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產管理論文

  當前一些化工企業忽視了化工安全管理工作,企業職工安全生產的知識與意識淡薄,是引發其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冶金工業下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探析

  1乙太網控制技術在冶金工業中應用的優勢

  當前國際主流自動化控制技術廠商生產的控制器都提供乙太網TCP/IP介面,這是因為乙太網TCP/IP技術以及協議是完全公開的,並且已經成為網路互連的重要標準。因此,乙太網控制技術在產品設計、材質選用、產品強度、可互操作性、可靠性等方面能夠滿足冶金工業的生產需要。

  ***1***資料傳輸率高。

  資料傳輸率高的特點為乙太網控制技術在冶金工業中的運用奠定了重要基礎,通訊速率的提高不僅可以減輕網路負荷,而且可以顯著提高時間確定性。一般來說,10Mb/s的乙太網傳送1518位元組需要用1.2s,而1000Mb/s的乙太網僅需要12μs,而隨著百兆網、千兆網的廣泛使用和萬兆網的出現,冶金工業中乙太網控制技術的資料傳輸率將會更快。

  ***2***互動式和開放的資料存取技術。

  由於具有開放式和互動式資料提取及儲存技術,乙太網控制系統的終端裝置以及交換機埠之間可以採用全雙工通訊線路,在交換機內部多對埠之間採用並行交換,這樣不僅有助於消除乙太網用於工業控制時所受到的制約,滿足生產過程中實時控制的要求,而且可以支援虛擬區域網,降低組網成木,提高網路控制的靈活性。

  ***3***效能可靠,維護方便。

  由於乙太網有統一的標準以及相同的通訊協議,Ethernet和TCP/IP很容易整合到資訊系統。所以在設定、診斷以及維護等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並且已經被廣大技術人員所接受和熟練掌握。因此,乙太網控制技術就為冶金工業建立公共網路平臺奠定了基礎,並可以構成各種網路拓撲結構,為冶金工業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的執行提供可靠保障。例如,在網路拓撲結構上,採用星形連線及交換式Hub,可以提供資料緩衝以及具有確定接收資料的網段智慧,降低資料衝撞及重發機會。總之,乙太網技術具有高傳輸速率、高傳輸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優勢,為解決冶金工業的控制、管理以及系統整合等問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例如,ODVA***DeviceNet供應商協會***就已經發布了在工廠基層使用乙太網服務的工業標準。可見,乙太網進入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把乙太網控制技術與現場匯流排結合起來,使冶金工業生產各環節集中到統一的自動化網路架構中,這樣就可以顯著提高冶金工業的生產效能。

  2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在冶金工業綜合控制中的應用

  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在冶金工業的應用,不僅可以對各生產環節進行監控、調整和檢測,及時發現故障併發出指示訊號,而且可以根據要求進行自動化工作。以乙太網為基礎的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在冶金工業綜合控制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可以解決冶金工業生產中的系統控制等問題,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冶金工業的生產效益。

  ***1***構建冶金基礎自動化系統。

  在冶金工業中,以PLC、DCS、工業控制計算機為代表的計算機控制,是對冶金生產現場級裝置的控制,構成了冶金基礎自動化系統。在這一系統中,PLC控制佔據主導地位,是最基礎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其作用的發揮將會對冶金工業綜合控制系統產生直接影響。在冶金基礎自動化系統中,PLC發揮著迴路控制的功能,DCS主要是用於改善順序控制功能,它們與工業控制計算機等裝置構成了冶金工業生產過程中重要的基本控制系統,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構建冶金生產管理控制系統。

  在冶金工業過程中,藉助於生產管理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對冶金生產流程進行整合控制,使其在協調工序、質量監控以及線上監測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是冶金工業自動化綜合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構建冶金生產管理控制系統,促進冶金生產橫向資料的整合與相互傳遞,同時推動計劃—生產—控制等縱向的資訊整合。在此基礎上,整合冶金生產中的實時資料和關係資料庫,為冶金生產管理控制提供決策支援。

