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類畢業論文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奠基人。撫養和教育好孩子,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家庭,對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對提高民族素質,實現“中國夢”有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析家庭教育的方法

  摘要:家庭教育要著力於用言傳身教激勵等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關鍵詞:言傳身教;激勵;童化;平等;一致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和基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家長開啟孩子心靈和智慧的鑰匙。許許多多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事例證明下面的教育方法的可行性。

  一、激勵的方法

  以激勵的方法褒獎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揚獎勵是讓孩子堅持正確的行為和習慣的最佳途徑。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可是一些家長習慣於給孩子找缺點而不是找優點,家長不能吝嗇對孩子的表揚,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考量孩子,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毫不猶豫地予以褒獎,並且儘量採取當眾表揚的形式或儘可能向親朋好友通報來擴大表揚範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強化表揚的效果。表揚不能簡單化,表揚時要對孩子講明受表揚的理由,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出存在的不足並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表揚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賞為輔,切忌讓孩子形成一表揚就要物質獎勵的不良習慣。孩子難免會出錯,給孩子指正時可以採取以下類似方式:“你把某方面加以改進你會更出色。”“我相信你會改進某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得更好。”

  二、言傳身教的方法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子女模仿的物件,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和感染力量。因此,家長應時時刻刻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學習生活都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曾有一名電工在山區電路改造中不幸失去右臂和雙下肢,妻子拋棄倆年幼的孩子離他而去,他憑藉堅強的毅力不僅做到了生活自理,還開辦了“志堅圖書館”,豐富了山民的文化生活。在他的影響下,倆孩子自強不息,在社會的幫助下都完成了高等教育,其中一個還獲得博士學位。父母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道德行為操守往往是孩子德性的風向標。設想一下,父母如果違法亂紀能教育孩子要品行端正嗎?父母如果整天沉湎於麻將和遊戲、從不拿書本,能教育孩子勤奮好學嗎?父母如果不能孝敬自己的長輩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尊老愛幼嗎?“上樑不正下樑歪”形象地說明了言傳身教的道理。  三、平等性交流的方法

  尊重孩子的人格並與孩子展開平等的交流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家庭民主和諧氛圍。父母要勇於在孩子面前說“請”“謝謝”,不用命令式口氣和侮辱性字眼。譬如類似下面的一些話不宜說:“我怎麼生下了你這麼個沒用的東西。”“去去,小孩子懂什麼,到一邊去。”“你為什麼不能像某某某一樣……”“我的小祖宗!”等等。

  四、習慣養成的方法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要重點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勤於預習、精於預習、善於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路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路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路學習,明白網路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遊、郊遊、跑步等。

  五、童化的方法

  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和視角看待世界,用孩子喜聞樂見的語言和形象引導孩子認識世界,這一方法對低齡兒童非常實用。三歲的兒子用小刀在光潔的桌面上亂畫,父親發現後沒有訓斥他,而是俯下身子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兒子好奇地問:“爸爸,你聽什麼?”“我聽見桌子在哭,他說你用刀子把他的臉劃傷了。”兒子從此再也不用刀子亂刻亂劃了。

  六、挫折教育方法

  苦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吃過苦、受過挫折的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強,適應環境和社會的能力強,能坦然面對今後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溫室教育”培養的孩子難以承受挫折和困難,易走極端。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我們可以用開放的環境訓練交往能力,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方法,要讓孩子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式,明白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都不一樣,不能事事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做到寬容待人,尊重他人。要讓孩子懂得人與人交往矛盾不可避免,學會剋制容忍和理解原諒,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矛盾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困境中樹立信心,學會通過努力來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在歷煉中成長。

  範文二:淺談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孩子一起成長。

  托爾斯泰說:“在一個家庭裡,只有父親能自己教育自己時,在那裡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沒有父親的先鋒榜樣,一切有關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崗擇業時充滿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家長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週末,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裡接她的孩子,發現孩子的臉上有輕微的傷痕,問:“是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抓傷的?”孩子點點頭,母親火了:“為什麼不抓他?這星期不給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無獨有偶。一位小學生做錯事,遭到同學的嘲笑,其父聽說後,氣沖沖地趕到學校:“打他,打傷了我出醫藥費!”說完,掏出幾張人民幣重重的摔在課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這種近乎病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品德嗎?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嗎?作為家長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你們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干擾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位家長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須從小好好培養。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給別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學後,又教育他要關心、幫助他人,不要事事處處總考慮自己的利益等。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注意我們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發現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長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會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來感染或教育孩子。這位家長的教育方法雖然不是最科學的,但是他注重從小培養孩子,正確引導、鼓勵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長——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建立“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

  現在,全社會都提倡“建立學習型家庭”,所謂“學習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動;在家中有較為豐富的學習材料,並不斷充實、更新;有固定的學習場所等。要建立“學習型家庭”,必須有“三優先”: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優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優先;增加教育投資優先。

  調查表明,如何建立“學習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見解,但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學習場所,場所最好是書房,條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廳或是各自的臥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家長要積極創設條件,添置書籍,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

  第四、家長要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言傳身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的永恆命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實際上都是在以身示範,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不僅要帶頭學習,成為孩子的表率,還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互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親子悲劇後,在無數次的從孩子臉上讀出壓抑、自卑後,我們漸漸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現代教育的第一原則。它意味著愛護孩子純潔的心靈、支援孩子的決定、放棄權力和優越感;也意味著一種涵養和寬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內心世界很豐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更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自信,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導孩子和諧發展。

  每個家庭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會性。家庭是多個親情關係的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單獨存在於哪一個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

  作為家長,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達成一致,必須多溝通、交流、互相支援,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其實有分歧沒有關係,關鍵是我們要正確面對,達成一致,這樣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五、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孩子的潛能。

  人的成績的優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賴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聰明才智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即我們稱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實踐中是否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堅強的毅力及良好的個性,即我們稱之的非智力因素。

  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家長們都很重視,但對於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興趣與自信的培養,則很容易被忽視。

  中國家長下班回家,見到孩子會問:“考了多少分?”而美國家長則會說:“寶貝,今天有什麼發現?”從諸多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並不是因為他們生來所具有的天賦所致,而是他們在幼年時期的興趣和熱情的幼芽沒有被扼殺,而是得到了順利成長的結果。

  孩子們最怕寂寞無聊、悶著沒事,他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總想投入到某項最喜愛的活動中去。當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種喜好的活動中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充滿“成就感”,愉悅之情溢於言表。

  家長應該瞭解並尊重孩子的意願,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動場所,並進行熱心的鼓勵。因為興趣、自信是進步的動力。

  總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須注重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環境和適當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