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口才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口才培訓的實際內涵指的是:培養及提高人們運用聲音和態勢語言對自身或他人的思維進行掃描和表達的綜合能力。在人生的感悟中,提煉個體的思想精髓,從而昇華自己的價值觀,表現完美的生命意義。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口才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口才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全文如下:
 

  《戰國策》記載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另外,《左傳》中也記載了燭之武在鄭國危難之際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巧退秦國。古人云: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辱國。可以說這是口才的魅力,也是它的威力。古代尚且如此,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口才的重要更是不言自喻。因此,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口才的培養。高職院校也是基於這種需求,因此,口才課程成了學生的必修基礎課。

  1.口才課程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地位低

  口才課程主要是針對大一新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其涉及範圍很廣。但是,現實情況是,這門課程卻沒有受到學校和學生的足夠重視。作為高職院校來說,主要是大力發展其主要專業,像機電、機械、建築類等,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在高職院校裡,沒有專門的中文專業,口才課程是有基礎部門來承擔的。這門課程的開設物件主要是大一新生,也僅僅只有一學期,課時量本來就不多,而各個系部為了加強自己本專業的課程,往往也會壓縮口才課程的課時。對於學生來說,更是從心理認為這門課不重要,也沒什麼難度,覺得口才這個東西比較虛,學了也沒什麼用處,他們更重視的是自己專業,認為學好自己的專業才是將來就業的立身之本。有的學生則認為口才是天生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通過訓練也不會有什麼改觀。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口才這門課程不受重視。

  1.2 老師本身教學方法不當

  這個問題在口才課程中顯得尤為突出,這與本身的課程性質有關。從學科分類上講,它是屬於人文學科,人文學科多以講授為主,只要老師本身的知識淵博,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學生認真聽課,便會受益良多。然而口才課程又不同於一般的人文社科類,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由於這門課程特殊的性質,使得有些老師教學方法顯得有些陳舊,死板不夠靈活,仍然是以老師為主體,自己在講臺上神采飛揚,滔滔不絕地講解,很少和學生有互動。學生的開口機會非常少,一學期下來,學生的交際能力沒有多少提高,課堂效果較低。有些老師也用多媒體教學,較之傳統教學有所更新,但是多半在讀ppt,因此顯得很枯燥無味,學生興趣低,學習效果當然也不好。

  1.3教材有待改善,考核方法需創新改革

  因為口才這門課程起步較晚,因此教材方面還不夠完善,有些理論還存在著爭議,各成一家。有些教材還存在著體例混亂,章節和章節之間銜接上脫節,讓老師和學生無所是從。

  另外,這門課程的考核方法也是採取傳統的考核標準,即平時成績佔40%,書面成績佔60%。這樣的測評方法無法較好的檢測該課程教學目標。有的學生認為這門課程很好過,靠期末最後幾天突擊便能輕鬆過關。因此,這就造成了無法讓學生得到鍛鍊口才的目的。

  2.高職院校口才課程問題對策分析

  2.1 提高該課程的地位

  擁有一副好的口才,它不但是應聘時的敲門磚,也會為將來在職場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和上升空間。它的力量可以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因此,口才課程絕不是人們所想象的可有可無。對於學校來說,應該充分重視該門課程,把它提升到與專業課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與此同時,應該把口才課貫穿始終,從大一到大三應連續開設。學生本身來說,上課要認真聽課,積極配合老師,多去參與到課堂之中。課下,也要抓住每次機會,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如演講辯論比賽,有意識的去鍛鍊自己,提升自己。有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靈活的教學方法

  2.2.1 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調整教學內容

  口才課程的物件是全校學生,教學物件是不同專業的學生,因此,這就要求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專業需求,可以跟其專業老師交流,也可以去實習工廠去參觀瞭解。如面對學前教育的學生,就多講授一些教師口才的內容,甚至可以讓學生親自上講臺講課。如果是導遊專業的學生,就可以著重講解一些導遊口才的內容,並且指定一個旅遊景點,讓學生去講解,這樣結合學生的專業,學生會更有強烈的參與慾望。

  2.2.2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往往是課堂的主角,老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而學生則是觀眾,甚至是與己無關的旁觀者,因此,在課堂上,打瞌睡的,玩手機的,說話的,比比皆是。為了改善這一狀況,也是為了更好的訓練學生的口才,老師應該充當的是運籌帷幄的導演,讓學生去說去演,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去。一堂課中,如果學生的開口度遠遠大於老師,說明這堂口才課才真正成功。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第一步,課前三分鐘脫口秀,內容自擬,可以自我介紹,或者介紹自己的朋友、舍友,家鄉,令自己難忘的事情等等。這是鍛鍊他們口才的第一步。首先推他們邁上講臺,能夠當眾講話。正如卡耐基所說:“演講是人人都有的一種潛在的能力,問題在於每個人是否發現、發展和利用這種天資。一個人能站起來當眾講話是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第二步,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各種比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演講、辯論賽、開展招聘會、演小品等節目,讓學生真正的享受講臺這個舞臺。

  2.2.3教學語言與時俱進

  現在網路流行語以其強大的生命力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對於當代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對網路流行語最為熟悉,可以說網路流行語逐漸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口頭禪有多半都是現在最為流行的網路語。因此,這種現狀對於新時期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與時俱進,瞭解甚至在課堂上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被大部分人甚至主流媒體認可的網路語言,如“給力”、“山寨”、“雷人”、“秒殺”“晒”等諸如此類的詞語,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這樣不但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也會使課堂的氛圍更為活躍。

  2.2.4 加強教材建設,改進考核方法

  教材是供老師和學生學習的工具,由此,教研室的老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大綱選出一本最全面、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材。對於考核方法,則應該多重視平時成績的考核,平時成績主要包括上課的表現,完成作業的情況,最重要的應該根據學生平時上臺表演的好壞打分,這一部分應該佔60%,而書面成績最多為40%,可以考一些理論的部分讓學生去系統瞭解即可。

  總之,口才課程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諸多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多留心,並努力改進,使我們的口才課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