  ***3***構建過程控制系統。

  在冶金工業生產中,採用光機電一體化、軟測量以及資料融合資料處理等技術,以關鍵工藝引數控制、物流跟蹤、能源控制以及產品質量全過程控制為目標,實現對冶金工業流程的線上監控。通過構建過程控制系統,藉助於繼電器、感測器等裝置的應用,不僅可對冶金工業進行自動檢測和控制,而且可充分實現對冶金自動化的順序控制、過程控制、傳動控制以及運動控制,有效改進冶金工業自動化系統的效能。例如,採用RCS-9600CS系列裝置來保護測控產品,具有較高的靈活度,可有效對冶金工業生產進行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

  ***4***構建企業資訊化系統。

  建立企業資訊化系統的目的在於實現資訊共享,不斷提升冶金工業的製造智慧,以有效實施質量管控、實時監測、生產排程等的動態管理,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冶金工業的生產成本,而且可以做到對能源的有效管控與效能管理,為冶金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以及冶金工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等的創新奠定堅實的資訊基礎。例如,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及其他技術實現對冶金工業生產流程的模擬,可以實現對故障分析、線上監測等多方面的智慧管理,降低冶金工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3結語

  在冶金工業中廣泛應用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減少生產事故,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而且有助於實現冶金生產過程的優化,提高我國冶金工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實力,這已經成為我國冶金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應該看到,我國冶金工業的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起步晚,技術基礎比較薄弱,冶金工業的自動化網路控制技術的發展面臨很多不足。因此,必須把乙太網控制技術與冶金工業創新發展結合起來,推動我國冶金工業快速健康發展。

  範文二:冶金工業管道失效案例分析

  1冶金工業管道失效案例分析及其預防方法探究的意義

  管道是一種新型運輸的一種手段,它的性質和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運輸的方式之一。相對於對液體、氣體以及流體的運輸,管道運輸主要有三大優勢,即:安全性高、效率快、消耗低。隨著我國的石油工業等業務的不斷髮展,管道的使用越來越多,使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在近幾年來,我國管道的發展掀起了高潮,尤其是在西氣東輸策略的提出後表現的更為明顯。在2005年的時候,我國的油氣管道的長度高達4700公里左右,管道的覆蓋基本上形成了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格局。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油氣管道達到了11300多公里。管道所受到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人文影響、氣候影響、自然災害以及交通影響,在管道管理的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比較的大,管理難度增加了不少,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還需要提高和改善。管道運輸是一種特殊的運輸手段,通過管道可以把資源生產地和煉化的企業以及需求客戶連線在一起,在管道工作的時候,會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在地裡、人文環境以及氣候比較複雜的地方,管道所存在的危險係數更加的大。管道的安全係數不僅影響企業是否正常的執行,還影響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狀況,對周邊的人群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對環境也有一定的威脅。所以,對於管道失效所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改進管道,提高管道的安全性的研究有這重大的意義。

  2國內外研究現狀

  自從管道運輸的使用以來,各個國家及其相關的政府對於管道安全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國外對於管道失效的評價和預防的問題已經有了40多年的研究史,對於管道的失效原因進行了調查,對於管道的失效模式進行了分析,對於管道事故的預防措施進行了研究。就目前而言,許多的發達國家對於管道的建設和執行的過程有了相對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我國也在不對的對管道安全體系進行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了相對的措施。我國對於管道安全的研究比較的晚,在1995年的時候,我國一些相關的專家在西方專家研究的經驗上才開始進行研究與探討,主要是對管道執行中所存在的危險的管理、管道失效事故所發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行研究。

  3管道失效模式常用的診斷方法

  對於管道失效模式常用的診斷方法主要有六種方法,這六種方法主要是故障樹分析法、模糊評價法、模式識別法、指數法、風險概率分析法、專家系統評價法。下面,將對這六種方法分別進行闡明。

  3.1故障樹分析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從事故的故障開始的,一層一層的分析事故所發生的原因,一直分析到不可以再分解才結束,而在分析的過程中,就形成了樹狀的邏輯結構圖。這種分析法主要是計算失效的事件所發生的概率。

  3.2模糊評價法

  這種分析法是在綜合評判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在管道失效事故發生後,工作人員首先要對管道失效所受到的所有因素的影響做出一個總的評價。一般情況下,事故的評價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即:定量和定性,所以評價就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

  3.3模式識別法

  對於事物或者現象的資訊進行處理、分析,從而對事故進行描述、辨認和解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模式識別法。在是識別的時候,主要是對系統的狀態進行分析。

