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管理論文

  安全歷來就是煤礦生產的頭等大事。煤礦安全管理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近兩年”大資料”概念被越來越多地引用與應用,在資料爆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也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價值。本文通過“大資料”概念的特點分析,將其引入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應用。

  關鍵詞:大資料;安全生產管理;應用

  1前言

  煤炭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煤炭一直佔到70%左右,預計今後30~50年,這一比例仍高達50%以上。但煤炭行業點多面廣、從業人員多、危險源集中、事故災害嚴重。為提高安全生產管理能力,需要不斷引入適合的管理方法、體系,本文分析研究,將大資料概念引入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的可行性,以及實際應用的可操作性。

  2大資料概念

  大資料是一個IT界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大資料”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資料”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資訊資產。最早提出“大資料”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資料的挖掘和運用,會產生新一波的生長率的增長,也預示著新的規律發現和新生事物發展趨勢能夠提前預測。“大資料”在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等領域,以及軍事、金融、通訊等行業存在已有時日,卻因為近年來網際網路和資訊行業的發展而引起人們關注。資料正在迅速膨脹並變大,它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雖然很多企業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資料爆炸性增長帶來問題的隱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越來越多地意識到資料對企業的重要性。對於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實質上也是基於歷史資料分析管理。其實大資料也早已存在於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在一次次血的教訓中總結了大量的經驗,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包括安全生產經驗、危險源、職工違章行為、違章型別、事故發生時間、事故型別等等,只是現階段認識中它還只是“小資料”,也沒有發揮大資料的效用。

  3大資料的特點

  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博士看來,大資料有3個主要的特點:全體、混雜和相關關係。①全體,即去收集和分析更多的資料。這個資料都是有關研究問題的資料,這個資料點絕對的數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資料點是和研究的現象相關。如果想要研究的現象只有1000個數據點,抓住1000個數據點就是大資料,因為這就抓住了所有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看到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在之前隨機抽樣得不到的。②混雜,即接受混雜。在小資料時代人們總試圖收集一些非常乾淨的資料、高質量的資料,花費很多金錢和精力來確定這些資料是否是好資料,是高質量的資料。可是在大資料時代,就不用去追求那種特別的精確性。當巨集觀上失去了精確性,微觀上卻能獲得準確性。③相關關係。因為更加混雜,因果關係轉向相關關係。人們不要認為可以真正地、容易地找到因果關係,其實那只是發現相關關係。在大量的混雜的資料之間找到相互關係,從中發現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什麼,而不是關注為什麼,這也就是從小資料時間的隨機樣本和大資料時代的全部樣本、從去糟存精到保留繁雜的資料、從究其原因到發現相互關係。通過對比得出,小資料時代和大資料時代的區別,這樣也更容易診斷大資料是否適用於其他行業。

  4大資料概念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的可行性

  4.1全體資料樣本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

  從我國煤炭工業發展以來,不斷建立起了各種煤礦開採規範、安全規程及安全生產法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檔案,諸多檔案無一不是通過大量現場實踐經驗積累而來,部分規定還在隨著開採技術及環境發生變化不斷進行著修改。過去在安全生產過程中需要建立各種臺賬,包括裝置點檢記錄、人員不安全行為記錄、地質條件變化記錄等等簡單資料臺賬,經過長期積累形成小資料庫。隨著科學技術進步,現代化監測監控裝置不斷投入使用,產生了時時資料,逐步擴充著小資料庫,通過資料統計分析,總結出了“煤礦安全生產五大災害”、“安全生產紅線”等等。所以,全體資料樣本,已經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並且發揮了巨大作用。

  4.2原始積累資料多而繁雜,但是都是有價值的資料

  煤礦生產包括著方方面面繁雜的生產工藝,所涉及的各種臺賬及記錄也是五花八門,雖然所使用的統計方法不一,但是在繁雜的大量資料中,能夠得出一定的規律,每一次記錄都是有效的資料。“海因裡希法則”就是一個典型的示例,告訴我們當一個企業有300個隱患或違章,必然要發生29起輕傷或故障,另外還有一起重傷、死亡或重大事故。雖然不同行業不盡相同,但他說明了一種傾向,說明了數量巨大而且繁雜的原始資料是有價值的。

