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山東劉公島導遊詞範文

  劉公島,位於中國東部山東半島東端威海灣灣口,島面積3.15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4.95公里。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國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明、清至解放前諸多海上戰事發生於此,特別是甲午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跡。島上峰巒起伏,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下至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1985年由封閉的軍事禁區對外開放以後,已經成為知名的風景名勝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借鑑參考。

  一

  威海劉公島,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和縮影。100多年前,這裡曾是清朝北洋海軍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還曾蒙受英租殖民統治的恥辱。島上建有北洋海軍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水師養病院、鐵碼頭、電報局、電燈臺、船塢、炮臺等一系列海軍軍事與基地保障設施,成為亞洲一流的軍港,北洋海軍實力居亞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將士浴血抗敵、為國捐軀,譜寫出悲壯的愛國主義篇章。之後,劉公島又淪為英租殖民地。為此,1988年,國務院公佈"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是以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為主題內容的紀念遺址性博物館,館址所在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目前國內唯一儲存完好的高階軍事衙門。

  文物景點

  該館開放參觀的文物景點有: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與戲樓、丁汝昌寓所、北洋海軍將士紀念館、黃島炮臺兵器館、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等,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形成了集文物古蹟精華與海島自然風光於一線的遊覽格局。

  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蹟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師,並設督署於島上,習稱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提督署背山面海,坐北朝南,圍以長垣,佔地1萬平方米,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築群。沿中軸線有三進院落,分前、中、 後三廳。前為議事廳,中是宴會廳,祭把廳在後面。東西跨院問有長廊貫通。大門前左右角樓為鳴金、奏樂和瞭望處,東西兩側是轅門。整個建築飛簷畫棟,雄偉壯觀。提督衙門外西南200米處是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寓所。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與日寇激戰於黃海。提督丁汝昌和艦長鄧世昌英勇奮戰,最後壯烈殉國。

  部分景點簡介

  丁汝昌 ,北洋海軍提督署,建於1887年,佔地30餘畝,是北洋海軍的軍事指揮中心,是全國唯一儲存完好的水師衙門。

  提督署轅門 ,海皁埠嘴炮臺克虜伯大炮,口徑280mm,重60噸,長13.96米,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程6460米。

  提督署為磚木舉架結構,前後三進院落,廳室百餘間,廊廡迴環,渾然一體。

  北洋海軍將士名錄牆,長18.88米,高2.5米,正面銘鐫600多位北洋海軍將士的姓名、職銜,背面刻著劉華清同志的題詞。

  龍王廟,清代建築,廟內廂房供奉丁汝昌靈位,儲存丁汝昌德政碑,故又稱丁公祠。

  北洋海軍將領蠟像館 ,王廟前的戲樓,清代建築 ,洋海軍將領蠟像館 .

  汝昌寓所,左右三跨,前後花園,佔地一萬多平方米,丁提督及其家眷在此居住六年之久。

  劉公島水師學堂,創辦於1890年,佔地28畝,為清代四大水師學堂之一。圖中為水師學堂西轅門。

  二

  威海劉公島,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碧波盪漾的威海灣內,他是1988年國務院公佈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威海劉公島自然風光優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上峰巒疊起,植物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7%,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公佈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即將到來的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的未來的棲息地。威海劉公島人文景觀豐富獨特,主要景點有以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清代建築為主體的遺址類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還有堪稱“解讀劉公島的百科全書”的劉公島博覽園,以及全面展示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甲午戰爭陳列館。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威海劉公島:

  一份見證 一種銘記 一次探尋 一縷思緒

  山東威海劉公島:不僅僅是個島

  這裡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這裡是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滅的國恥地,這裡是慘遭英國殖民統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劉公島承載著太多的歷史積澱。

  1985年,封閉了近半個世紀的軍事禁區劉公島,裹挾這大海的激情,向世界張開美麗的懷抱。歷經20年風雨洗禮,新世紀的劉公島已成為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威海劉公島人文

  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漢代劉公、劉母的動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蹟,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眾多歐式建築。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累計投資近億元,重點搶修恢復了海軍公所、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東泓炮臺、旗頂山炮臺、水師學堂等遺蹟、遺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記錄檔案,樹立了保護標誌,徵集文物和資料數千件,其中濟遠艦前雙主炮堪稱鎮館之寶。劉公島博覽園通過深入挖掘劉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戰爭等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向遊客展開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歷史畫卷,成為人們感悟悲壯歷史、憑弔甲午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

  威海劉公島風光

  劉公島自然風光秀美,遠眺松濤翠柏,鬱鬱蔥蔥,近觀鹿群結隊,鳥語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灘綿延,水清沙潔。聽濤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臨水,飽覽壯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4000畝森林中,烏桕、龍柏、朴樹等70多鍾林木、50多鍾花草鬱鬱蔥蔥,200多頭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種鳥獸棲息林中,構成一道立體的、流動的風景。20年來,在提高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水平基礎上,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打造環境品牌,提升環境效應,劉公島以自然質樸、清新幽雅、特色鮮明、獨具韻味的生態景觀、旅遊環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遊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威海劉公島的誠信

