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法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教育的十大法則

  一 、賞識法則-----根雕原理

  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獨特的構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睞,成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選。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麼?無非是生於荒野的樹根。培根說:“人的天 性猶如野生的花草,知識好比是修剪移栽。”作為教育的物件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們要用藝術家的眼光對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樹根,我們也能否 把它變成如根雕一樣的藝術品呢?所以教育者應該擁有一種心態,對待學生應該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成績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 造就的人才,教育者不能總是把眼光放到幾個優生身上,而是應該運用賞識,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信,擁有成功。

  二、 多元法則-----過河原理

  一次專家乘船到河對岸去,在船上和船伕攀談起來,竟然發現船伕是一個很難說清楚話的人,於是非常鄙夷他。快到河對岸了,船伕驚呼:“你會游泳嗎?”“不會。”“這條船馬上要翻了,那你馬上就會死的。”專家聽了愕然。是呀!社會上流行的專家是人才,船伕只不過是一小人物而已,當然談不上是人才“觀念。在生 命危急的關頭,船伕居然救了知識淵博的專家一命。誰是人才,令人思考。其實人真是各有其長,在某個領域有特長的都可以說是人才,在人才的認識上我們要有多 元的觀念。教育者千萬別總是認為只有學習好才叫人才。只有運用多元法則育人,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精彩紛呈。

  三、 全面法則----圖釘原理

  圖釘分為釘尖和釘帽兩部分,若將二者分開,圖釘便不好使,釘帽無用,頂尖也無用,只有二者不分離,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這告訴我們教育要注意全面發展,只重 視文化課,不重視藝體課,只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品德教育,只重視優等學生,忽略差等學生,只重視近期利益,忽視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會使教育走入誤區。

  四、鼓勵原則-----蛙跳原理

  兩隻青蛙掉到井裡,不停地往上跳。站在井邊的人不停地說話。一隻青蛙以為人們在不停地諷刺他,便洩氣不跳而死。而另一隻青蛙以為外面人在不停地鼓勵她,於 是使勁地往外跳,而最終跳了出來。鼓勵有多大的力量呀!教育者要善於樹立學生的信心,不吝嗇鼓勵,合理鼓勵,合理表揚,誇獎學生很重要。切忌歧視和奚落。

  五、體貼法則-----白開水原理

  現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體貼入微,生怕孩子沒有穿暖,吃飽,傾盡其所能滿足孩子要求。就說給孩子喝的飲料吧,什麼百事可樂,健力寶, 紅牛,一要俱應。然而這種傾向是極端有害的。在今天,教育者要學會給孩子一杯白開水。解渴用白開水,自然是最好的飲料,而且還要適當供應,開始用小瓶品 之,這樣孩子才會細細品味,並形成一種渴求,假如總是讓孩子一味喝個飽,到後來自然變得是食之無味,沒有了吸引力。教育者要善於理解孩子心理,根據孩子具 體情況,大膽表揚又要多加提醒,讓孩子在飢餓中保持新的慾望。

  六、情感法則----釘孔原理

  有一個孩子總喜歡發脾氣,父親為他出一主意:發一次脾氣就訂一顆釘子。後來發現自己居然不發脾氣了,於是好友再次告知,一天不發,便拔去一釘,直到最後釘 子被拔完,留下什麼,呀!一個個針孔,釘拔走了,可留下的是傷害。教育者面對學生千萬別傷害它們的人格,要學會尊重孩子。若一旦犯錯,留給孩子的恐怕是抹 不掉的傷痛,也是教育者永遠的傷痛。有人說“教育是有痕跡的。”我覺得說得真不錯。

  七、信任法則----羅森塔爾原理

  這是一個很出名的事例。著名的教育家羅森塔爾做一個發現研究人才的試驗,到一所學校,在學生花名冊上隨意寫了18位學生,告訴校長 “這些學生今後前途無量”。校長再告訴學生,8個月後,上了他花名冊的學生都有奇蹟的進步。孩子的進步都源於教授的一句話。因此,教育者要信任學生,相信 學生,給與孩子積極的暗示,消除消極暗示。

  八、行為法則----木碗原理

  一家四口人,爺爺老了,手抖,吃飯時總是把碗打碎,父親專門制了一個木碗,小孩看見了,也找來木頭雕一木碗,問他做什麼。“你們也會老,我給你們做的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央電視臺的那一則廣告“給母親洗腳”多令人感動,看到母親天天給奶奶洗腳,孩子也跌跌蕩蕩的端來一盆水,笑盈盈的送給母親,您也洗腳。這就是榜樣。教育者的以身示範是多麼重要,你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吸菸有害,可自己卻是一個煙鬼,注意形象,可自己卻是拖沓,這樣又怎 能服人。所以為師者為父母者都改為自己,做一筆超值的存款,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九、價值法則----蘋果原理

  美國時代週刊做過一個調查:童年時,母親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一個有商販經歷的人回答道: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蘋果被母親搶走給了別人,那時我就知道,人應該是不擇手段的。”一個工程師說道:“小時候母親端來一盤蘋果,孩子皆搶,母親止住: “要得到蘋果,得先勞動,才能有所得到。”教育者要讓孩子樹立要想得到,必先努力,有所付出,才會有所回報。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十 、整體法則----掰玉米原理

  一工廠組織員工掰玉米比賽,看誰最先通過玉米地,又不被玉米掛傷。在這中間,隊員不僅要講效率,注意安全,還要重視質量。然而在教育中我們往往只重視孩子 的成績,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這是十分有害的。學校一味重視教師教學成績,而忽視教師平時付出的努力,也是極端的做法。這樣不利於教育的發展。我們要把 教育看成一個整體,全面發展,和諧教育,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挑戰。

  國外家庭教育孩子40條法則

  1.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地回答。

  2.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3.豎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間裡或者桌上很亂而責罵他,只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

  5.給孩子一個房間或房間的一部份,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自己。

  7.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幫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9.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10.幫助孩子修改他的作業。

  11.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長養成合理的 行為習慣並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13.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14.允許孩子參加計劃家務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讓孩子幹自己喜愛的事情。

  16.教孩子與各種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為孩子讀點東西。

  18.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19.鼓勵孩子編故事,去幻想。

  20.認真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在一起。

  22.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

  23.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而戲弄他。

  24.表揚孩子會背詩、講故事和唱歌曲。

  25.讓孩子獨立去思考問題。

  26.詳細制定實驗計劃,幫助孩子瞭解更多事情。

  27.允許孩子玩各種廢棄物。

  28.鼓勵孩子發現問題,隨後解決這些問題。

  29.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誠的表揚孩子。

  31.誠實的評價自己對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長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題。

  33.讓孩子有機會真正做決定。

  34.幫助孩子成為有個性的人。

  35.幫助孩子尋找值得注意的電視節目。

  36.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幹的能力。

  37.不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並對孩子說:“我也不會幹這個。”

  38.鼓勵孩子儘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並信任他。

  40.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