  4.3資料相互關係的應用

  在有大量資料基礎的前提下,對基礎資料進行分析,分析的是在多因素相互影響下事態發展趨勢,在趨勢形式下制定安全生產防範措施,從而促進安全生產。以下以某煤礦某一段時間內的“不安全行為”統計進行資料分析,具體見下表。以上資料為某一時段資料。看似簡單的資料,但是蘊含的資訊量卻是龐大的。從資料資訊中分析,20~30歲的員工違章數量小於30~40歲員工違章數量,30~40歲員工違章數量大於40~50歲員工違章數量;水泵工為單崗作業,夜班發生睡崗機率較大;瓦斯檢查工也為單崗作業,容易產生僥倖心理而不按規定路線檢查;10年及10年以下工齡員工違章數量較大;從事本崗位時間越長違章現象越少;近90%違章現象發生在夜班。從以上資料分析可以發現,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樣本,但是卻還是蘊含了大量的資訊,可發現一定的規律,從而有針對性的採取防範措施。可以預見,隨著資訊量的繼續增大,規律會越來越明顯,所反映趨勢會越來越準確,其相互關係會自動顯現。從而不用從資料樣本著手去減小分析誤差。綜上所述,大資料的特點,都在煤礦安全生產資料應用中有所體現,但目前應用水平非常侷限,僅僅是簡單資料應用。①資料量不夠,隨著企業綜合自動化水平提高,資料積累上有了質的飛躍,但資料還不夠完善、全面。②資料仍然是零散的資料,沒有對龐大的基礎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資料處理仍然停留在樣本處理上。安全生產管理中一些有關安全設施設定、事故隱患查處、重點危險源分佈等資訊查詢和統計分析,主要依靠手工輸入和單機處理,造成安全資訊反饋相對滯後,分析統計不準確,無法進行資源共享,不利於安全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同時,也表現出資料應用,在煤礦安全生產領域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5大資料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採取對策

  5.1資訊資料的採集

  5.1.1自動化資料採集

  加快煤礦綜合自動化的建設,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降低部分由於人為誤操作造成的事故,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井下工作人員數量;另一方面,由於軟體平臺實現了各個系統的資料接入,生產管理人員可同時獲得更多、更全面的實時、歷史生產資料,從而能夠更準確、更精細地進行生產指揮排程,各平臺之間建立資料介面,實現資料共享。

  5.1.2人工資料採集

  目前除了人員定位、安全環境監測、頂板壓力及部分裝置執行實現了實時監控,其餘包括人員不安全行為在內均無法實現自動化監測,仍然需要人員資料採集。目前雖然也在進行採集,但是在資料採集過程中已經降低了其自身價值。例如人員的不安全行為的記錄,要以現場安全監察員作為資訊採集員,現場及時發現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並進行記錄,包括已經發生的和即將要發生但被制止的行為,記錄中要包括員工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工齡、年內參加培訓型別和次數等等資訊。不漏掉一個有效資訊是真實資料積累的基礎。杜絕在資訊採集過程中就人為篩選資料,忽略大量資料存在的意義。

  5.2資料處理

  安全生產工作應該加快安全管理資訊化建設步伐,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資料的收集、彙總、分析和建檔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資料庫,積極探索資訊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科學、系統的反映出安全管理的專案、要素和標準,具備資訊傳遞查詢、資料統計分析、危險源檢測控制、隱患檢查整改等基本功能。同時可實現行業內資料庫資訊的共享。在大量資料基礎上引入計算機的雲端計算進行資料分析,從資料中分析出各個資料間的相互關係,從而預測出自己所需要的資訊。

  5.3資料聯網共享

  大資料時代就是基於網際網路而提出的,煤礦安全生產管理資料在海量資料中本來就是個體樣本,從資料採集到積累都不易,應該建立統一共享平臺、建立資料庫,積累包括資訊錄入、資訊調閱、資訊搜尋等等記錄,從而從大量資訊中篩選有價值資訊。例如,在進行液壓支架回撤過程中,因側護板固定不牢靠而發生掉落傷人事故,從事故原因分析是人為主觀責任事故,但終歸是作業前沒有危險源辨識,忽略檢查。如果建立起作業內容及危險源辨識資訊共享平臺,只要發生一起事故,就會在全範圍內通告,其他單位要進行同樣的作業內容,只要在資料庫搜尋引擎中輸入關鍵詞,所有危險源及事故案例全部一一列出,便於在作業前對其風險評估及培訓,避免同樣事故的多次發生。

  6結論

  從大資料特點分析,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也同樣具有相應特點,而且在傳統資料積累和現代礦業全自動化系統建設中,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相關資料也將出現爆棚現象,資料越多,資料所隱含的內在關係也越清晰、越容易發掘,特別是對煤礦井下環境、災害、人員活動高度耦合的大系統而言,資料越多,災害預警模型維數也就可以更高,預警預報也就越準確。但大量資料處理將是又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在海量資料中必須要用到雲端計算技術提供計算支撐,也是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作者:薛志明 單位:神華寧夏煤業集團槽村煤礦

  參考文獻:

  [1]馬小平,胡延軍,廖燕子.物聯網、大資料、雲端計算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工礦自動化,2014,40***4***:5-9.

