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論文的新選題

  想寫好一篇財務管理論文,就先要選好題目。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1、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以××企業為例

  2、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3、中小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4、上市公司財務治理問題探析

  5、從市盈率指標談股市泡沫

  6、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探析

  7、談財務管理中的槓桿理論

  8、談資金時間價值理論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9、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以××企業為例

  10、溫州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分析——以××村為例

  11、集團公司財務總監委派制分析——以××公司為例

  12、公司資產流動性分析

  13、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探討

  14、企業清算財務問題探析

  15、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

  16、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問題探討

  17、非公開融資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探討

  18、企業多元化過程中的融資問題探討

  19、民營企業上市融資中面臨的問題調查

  20、公司財務管理的委託代理關係探討

  21、溫州民間資金的對外拓展與事務所新業務開展調查

  22、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問題分析——以某某公司為例

  23、商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以某上市公司為例

  24、基金公司共同持股問題探討

  25、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6、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7、談企業如何實施財務預警

  28、溫州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制度現狀、問題和對策

  29、企業賒銷活動的管理對策

  30、試論企業虧損的內因及治理對策

  31、加強企業資金週轉的途徑與措施

  32、企業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探討

  33、國美股權爭奪案對民營企業家的啟示探析

  34、後金融危機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財務機遇—以溫州為例

  35、後金融危機給我國上市公司理財帶來的啟示探析

  36、後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戰略探析—以溫州為例

  37、民營科技企業融資問題探討—以溫州為例

  38、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及其改進—以溫州為例

  39、上市公司募集自己投向問題分析

  40、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41、溫州上市公司盈餘質量探討

  42、××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探析

  43、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問題探析

  44、論企業價值的財務評估

  45、民營企業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6、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公司為例

  47、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影響

  48、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基於××公司的資料

  49、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基於××公司的個案研究

  50、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分析

  51、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影響因素探析

  52、溫州民間金融問題探析

  53、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探析

  54、民營企業融資多元化路徑及其融資成本探析

  55、財務學視角下的民營企業客戶關係管理分析

  56、不同生命週期民營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分析

  57、後金融危機時代出口企業困境及其對策—基於風險管理的視角

  58、民營企業財務風險防範問題探析

  59、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的比較分析

  60、自由現金流量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分析

  61、股利政策與股票回購問題探析

  62、控股股東性質與公司股利政策的關係探討

  63、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資訊披露問題探析

  64、上市公司投資行為與公司價值探析

  65、股權性質與公司投資行為探討

  66、管理者薪酬水平與公司業績研究——以××公司為例

  67、上市公司盈餘管理的問題探析

  68、穩健性原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69、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的要素探討

  70、公司財務治理結構優化的對策研究

  71、公司效績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探討

  72、公司經營業績度量與披露問題分析

  73、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代理問題探析

  74、論槓桿效應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75、會計環境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76、應收賬款的核算與管理探析

  78、企業利潤操縱問題探析

  80、現金流量表分析與運用的探討

  81、溫州民營企業財務風險探討

  82、高科技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8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探討

  85、企業配股財務標準探析

  86、企業資本成本決策探討

  87、溫州家族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探析

  財務管理論文範文

  談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關係

  前言:目前在理論界有三種關於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關係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完全融合,也就是財務會計要併入管理管理中去。第二種觀點是相互獨立,也就是說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是兩個獨立的不同的學科。兩個不同的學科各自成為不同的體系,各自發展。第三種觀點是這兩個學科部分融合。要在其中一門學科中反映兩者相同的部分。基於管理會計這門學科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所以多數學者都是從管理會計變革創新的角度來研究兩者的關係。

  一、討論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係的前提

  研究者在研究專案前,首先要考慮研究的結果是否能夠指導實踐,是否可以推動學科的發展。所以研究者認為在探討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的關係前,要先考慮以下前提:

  一要避免極端的觀點

  研究者要本著科學的態度去研究問題,不希望有針鋒相對的觀點表達。很多科研人員在研究兩者關係時認為只有肯定兩者完全融合,或完全獨立才能表明自己的立場。這樣是不對的,正確的研究方法要從巨集觀經濟和微觀組織的角度出發客觀地研究問題。

  二要發展地看問題

  目前我國管理會計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因為管理會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物件是不斷髮展著的。所以不能用靜態的眼光去看兩者的關係,這樣得出的結論也是不科學的。

  三與財務會計的關係

  財務會計是兩者的基礎,所以研究兩者關係時要結合財務會計去研究。現在一些學者一味拋開財務會計去研究兩者的關係,這樣勢必會走向死衚衕,研究的結果也無法具有指導意義。

  二、管理會計的發展

  財務管理相對於管理會計來講在理論上並沒有明顯變化,而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著明顯的發展變化。這些變化主要是研究物件、研究方法和研究資訊的範圍的變化。

