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家長育兒知識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性別也逐步顯現出來。男孩子比較好動,女孩子則比較文靜。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根據寶寶的性別,調整自己的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家長育兒知識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寶寶性別不同 教育方式也不同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性別也逐步顯現出來。男孩子比較好動,女孩子則比較文靜。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根據寶寶的性別,調整自己的方式,這樣才可以讓寶寶健康順利的長大。寶媽寶爸加油吧!

生活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女孩子如果在男性多的環境成長,可能會比較中性。女孩應該多看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最好可以讓女孩打理一些簡單的家務,內外兼修才最棒。如果男孩在成長中缺少和同性的接觸,那麼,可能會少一些陽剛之氣,成為現代版的“賈寶玉”。鼓勵男孩子多向父輩學習,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為孩子保駕護航。

隨著孩子的成長,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在發生變化。女孩子雌性激素的分泌,男孩子睪丸素的分泌,會讓孩子從本質上不同。男孩對空間識別能力掌握的更好,而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更強。對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愛與呵護,需要父母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但是,男孩和女孩還是需要區別照顧的,男孩需要更多的空間,女孩需要更多的言語交流。

給孩子穿衣打扮,要遵循孩子的生理性別,女孩子穿衣風格比較多變,但是也需要裙子,顏色最好偏向於粉紅色、粉藍色等。無論父母出於什麼目的,最好不要給男孩子穿裙子,利落的褲子加上衣,才是最好的選擇。

給孩子選擇玩具的時候也要注意。男孩子對汽車、機器人之類的更感興趣,女孩對布娃娃更加偏愛。男孩適合玩一些有助於開發創造力的玩具,女孩則需要在玩玩具的時候,激發善良體貼的品性。

不管孩子是男是女,父母都需要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性格,熟悉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他們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給家長一個小建議,給孩子選一個樂器,選一項體育運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內在修養和身體素質,這點不分男女。

幫助孩子把握朋友交往的尺度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會經歷很多的人和事。不管你是否願意,每個人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會與他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倘若把生活比喻成花園,那麼朋友就如同陽光雨露一般,滋潤著這個繽紛的世界。而青少年時期的單純友誼卻往往可以保持終生,那麼父母就有責任幫助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把握好與朋友交往的尺度。

楊妮是一名高一的女生,最近她的父母發現經常有一些異性同學找她,並且有一次一名男同學把她送回了家。這個現象使她的父母非常的著急和擔憂,認為楊妮早戀。父母針對這個情況與她溝通了幾次,然而效果並不理想。楊妮認為是自己扭了腳不方便,男同學才把她送回家,而父母卻借題發揮,小題大做。通過對楊妮父母有關孩子平時學習及生活情況的詢問,瞭解到楊妮是個開朗的女生,平時學習很緊張。作為父母,為了防止她早戀,就限制她跟男同學交往。

瞭解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我告訴楊妮的媽媽,作為中學生雖然不應該過早的談戀愛,但是她擁有正常交朋友的權利和自由。作為家長,告訴孩子怎樣把握好朋友交往的尺度才是重點。在我看來,作為女生切不可過分隨便,追逐打鬧,或者動作輕浮都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男女有別。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這個世界正處於一個新奇、懵懂的理解中,與父母交流也許會存在代溝,這時候就會向身邊的朋友傾訴一些生活中的困惑與煩惱。其實,友誼是建立在有相同的興趣、愛好以及理想,並且能夠互相幫助的基礎上的。如果兩個人是好朋友,那麼對彼此肯定有正方面的激進作用。

男女生的交往在中學時期就已經很平常了,作為父母會允許並理解你們和異性的交往。楊妮媽媽的做法應該是個特例。事實上,好朋友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異性;雙方也許同齡也許一方大於另一方。我問楊妮的媽媽,為什麼不做女兒的好朋友呢?假如楊妮可以和媽媽成為好朋友她一定會感覺很幸福。