  [2]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盛楊燕,周濤.大資料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N].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範文二: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策略研究

  摘要: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頻發,造成了巨大的國家財產和人員傷亡,因此加強對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提出了加強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與措施,以供大家參考交流,希望能對我國煤礦事業的安全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管理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煤炭資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產能力越來越大,有一部分煤礦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往往忽視安全工作,超能力違規開採。由於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領域存在諸多的管理問題,使得我國的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頻繁發生,造成了巨大的國家財產損失和人員的傷亡,制約著我國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抹黑了我國的國際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慘痛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告誡我們,加強煤礦的安全監督管理,是一項長期而且艱鉅的任務,不能馬虎大意[2,3]。煤礦企業在“國家監督,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安全監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礦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將煤礦事故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產煤大國,同時也是煤礦事故多發國。我國煤炭資源賦存的地質開採條件相對複雜,自然條件複雜多變,瓦斯災害嚴重,地下水防治難度大,採、掘、機、運、通各大系統新技術與新裝置開發相對落後、中小煤礦多,這是煤礦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國煤礦事故頻發的深層次原因,煤礦企業重生產輕視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滯後;管理機制不健全,安全監督相對較弱才是我國煤礦事故多發的關鍵原因。我國煤礦安全監督機制不健全和監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檢查中的一些小隱患不收到重視,導致了一些不被重視的小隱患積少成多,不及時解決,變成了大隱患,導致事故頻發。因此,加強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

  2.1加強安全生產意識

  為確保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平穩狀況,為減少煤礦安全事故、建設本質安全型煤礦,必須要強化煤礦安全工作的責任意識,要不斷提高煤礦管理者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這就需要煤礦的企業管理者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

  2.2加強安全培訓教育

  由於目前在煤礦進行作業的人員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識淡薄的農民,為提高礦工安全意識,要加強煤礦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要經常組織職工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的檔案、安全知識等,大力宣傳學習安全理念,深化對安全工作的理性認識,突出抓好特殊工種、重點人物的培訓教育工作,突出加強對一線職工的職業培訓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產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為。同時要開展安全警示教育,通過宣講典型事故案例,使職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嚴重性。

  2.3建立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作為高危行業,煤礦生產管理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標準和措施。制度是生產的基本準則,要全面推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使企業領導在安全方面增加責任心。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實,可以安全使每一個管理者明確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使安全生產責任制具體化,責、權、利要明確,增強其安全管理的責任心。另外,安全生產製度不只是建立的問題,還要防止安全責任制和各種安全措施掛在牆上成為擺設,必須做好其執行和落實工作。

  2.4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

  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點還應重視現場的監督檢查,做好現場狀態的安全監督管理。煤礦企業現場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著煤礦企業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目標的實現,也關係著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須抓好煤礦的現場監管工作。抓好現場監管工作,必須規範礦工的操作行為,要將作業現場的監管工作常態化,不能只是階段化的監督管理,應該不定時間、不定地點的進行現場檢查和監督。查找出現場的安全隱患,同時要針對查出的隱患要及時進行消除整改,並進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產檢查的水平與質量

  全面提高煤礦的安全監督管理水平與質量,根據煤礦自身特點,確定生產過程中薄弱環節以及重點部位,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檢查,解決形式主義的現象,充分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可以及時的解決,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堅持做到檢查、建立檔案、整頓改革、監督考察四個方面,環環相扣,增加治理隱患的力度。同時,要有步驟地實施重點監管、專項監管、定期監管,把安全生產監督工作發展到每一個角落。

  3結語

  安全是一種無形資產,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企業形象。煤礦企業一旦發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搶險排險困難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毀滅性的災害。煤礦安全生產,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煤礦和諧穩定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保障。因此,煤礦企業的管理者無論在意識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設和諧煤礦,建設本質安全型煤礦。

  作者:王靜 單位:六盤水師範學院 礦業工程系

  參考文獻:

  [1]楊彩娜.煤礦安全監督管理策略探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3,19***03***:87-89.

  [2]魏向東.把好安全監督關促進企業安全發展—從安全監督角度淺談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0***:275.

  [3]傅國旭.關於煤礦安全監督管理措施分析[J].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4***:2060.

  [4]陳李偉,周晉碧,楊少斌.提升煤礦企業安全監督管理能力的途徑[J].煤炭科學技術,2006,34***0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