企業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其作用不可低估。目前,許多企業的生產規模都有了進一步的擴大,經營機制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安全教育卻出現了明顯的滯後現象,遠遠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通過對近幾年工傷事故的統計,80%的事故都和員工的安全意識不強、違規操作有著密切的關係,還有很多都是人為因素所導致,對企業來說,對安全教育的加強迫在眉睫,亟待解決。企業安全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安全教育不夠深入,導致員工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安全思想教育可以使員工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樣可以改善勞動條件,及時有效的採取安全技術和-衛生措施,這些是消除安全隱患的有力措施;②保障設施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雖然現在很多企業對於安全生產的保護裝置已經比較完善,但是由於員工安全教育不夠深入,好多裝置形同擺設,往往是檢查時期開,但檢查完之後就關,雖然這樣可能會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卻也極大的增多了安全隱患;③如有故障,保修不及時,很多優良的安全保障裝置,由於平日裡管理不到位,會造成裝置故障,但卻並沒有得到及時的修理與恢復,這就削弱了安全設施的保障作用。

  很多企業的領導並沒有真正把完善的教育制度提到日程,這樣就會導致員工的不重視,那安全的生產環境也就無從談起,要想改善生產環境,就必須創造優良的勞動條件,優良的勞動條件,必須要通過新技術、新裝置、新工藝的逐步完成來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電子化、程式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在生產環境中,有效的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降低職業病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當前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這就要求企業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來進行安全生產管理,通過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入研究,從而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特點,努力完善安全教育機制,從而可以將安全檢查的意義真正發揮出來,使安全管理工作儘快踏上正軌,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努力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素質,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不斷改造落後的裝置和生產工藝,使安全管理工作儘快步入良性迴圈的軌道,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4.3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式企業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礎。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好,安全生產的狀況就好,安全隱患就少。為了能夠將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首先,必須要對各級人員在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權力,責任和利益進行明確的劃分,如果這三者混淆不清,安全生產責任制就無從落實。通過與各個級別安全負責人的溝通,要明確他們每人的工作任務,以便準確做好獎懲工作,狠抓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這是企業得以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前提。

  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具體化,操作性要強。要建立監督約束機制,發揮廣大職工的監督作用,鼓勵職工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和獎懲制度,定期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

  5 小結

  安全生產管理是一個企業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安全生產管理做不到位的話,不但影響企業的健康順利的發展同時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在的企業中仍然存在著如下問題:①對安全沒有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重生產、輕安全的現象還是很嚴重,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同時法律意識淡薄,逃避承擔法律義務和責任安全意識淡薄;②安全管理基礎設施的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責任不明確;③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安全管理監督制度還有很大的漏洞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對於安全生產管理者而言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絲毫安全隱患,巨集觀上要做好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運用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動安全生產,微觀上,以企業為主體,通過一系列的安全生產管理活動,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總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意義深遠、任重道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如何進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們不斷深入地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孔振平.淺談目前企業安全管理現狀[J].安全,2000,06.

  [2]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實[J].電力安全技術,2008,11.

  [3]孔振平.目前企業安全管理之我見[J].工業安全與防塵,2000,11.

  [4]王巍,王利軍.企業安全管理的思考[J].安全,2001,06.

  [5]聞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之思考[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5,09.

  [6]姚偉民.中小企業如何建立人力資源績效考核體系[J].商場現代化,2007,29.

  [7]李靜波.全面質量管理的新發展[J].中國質量,2003,07.

  [8]姚莉娜.中國傳統文化“關係”與企業管理.商場現代化,2007,02.

  [9]孫潤民.引入企業文化和人本管理思想的探索.陝西水利,2007,05.

  [10]王丹.淺談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消費導刊,2007,10.

