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創造思維新的培養模式

     新課程標準確定了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那麼初中數學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中貫徹創新教育思想,構建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新的培養模式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認識和具體做法。
        一、激發創新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心理學認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應運而生。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是喚起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也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基礎。好奇心是學的天性,他們常常會對一些問題感興趣,發生疑問,從而產生好奇心理學,這正是創新意識的萌芽。例如,我在講勾股定理這節課時,先出示一個放入正方形網格中的直角三角形及一個畫著四個直角三角形的正方形,讓學生自主探究。有的同學用割補法把正方形分割開來比較,還有的同學用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比較。我在肯定了同學們積極想方法,開動腦筋的同時,又提出新問題。產生疑問,引起思考,是需要學習的開始。探求的開始正是創造意識喚起之時,創新正是從這裡起步。
        二、誘發創新靈感
        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於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數學課本中大量存在著能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素材,應該把他們挖掘出來,不失時機的訓練創新思維。
        1.利用一題多解,訓練發散思維。教學中注重發散思維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解題思路開闊,妙法頓生,而且對於培養學生成為勇於探索新方法、新理論的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2.利用互逆因素,訓練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在研究問題時從反面觀察事物,去做與習慣性思維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事實上,正向思維定勢經常制約了思維空間的拓展,有時正面解題很難,不妨改變思維方向,就會柳暗花明。
教學中應誘導學生問問題:
        ①教師要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師在定理的證明思路和解題思路的分析時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揭示定理的發生、證明思路的過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嘗試,發現創新的證法及解法,讓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基本思想,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②給學生提供提問的時間和空間:如講“垂徑定理”時,教師與學生通過自制的教具與學具,先進行演示,由學生得出圓的軸對稱性的結論後,教師再問學生還有什麼結論,讓學生去思考、猜想,探求結論,於是馬上就回到問題中來,學生也會沉浸在問題的探討之中。  
        ③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教師要有意識地留一些問題,讓學生讀書時發現,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尊重學生的思想、見解,養成與學生商討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主動創新。 
      三、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引入開放題教學。 
        開放題的引入,讓學生在解題中有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教師改造一些課本中常規性的題目,打破模式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比如將條件、結論完整的題改成只給條件,先猜結論,再進行論證;或給出多個條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篩選後才能求解或證明;再如要求多個結論或多種解法的題目,加強發散思維的訓練;也可以給出結論,讓學生探求條件,或將題目的條件、結論進行拓廣,演變,形成一個發展性問題。
        2.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進行教學。用計算機可揭示常規教學中很難解決的動態數學問題及數學規律,能有效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加強直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如:在“圓周角”的教學時採用“幾何畫板”進行數學實驗,能有效的讓學生髮現幾何問題的實質就是在運動中尋找不變的規律,從而突破難點,直觀的揭示其中的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去重新體驗發現知識的過程,並提出一些問題去自主探究解決,重視數學活動的過程,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啟發、誘導、教育學生樂於探索,善於探索。
        三、注重應用性問題教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以“用”促“思”,在“用”中出“新”
        數學與自然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絡,它來源於實踐、高於實踐,又能指導實踐,應用問題聯絡實際和貼近生活,突出數學的應用性,為學生設定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情意,拉近了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熟悉、親切的問題情境最容易催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
        例:下面各工廠各部門提供的資訊:
        人事部:明年生產工人不多於800人,每人每年工時按2400小時計算。
        市場部:預測明年的產品的銷量是10000至12000件。
        技術部:該產品平均每件需用120小時,每件需要裝4個某種主要部件。
        供應部:今年終庫存某種重要部件6000個,明年可採購到這些部件60000個。
        請判斷1工廠明年的生產量至多應多少件?2為了減少積壓,至多可裁減多少工人用於開發其他新產品?
        像這樣的問題,在教學時,我首先指導學生感知實踐問題,再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審視、分析、抽象概括成數學問題或數學模型,然後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大膽嘗試用數學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幫助學生養成自覺應用數學的習慣,在數學的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構建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新的培養模式,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成績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