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英語課程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下面是有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設計與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設計 

 
       聽力是外語學習的五個技能之一,是外語學習的基礎。多年的教學現狀表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聽的能力大大低於該學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對中學英語聽力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障礙,決定對策就顯得十分必要。我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在聽力教學中影響學生聽力的一些因素和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實踐對策。

  一、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只注重突擊性訓練,而忽視秩序漸進的規律。在教學實際中,很多老師在英語教學中都沒有根據秩序漸進的科學原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日積月累地訓練學生的聽力,而是到考試前才臨時抱佛腳,對英語聽力進行強化訓練。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不管學生能否消化,硬往學生耳裡灌。

  2、只注重訓練次數,而忽視事半功倍的訓練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就用這樣或那樣的聽力材料一次又一次地重複操練。沒有目的,沒有針對性,只注重訓練的量,而沒有考慮到訓練方法。結果適得其反,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大大挫傷學生練習聽力的積極性。

  3、只注重訓練想要的結果,而忽視必要的訓練過程。有的老師在訓練聽力的時候,讓學生先把課文或其它的語音材料反覆地熟讀,甚至叫學生先背下來,有的把一個句子拆得七零八落,一個詞反覆播放讓學生聽。其實這樣做忽視了學生對於語篇的整體理解,大大降低了聽力的難度和效果。

  二、影響學生聽力的幾個因素

  1、語音及基礎知識障礙。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結合。由於學生在初學階段沒有很好地掌握正確發音,缺乏一定的詞彙量,辨別語法結構的能力較弱,感到聽懂聽力材料比較困難。另外,學生對基礎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準確,影響到聽力理解水平和反應速度。因此,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彙的語音和基本語法就成了做好聽力理解題的關鍵。

  2、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也會給聽力帶來困難。英語學習應具備一定的英美歷史、文化、風俗及語言文學知識。英語民族的社會文化和語言習慣與中國相差很遠。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調動學生所有的知識結構,包括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的知識結構。要注意非語言性知識對聽力理解的積極意義。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免由於知識面不夠寬廣而影響學生的聽力理解。

  3、心理因素的障礙。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學生聽力能力的形成與提高。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學校學生在心理上都害怕聽力測試,緊張、焦慮的心理伴隨著整個聽力測試過程。當處在焦慮緊張的情形下時,聽力理解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平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提高初中英語聽力的對策

  1、用英語講課,培養聽的習慣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感受,長期不聽英語會話,偶爾聽一次,再簡單也不能完全聽懂,這說明聽少了,單詞記不清,反應跟不上。教師用英語講課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鍛鍊其感知能力,培養其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授新課時,堅持讓學生合上課本,聽教師發音;然後再讓他們模仿練習,聽課文錄音,並根據所聽內容簡要回答問題,最後再開啟課本,這樣能讓學生養成仔細聽的習慣。

  教師也可以用以下方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聽的機會:教師用簡單適中的英語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比如,教師上課提問的技巧,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提問時,面要廣,又要有重複面。問過的同學還可以再問,使所有學生都處於積極的備問狀態。課堂上千萬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有害羞心理、不敢開口的少數學生,更要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總之,提問的技巧,就是要爭取照顧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慾,活躍學習氣氛。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朗讀、會話、表演等活動,每學完一段新對話,讓學生模仿寫一段,並分組表演,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說好是在聽好的基礎上進行的,能說得好,聽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2.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增加聽的信心

  語言是有音有形的,聽作為獲取資訊的手段,比看難得多。語言的速度由發出訊號的一方決定,聽到的訊號瞬間消失,能聽懂基本意思,但不能記住所聽內容,出現聽後忘前的現象。遇到聽不懂的詞或語句,往往心情緊張,來不及分析、思索,造成漏聽。越是聽不懂越緊張,越緊張越記不住,從而影響對全文的理解。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聽的興趣,在課堂上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氣氛,追求寬鬆、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努力消除學生因害怕、沮喪、反感而產生的心理障礙;採取靈活多變的聽音形式,並把競爭機制引入聽力教學,以激發學生的聽音興趣,調動他們的聽音積極性。

  教師可以多采用比賽形式,初中學生喜歡競賽,比賽能夠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如:準備一段文章把全班分成A、B兩組,讓學生把聽到的句子說出來,比賽哪一組說正確的句子多,並且一人只能說一句,為了小組的榮譽,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在同學們的鼓勵下積極發言,為小組爭得了一分。這樣讓每個同學都可以品嚐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增。

  在初中英語聽力測試時,學生可以先把題瀏覽一遍,找出重點詞語。所謂重點詞語就是這些詞能反映故事的性質、特點。比如:對話、理解題較聽單詞、短語或句子難一些,不過一般讀兩遍。我們首先必須聽懂錄音中4~6句對話和所提問題,才能選擇正確答案或回答問題。如:

  A: Hello,Lily. Did you enjoy your birthday yesterday?

  B: Yes, very much. My friends Mike, Peter and Jane were all with me.

  A: Did Jo come to your party?

  B: Yes, but he was 1ittle late.

  Question: Who was late for Lily's birthday?

  A. Jane B.Jo C.Lily D.Mike

  本題需要先看清試題的四個選項,聽第一遍錄音時,重點聽幾個人物的關係,聽所問的問題,並抓住關鍵詞語Who was late;聽第二遍錄音時,重點捕捉“Who”即可。

  3、加強技能訓練,提高聽的效果

  聽力理解即根據聲音來建立意義,理解的過程就是建立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豐富的聯想、良好的記憶、邏輯推理是必不可少的;聽音辯音、聽音悟義能加強感知能力。只要在頭腦中形成較強的語言感受和感知能力,聽覺才能從複雜的音差中進行準確的識別、判斷,從而獲取資訊。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反思

  在聽力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訓練,聽力技巧包括語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語音技巧指連續、弱讀、失去爆破、句子重音、意群劃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聽力內容的檢查、預測、取捨等技巧。如在聽力測試中經常會遇到辨數字這類題。對這類題學生普遍感到頭疼的是“十幾”和“幾十”的選擇。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完整地聽文章,遇到長單詞可省略中間部分,只記詞的首尾部分。聽第二遍時,可對第一遍記得不全的地方進行修改、補充,從而完善其內容。其實,有的空根據上下文、語法、習慣用語、背景、常識可以得到答案。總之,只要學生掌握了聽力技巧,多聽多練,聽力水平定會提高。

  總之,初中英語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教學任務,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