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長育兒知識

  家長如何在家中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就需要您多和幼兒園家長們溝通,瞭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培養,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育兒知識

  1、在自信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要讓幼兒社會效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首先家長們要尊敬、信任幼兒,充分培養、鍛鍊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發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兒無論每學做一件事情,家長們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行,特別對於大多數能力平平或發展稍落後的孩子來說,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這就需要家長們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勝任的活動任務,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體驗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悅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2、在平等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幼兒的興趣在於遊戲之中,尤其是自由選擇的遊戲。針對這一點,家長們設計了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以一種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參與遊戲。在活動中,家長們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幼兒,不事告訴幼兒幹什麼,而讓幼兒在活動前學會事先計劃,家長們要引導、鼓勵幼兒多判斷,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陳述自己的觀點。

  3、在鼓勵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幼兒有上進心,表現欲強,希望得到家長們的表揚。家長們應正確引導,恰當鼓勵,讓幼兒良好的表現慾望得以充分發揮,鞏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克服缺點,為自己,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為培養其做事能力的強大支力。幼兒有些微進步,我就及時給予具體的表揚,投以讚許的目光。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孩子在幼兒園得到家長們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學,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在幼兒園孩子們是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是寓學於玩的,而到了小學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了;在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小學可能就沒有午睡時間或只有短暫的午休。還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園時間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小學則必須在規定時間到校。上面種種差異就必然形成一個坡度,要求孩子去適應一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在大班階段家長就要加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方面的教育如:

  1.嚮往上小學的心理準備。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小學,家長要使孩子內心產生想上小學當個小學生的願望。

  2、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大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養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拼圖遊戲,這對培養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規律化。從現在開始,家長應培養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規律,使孩子將來能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律。

  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家的玩具收起來,更不需要讓孩子進學前班,而應從上述這些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

  幼兒園家長育兒知識

  給家長的好知識——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鋪,獨立進餐和洗盥,自己洗臉、洗腳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

  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飯太慢或弄髒衣服而急於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

  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覆練習的機會。

  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那麼怎樣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獨立能力呢

  1、 根據孩子生理髮展特點,逐步提出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2-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如吃飯、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廁所

  2、為孩子生活自理創設必要的、合理的條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櫥裡,便於孩子取放;洗臉盆要小而輕便,洗臉巾要短且薄等。

  3、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臉順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臉部、鼻子萬嬰育兒跟蹤、前額,然後擦耳朵、耳背,最後擦頸部等。

  4、要持之以恆,反覆訓練。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從而養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我們要把這項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是在學前期。作為幼兒園,我們能否抓住這個關鍵階段,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自理現狀,有的放矢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關鍵。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面我針對孩子自理能力差,說一下原因: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於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飽或太慢而急於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覆練習的機會。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幼兒園大班育兒知識——讓孩子從小就有幽默感

  一、創設幽默的氛圍和空間,以家長的幽默感染孩子。

  讓幼兒在有幽默感的環境中生活是培養幼兒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長每天和幼兒生活在一起最有條件向幼兒撒播幽默的種子。例如,幼兒在一籌莫展時、遇挫折時以及提醒幼兒應該怎樣做或制止幼兒某些行為時,家長都可以靈活運用幽默的方法來對幼兒提出忠告、建議或批評。幽默可以代替缺乏親切感的批評,可以代替沒味道的提醒和多餘的呼叨。給幼兒帶來了新奇和有趣,讓幼兒愉快而有效地接受家長的指導。

  二、充溢自信,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

  幽默的心理基礎是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怕失敗,能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不是一味地悲觀失望。

  三、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

  有豐富的詞彙有助於表達幽默的想法。如果詞彙貧乏,語言的表示能力太差,那也無法達到幽默的效果。父母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幽默故事,機智故事,腦筋急轉彎等等,訓練孩子思維的敏捷性,豐富兒童的詞彙。

  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培養。

  幼兒幽默感的培養可隨時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如飯前飯後,請小朋友說謎語講笑話;針對某件事或某個情節讓幼兒編一句有趣的話;抓住他人幽默風趣的話進行即時點評等。

  孩子的幽默感一旦形成,對其一生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往往更討大家的喜歡,人際關係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還能協助孩子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較快活、聰明,能較輕鬆地完成學業,甚至擁有一個樂天、愉悅的人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