  3.4指數法

  它是基於概率的一種風險評價方法。對於影響事故所發生的因素進行假設,設想狀況是最壞的,這個分析存在主觀性和相對性。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把事故的原因歸為第三方破壞、設計缺陷和腐蝕以及操作過程中存在失誤。

  3.5風險概率分析法

  使用這種分析法,可以考慮管道在設計時的各種因素,並且對其進行防禦措施,從而避免失效事故發生。

  3.6專家系統分析法

  這種分析方法是相關的專家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從而對這個領域作出決策。

  4國內外管道失效案例分析

  4.1埋地鋼質管道失效原因的分類

  美國將管道運輸所發生的事故的原因主要分為七種,這七種原因主要是第三方破壞、人為誤操作、腐蝕、自然災害以及材料失效、其他外力損傷和不明原因。下面就對這七種原因進行說明。***1***第三方破壞。這個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員在挖管道時不小心挖壞或者損壞了,還有別的外力損傷。而這種破壞主要是打孔盜竊、管道佔壓、在管道上方或者旁邊施工、雨水及流水長期的對管道沖刷。***2***人為誤操作。這個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操作不當或者出現失誤而造成事故發生,它主要是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出現疏忽,或者工作人員的操作方法不當以及技術存在缺陷。***3***腐蝕。對於管道的腐蝕,一般情況下可大致分為兩種,即內腐蝕和外腐蝕。外腐蝕主要表現為人為的保護不當、土壤腐蝕、防腐的絕緣層失去效果等;內腐蝕主要是管道在運輸時運送的液體***氣體或者流體***的溫度、流速以及物體本身就具有腐蝕性,從而造成管道腐蝕。***4***自然災害。對於自言災害對於管道所造成的威脅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就會導致管道破裂。從而引起火災等重大事故,這種自然災害主要有山體滑坡、洪水和地震等。***5***材料失效。有的管道材料在生產時不合格,材料不合格,在加工的過程中加工不當,或者是在運輸材料、安裝時出現紕漏或誤差。***6***其他外力損傷及不明原因。

  4.2國外埋地鋼質管道失效的原因及其分析

  在美國,有一種長達47.5*104千米的配氣管道,這種配氣管道主要是用來輸送天然氣的,這種管道對於我國來說,相當於我國質量監督總局所規定的GB1級燃氣管道。對於重大事故的定義,美國理解為: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50000美元以上***包括50000美元***;有人員受傷或者導致人員傷亡;濃度高的液體的洩露達到了5桶以上***包含5桶***;引起火災、爆炸或者環境汙染。PHMSA對於美國從1998-2008年,這二十年間的重大的管道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重大事故進行了統計,並且對於管道失效的原因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管道所發生事故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管道所發生的事故的原因是不盡相同的,加拿大管道事故發橫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腐蝕所造成的,而歐洲管道事故所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外部原因所造成的。

  4.3我國管道失效案例及其分析

  4.3.1管道失效案例一

  2009年的時候,我國某鋼廠的蒸汽管道發生了一場重大事故,蒸汽管道在執行的時候,管道的一個焊接處發生了斷裂,導致管道完全的斷開了,並且管道還給發生了變形,管道附近的支架也受到了影響。工作人員在事故發生後對管道進行了檢查,發現焊接處在拉斷後,發生斷裂處的距離比較的大,還可以發現管道的焊接處工作做得不到位,有的地方沒有焊接,從而說明焊接工作不合格。通過對管道失效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工作人員得出:造成這次管道失效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在焊接時焊接工作不合格,從而導致管道焊接處發生破裂。

  4.3.2管道失效事故案例二

  在2007年10月的時候,某鋼廠的氧化管道經過設計、安裝後就開始使用了。這個管道的彎管段的材質是25鋼,直管段的材質是20鋼,管道在使用的時候是在常溫下進行操作的,而這個管道所能承受的壓力是1.9MPa。在2008年5月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這個管道的一個焊接處有破裂的現象,從而導致了氧氣的洩露。幸虧工作人員發現的比較早,並且及時的做了補救措施,從而才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的發生。之後,工作人員便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發現管道焊接處的內壁焊縫的餘高比較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