  一研究物件的變化

  以前的管理會計體系一成不變導致一些嚴重的危機。比如管理會計過分依賴財務會計資訊系統,致使很多管理者不關心企業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只關心股票市場的短期影響。基於此,西方和我國的會計學者對原有的管理會計體系進行了大膽的變革。目前研究的物件已經出現了新的學科分支。比如戰略管理會計、人力資源管理會計、質量成本管理會計等。

  二管理會計資訊範圍的擴大

  以前的管理會計認為內部資訊是不能對外公佈的。而且外界的法規是不能限制內部資訊的傳遞的。但目前企業外部資訊的使用者更關注由管理會計提供的分部資訊、過程資訊和企業未來資訊等。所以美國的會計界允許管理會計資訊可以向外披露。這樣一來,管理會計的資訊範圍就擴大了,而且未來還可能形成一個資訊量豐富的資訊系統,企業的內外部資訊使用者可以從中獲益。

  三研究方法的變化

  原有的管理會計非常依賴理論體系,輕實踐。所以西方管理會計已把案例研究作為研究的重點。通過案例研究的方法有助於檢驗假設的正確與否,還能夠推動會計實踐的發展。通過借鑑西方的研究方法,目前國內的學者也把典型案例研究作為管理會計的研究方法,在實踐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關係

  一傳統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共同特性學者們把管理會計分為傳統管理會計和新興管理會計,這樣做並不是把管理會計一分為二。目前新興管理會計已經從管理會計中獨立出來,並有望成為一門新學科。而傳統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在很多方面可以互相融合。主要是因為他們相同的地方很多,比如以下幾點:

  1研究物件相似

  財務管理主要是研究現金流量的。財務管理主要是管理企業的資金和資金的運動價值。具體的來講就是籌集、運用、收回、分配資金來實現企業財富的最大化。傳統管理會計是依據過去的資料管理現在,並做出對未來的計劃,從而提高效率的。兩者的研究物件都是現金流量。其中的差別是,財務管理關注現金流量自身,傳統管理會計研究現金流量資訊。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理財活動需要獲取相關資訊。這種相關資訊主要是傳統管理會計研究的現金流量資訊。所以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研究物件都是計算會計系統生成的資料,並把計算結果整理成有用的資訊,這些資訊可以很好地控制經營活動,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2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核算方法有共同之處

  兩者的服務物件都是企業內部,都是根據過去的資料,更好地管理現在並制訂未來計劃。核算的物件既可以針對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又可以對企業的某一具體部門進行核算。核算的方法雖然很多,但一般都以統計方法為主。兩者都是科學地分析了財務會計的資料,有助於管理層做出正確的判斷。當然核算的結果不必完全準確,只要能滿足決策的需要,近似值就可以了,而且都不用遵守相關準則與規定。

  3反映的內容相同

  財務管理主要是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成本費用、收入利潤以及股利分配的管理。傳統管理會計的內容主要控制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投資和存貨。這兩者在實際內容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表述的方法不同而已。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部分融合

  基於傳統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在許多方面的相似性,研究者認為可以將它們融為一體。但是新興的管理會計已經獨立出來形成一門新的學科。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應該是部分融合。

  1傳統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融合雖然兩者之間並非絕對的融合,存在一些差異,但是兩者的融合對理論和實踐都是有益的。傳統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在理論上的融合,可以把各種理論相互聯絡,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財務管理的理論主要是研究資金運用,傳統管理會計的理論主要是研究資金資訊。如果把資金運用和資金資訊聯絡結合起來,就能從總體上管理企業了。如果在實踐中把兩者結合起來操作,企業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都會提升。比如傳統的管理會計會分析企業的本量利,然後計算出盈虧平衡點。根據計算出的盈虧平衡點,在財務管理上可以更科學地安排生產資金,保持一定數量的存貨,並確定好信用政策。從國際上的相關情況看,傳統的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有融合的發展趨勢。1988年,卡普蘭教授出版了《高階管理會計》,從這本書的內容分析,研究者發現,這本書調整了管理會計的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大幅度減少了對傳統管理會計的描述,加重了管理會計最新研究成果的描述。我國在編寫會計師考試用書時,將《財務管理》改為《財務成本管理》。這本新的《財務成本管理》把財務管理和成本會計合二為一,管理會計的內容也涉及了很大一部分。目前很多會計學校把傳統的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當成一門來教學。

  2新興管理會計的發展新興管理會計使管理會計從執行性管理會計發展到決策性管理會計階段,這無疑是管理會計的一次飛越。目前,新興的管理會計非常注重與價值鏈的結合,在理論與實踐上不斷創新。雖然新興管理會計正處於發展初期,但不久的將來會形成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由於不斷的發展已經和原有的管理會計有所不同了,所以需要重新定位。學者們把當代的管理會計分為了傳統管理會計和新興管理會計。雖然傳統的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相互融合,但新興的管理會計已經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的學科並不與財務管理融合,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是部分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