  篇2

  論安全生產管理

  [摘 要]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現代企業文明生產的重要標誌之一,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日趨重要。安全生產管理的成敗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正確理解與認識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 安全落實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薄弱:由於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低水平的社會生產力決定了安全生產的低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國特色的、高效率的、統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缺少集中統一管理的安全生產監督執法隊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業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缺乏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不講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薄弱

  由於安全生產工作監督管理不到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條件、主要負責人的安全資格及其安全責任、安全機構設定、安全設施裝置管理、現場作業安全保障、交叉作業和承包租憑場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沒有基本的法律法規,許多經營單位特別是非國有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差,管理各種事故隱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時有效的發現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頻繁發生。

  3、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缺乏應有的法律保障

  生產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使從業人員及其親屬沒有安全感,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我國是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生命的安全高於一切。各級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如果連人民群眾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證,那麼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便無從談起。因此,保證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各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4、處理好安全和生產的關係

  很多地方政府和生產經營單位把發展經濟和提高經濟效益列為首要任務,但是不能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發展經濟的關係,不是把兩者有機結合而是加以對立。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尤其是私營企業“要錢不要命”,為了賺錢不惜以犧牲從業人員的生命為代價,心存僥倖心理,減少甚至不進行安全生產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長期利潤。而一旦發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員死亡之外還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其代價往往要等於或大於安全生產投入的成本,最終廠毀人亡,得不償失。只要我們能夠準確找出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從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政治高度出發,就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1加強安全管理理念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防禦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倡導正確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化第一責任職責,對每個作業人員簽訂安全責任書,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發生。2加強安全形勢教育

  加強對上級檔案的學習,看清當前的安全形勢,對身邊的安全事故進行深刻的分析,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排查治理。

  3加強安全設施投入

  加大安全生產設施的投入,企業在安全生產方面捨得投入,員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現場作業環境規範了,施工人員的作業行為規範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這是一個良性迴圈的過程;

  4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加強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對新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教育培訓考試通過,且持證上崗。對在崗的施工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進行三級教育和各種特種作業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增強工作責任心,做到防患於未然;

  5查詢

  把安全技術措施落到實處。對存在危險的施工作業,要有安全技術措施,針對不同的施工工藝,對員工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當我們真正做到這幾條,何愁安全生產工作落不到實處。

  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現場,現場重在落實

  1.發揮好理念先導作用

  心態安全是安全生產健康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最能體現安全意識。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只有心態安全才會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落到實處。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態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觀念問題,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不樹立,、安全生產的建設就永遠是一座空中樓閣。

  2.發揮好宣傳教育作用

  安全管理的落腳點在班組,防範事故工作的終端是每一位員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根本性轉變,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中心任務。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方針,潛移默化地規範人的安全行為,培養人的安全心態。

  3.發揮好親情感染作用。

  從理論上講,促使全員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傳教育。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適應了職工群眾對安全生產的內在需求,從主觀上講職工是願意接受的

  4.發揮好管理規範作用

  職工安全素質的高低與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聯絡的。過去,管理者抓“三違”更多依賴的是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不可否認,批評和罰款能使違章職工的思想受到觸動,但僅僅通過經濟手段控制“三違”現象是不現實的。為了增強管理效果,管理者應該在嚴格執行剛性制度的同時,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企業管理人員要發揮示範作用,要把保障員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5.落實制度“嚴”字當頭

  以人為本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為基本出發點,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嚴格對待每項下級彙報的安全隱患,大力排查各項安全環節,狠抓工作落實,作為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6.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還要著眼於一個“全”字

  綜合治理,總體推進,要求各級領導都要從大局出發,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一盤棋”的思想,從小事入手,狠抓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嚴格落實管理機制,從全盤考慮各項工作的安全細則。

  總結

  安全管理不是現時的消費,而是一種有效的長期投資。它能促使企業實現管理資源優化與整合,達到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和增創經濟效益的目的。通過加強安全管理建設,確保預防型安全管理持續有效地開展,必須做好以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現場,現場重在落實的基本思想為出發點,從戰略管理的高度,進行科學的安全管理規劃,確立安全目標,制訂安全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需要發展,企業需要發展,只有真正的將安全管理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安全無小事,從細微入手,從細節狠抓,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適應社會需要,更好的為明天的建設貢獻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