  誠信是風景名勝區的生命。景區在完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推行目標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和首問負責制,並從抓好誠信教育入手,不斷健全監督約束機制,採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實行聯合巡查、現場辦公制度,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景區順利通過了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連續17個黃金週,景區未發生遊客投訴事件,拾金不昧、救助傷病遊客等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誠信經營為景區負責,一心一意為遊客著想,已成為每一個劉公島人的共識,也成為劉公島最為閃光的名片。

  威海劉公島的和諧

  多年來,圍繞打造和諧景區的目標,劉公島始終圍繞吃、住、行、遊、娛、購六大要素做文章,進一步加大對餐飲業的投入、管理力度,使 吹海風、品海鮮、賞海景變成遊客的一種享受。充分利用島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軍兵舍、炮臺掩體、英租時期建築以及部隊廢棄的營房等,增設住宿設施,延長遊客逗留時間,也正在有計劃的運作之中。開發具有劉公島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加大對旅行社的促銷力度,讓更多的遊客在景區購物、在島上消費,被納入景區重點工作目標。充分利用北洋海軍、英租時期遺留的閒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師體驗訓練等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較強的專案,已成為景區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化和旅遊相得益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增長的劉公島,正不斷向世人展示著她獨特的魅力。

  威海劉公島的魅力

  劉公島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意氣風發的劉公島人將堅持把“嚴格保護、有選擇恢復、適度開發”作為第一指標,把提高效益作為第一目標,把開拓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以人為本作為第一追求,著力打造“文化、環境、管理和服務”四大品牌,全力推進後山景區、博物館新館等一批重點工程,精心建設主題突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獨具特色的海權文化基地、人人嚮往的旅遊度假基地,使劉公島真正成為千里幸福海岸的龍頭,成為國內文化旅遊的知名品牌,成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靚麗視窗。

  三

  各位朋友早上好!今天我們要去的旅遊景點是威海的劉公島。威海,位於煙臺市以東80公里處,乘車需要1小時20分鐘左右。而去劉公島則需要在威海乘旅遊船走25分鐘才能達。說起劉公島大家可能比較熟悉了。它是國家級旅遊景區,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由xxxx親自為島上的甲午戰爭博物館提寫館名。

  劉公島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位於威海以東7海里處。它四面環海,被稱為膠東半島的前沿陣地,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的北洋海軍基地就建在這個島上。

  劉公島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它不僅具有優越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實的記錄了歷史。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在這個島上。劉公島,當年是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血腥戰場,也是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歷史見證地。它給後人留下的不僅是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甚至是今後幾代人記住:"腐敗亡國,落後捱打"。那麼,來劉公島參觀,其教育意義,是其他一些景點所不及的。

  膠東半島、遼東半島是扼守京津的門戶。北洋海軍先後在大連的旅順口、威海的劉公島建海軍基地,按理說,其防禦體系是堅不可摧的。而清政府派李鴻章籌建北洋海軍,其目的也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然而,李鴻章卻把建成的北洋海軍只當成一個擺設。他心裡藏著重重的私心關於這一點,後面我會講到,他為了討好皇上,炫耀自己的功德,每年定期將所有的戰艦粉刷一新,讓水師

  官兵換上嶄新的號衣,列隊於甲板,禮炮齊鳴。皇上呢,是非常的高興,一高興,就對李鴻章是百般恩寵。其實,北洋水師是一支威武之師嗎?不是!北洋海軍各級大大小小的官員,大都來自淮南、江浙一帶,或與朝廷或與李鴻章,都有私下的聯絡,徵得的兵員質量也就可先想而知了。這些官員大都倚仗自己的後臺關係,整日花天酒地,從不組織軍事訓練。其中也有極少部分的愛國將領,像鄧世昌、林永升等,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也沒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中日甲午海戰的失敗,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而是在北洋海軍初建時就已決定了它失敗的命運。

  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在日本的脅迫之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席捲而來。在中國人民自己的土地上,作為中國人,失去了應有的尊嚴,任人奴役,任人宰割。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在沒落的清政府手中,四分五裂。

  我們這次去劉公島,參觀的景點主要有三個:甲午戰爭博物館,丁汝昌寓所和龍王廟。其中最主要的景點是甲午戰爭博物館。它裡面共分十一個展廳,利用實物、圖片和講解,詳細記錄描寫了中日戰爭中的歷史史實。通過這次參觀呢,我也希望能夠激發起大家更大的愛國熱情,讓我們接受一次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