如果雙方是真正的朋友,就會一直關心對方的幸福,為朋友負責。因此,真正的朋友是不會阻礙個性發展的,反而會起到促進作用。倘若能夠把握好正確的交往尺度,妥善處理與異性之間的關係,不但可以順利地度過中學這個懵懂時代,而且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和他們在學習上互助、個性上互補、活動中互相鼓勵,這對中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由此可見,幫助孩子把握好朋友交往的尺度是父母的主要職責。

家長該如何指導寶寶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寶寶在日常生活裡和小朋友交往的時候都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可是一部分的小寶寶還沒有學會怎麼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老是沒有原因的打小夥伴,欺負小夥伴,這是很多的爸爸媽媽都不想看到的,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小寶寶還沒有學會怎麼和小夥伴交往。所以作為爸爸或媽媽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要適度的指導,讓小寶寶能夠從小就學會如何處理和小夥伴的關係。

家長怎麼樣指導寶寶和別的小朋友的關係

問題一、寶寶交不到朋友

5歲的圓圓老是跟媽媽說這樣的話:“我不想再去學校上學了,原因是學校裡面都沒有人跟我一起玩。”這其實是在小朋友還小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剛剛到一個新環境的的小朋友,要是格較內向或愛哭,那麼就非常難和小夥伴一起玩,交不到很多的朋友。

解決方法:

發生這種情況的話,先問一下寶寶為什麼會這樣想,就好比是:每天都沒有小朋友跟寶寶一起玩呢?還是隻有一段時間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提早時間去接送寶寶,和別的小朋友溝通交流一下,瞭解一下別的小朋友對寶寶的評價是怎麼樣的,寶寶是如何和別的小夥伴交往的。同時,爸爸媽媽最好是把寶寶打扮的乾乾淨淨的,教他一種拿手的遊戲,讓他吸引別的小朋友一起來玩,或者是教會他主動參與進去。

問題二、寶寶和小朋友吵架了

寶寶去鄰居小朋友那邊玩耍了,回來之後非常生氣地跟媽媽說:“今天和隔壁的小妹妹玩扮演,沒讓她當公主,她就生氣了,還說跟我玩遊戲沒有意思,我以後再也不去她家找她玩了。”

解決方法:

雖然小小年紀的寶寶不會一直記得不好的事情,跟別的小夥伴吵架,隨後又會和剛剛吵過架的小夥伴一起玩了。可是和喜歡的小夥伴吵架後,寶寶心裡一定也不好受,媽媽最好是跟寶寶說一下,自己知道寶寶難過的想法,然後還要開導寶寶,知道寶寶為什麼和小夥伴吵架。你想跟朋友說什麼?不要因為寶寶暫時不開心就說不要繼續交這個朋友了。

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溝通,讓他說出朋友的優點和缺點;可以讓寶寶親手製作一些小禮物,當做道歉或合好的表示;或讓寶寶想想自己可以跟哪些小夥伴一起玩,自己還能夠和不同的朋友一起玩。

問題三、寶寶的朋友很少

“今天佳佳生病了沒有來,我就只能一個人了,所以我超級希望她能夠快點好呢!”有的寶寶像個萬人迷,人氣指數很高,可是有的寶寶只有孤單的幾個朋友。

解決方法:

爸爸媽媽總想要寶寶能多交一些朋友,能和多一點的小夥伴一起玩,可是隻跟特定朋友玩的寶寶,所擁有的好朋友才是會真心對寶寶好的朋友,友誼會更長久,這其中蘊含著一種安定心靈的力量。

日常生活裡面爸爸媽媽最好多觀察下寶寶,看看寶寶和什麼樣的小夥伴一起相處比較好,看看寶寶到底喜歡些什麼,擅長什麼,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並且要明白寶寶不可能和所有的小夥伴都相處的融洽,寶寶有可能和特定性格的小夥伴老是玩不到一起,要是如此,爸爸媽媽也不要太強求和責怪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