  在我們旅遊行業流傳著一句話:北京看牆頭,西安看墳頭,廣州看車頭,上海看人頭,桂林看山頭,蘇州杭州看丫頭,那麼我現在想問下大家,到了我們威海看什麼那?呵呵!這裡沒有什麼頭看,來這裡看畫,江山如畫裡。威海本身就是一副絕妙的山水畫,這裡山清水秀,天藍海碧,綠樹成林,鮮花似錦。城建新穎,令人賞心悅目。而在這副美麗的山水畫中,更有一顆燦爛的明珠。它以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它便是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景點——劉公島。

  劉公島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它不僅具有優越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實的記錄了歷史。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在這個島上。劉公島,當年是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血腥戰場,也是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歷史見證地。它給後人留下的不僅是刻骨銘心的歷史教訓,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甚至是今後幾代人記住:"腐敗亡國,落後捱打"。那麼,來劉公島參觀,其教育意義,是其他一些景點所不及的。現已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劉公島距市區旅遊碼頭有2。1海里,乘船20分鐘即可到達。

  咱們到了威海碼頭之後,還要轉船進劉公島,現在我就將一些注意事項給大家講一下:

  第一,島上有許多吃海鮮的小攤,大家一定要先跟我遊覽完景點之後再去看。不要我在前面走,大家在後面跟小販們討價還價,最後我會給大家留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另外,大家要吃的話,一定要問好價錢、看看海鮮新不新鮮之後在坐下來吃,避免以後出現問題。

  第二,劉公島上是不產珍珠的,他們都是從蓬萊那邊運過來的,大家要買的話,可以到青島再買,無論是價格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好一些。

  第三,大家無論是在船上還是上了島之後,都要拿好自己的東西,因為島上外來人比較多,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細一點。第四,時間,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家一定要掌握好時間,我們進島大約需要15分鐘,有暈船的將暈船藥吃上。另外,這船是有時間控制的,多長時間一個來回,都有規定。所以我說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集合,大家一定要定時到那兒。如果因為一個、兩個來晚了,我們就不等了。因為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而耽誤全車人的時間。那你就只好自己坐船出島了。

  劉公島上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蹟之一。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師,並設督署於島上,習稱北洋水師提督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機關。

  五

  劉公島是威海市最東端的一個小島。小島上的面積雖不大,但名氣卻不小,因為北洋水師艦隊就是在劉公島上於1888年12月17日成立的。我們一家的山東之旅,當然也就少不了劉公島這一4A景點。

  從港口出發,坐船大約二十分鐘就來到了枝繁葉茂的島上。一登上碼頭,我就看見“劉公島”幾個金光燦燦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藍藍的海面上海鷗飛翔,幾艘海軍的艦船正在訓練。出碼頭向右走,便是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博物館造型像一艘戰艦,民族英雄鄧世昌的石像挺立在甲板上,他手裡拿著望遠鏡,看著遠方,好像是在觀察敵人的情況。在博物館裡邊,陳列了許多當時的各種武器,有大炮還有步槍甚至有魚雷……真是數不勝數,不僅有許多珍貴歷史資料,還有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蠟像,有的高高舉起旗幟表情凝重,好像在傳達著什麼訊號,有的低著頭,手中拿著繩子在打著繩結,有的人手裡拿著毛筆,正在奮筆疾書。當然,最引人注目的要數一個三維的動畫螢幕了,在螢幕的前面是一些由立體的大炮土山等構成的沙盤模型,在後面便是聲光與多媒體複合的螢幕,演播”威海衛保衛戰”的場景時,這件事就像發生在自己眼前一樣,十分令人震撼。出了甲午戰爭博物館,向左走,便是中華海壇,在中華海壇中間,還有一根高大的金屬柱子,在柱子的四周,有四條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飛龍,遠遠看去,中華海壇顯得十分地壯觀。繼續往前走,便是英國租借威海的陳列館。裡面有許多模擬模型沙盤,反映了當時中國人過著水深火熱的悲慘生活,而英國人卻是住著洋房,坐黃包車,吃香的,喝辣的,玩好的,生活可比中國人好多了。最令人可氣的一幕是在租借地法庭上有一個洋人和中國人發生糾紛,那個洋人犯的錯,法官居然不懲罰那個洋人,反而還把那個洋人的過錯,全往中國人的身上推,在場的清朝官員不但不反對,還加害中國人,真是太不講理了。隨後我們直奔存放有抹香鯨標本的鯨魚館,裡面存放的標本可真多,讓我大開眼界。

  隨著太陽一點點落山我們的行程也快結束了。在返程路上我猛然看見了一艘停靠在岸邊的潛艇,它是那樣的威風凜凜。雖然我告別了劉公島,但劉公島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不僅是因為她的美麗,還有它不屈的歷史,劉公島我還會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