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家長育兒知識

  人的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學前期開始的。在學前兒童個性形成中,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人的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學前期開始的。在學前兒童個性形成中,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從輕信成人的評價到自己獨立的評價

  學前初期兒童對自己或別人的評價往往只是成人評價的簡單再現,而且,對成人的評價,有一種不加考慮的輕信態度。例如,他們評價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為“老師說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學前晚期,開始出現獨立的評價,漸對成人的評價持有批判的態度。如果成人對兒童的評價不客觀、正確,兒童往往會提出疑問,申辯,甚至表示反感。

  二、從對外部行為的評價到對內心品質的評價

  學前初期兒童一般只能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還不能評價內心狀態和道德品質等。如他“為什麼說你自己是好孩子?”4歲兒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搶玩具”,而6歲的兒童則可以說到一些比較抽象、內在的品質特點,如“我聽話,遵守紀律”或“我謙讓,對小朋友友好。”

  三、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比較細緻的評價

  學前初期兒童對自己的評價是比較簡單、籠統的,往往只根據某一、二個方面或區域性進行自我評價,例如,“我會唱歌”,“我會畫畫”。學前晚期兒童的評價就比較細緻、比較全面些。如,他會說“我會唱歌,也會跳舞,可是就是畫畫不好”。

  在整個學前期,甚至學前晚期,兒童對自己評價的能力還是較差的,成人的態度對兒童的評自我評價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成人對兒童的評價必須適當、客觀、公正,任何過高、過低或其它不恰當的評價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對兒童說:“你永遠也學不會”,“你總是不會安靜”,“你老是愛打人”等等,兒童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是毫無希望的人,變得沒有信心。

  :孩子學電腦越早越好嗎?

  目前電腦的日益普及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許多家長為了在啟蒙期更好地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2-3歲的時就開始接觸電腦,這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智力開發有利還是有弊?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出發,太早學電腦弊大於利。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1、對眼睛不利

  電腦的互動性和它精美的運動聲畫效果,對幼兒甚至成人都有無法擺脫的魔力。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長時間地注視電腦螢幕,這對幼兒的眼睛十分不利。

  2、電磁輻射影響幼兒腦細胞的發育

  長時間在電腦螢幕前,使孩子長時間處於電磁輻射之中,這將影響他們正在發育的腦細胞。

  3、影響社會技能的發展

  幼兒正處於發展社會技能的重要時期,與夥伴的交往是獲得這一技能的重要途徑。但過早關注電腦,易使他們對電腦產生眷戀,與小夥伴的交往興趣下降,不願融入周圍的環境。

  4、影響思維技能和記憶力的發展

  3~4歲是訓練孩子記數、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若用電腦來代替大腦,孩子就缺少了鍛鍊自己計算能力的機會,長期這樣就會影響孩子思維技能和記憶力的發展,而且長期使用電腦也容易使人的思維模式單調化,限制人思維的流暢性。 5、所學的知識容易過時

  電腦知識的更新速度可謂日新月異,原來學到的知識很快就會過時。如DOS系統,在六七年代是主流,而現在DOS對普通使用者來說,用處不大了。電腦發展的趨勢是操作越來越簡單,學起來越來越容易。如果你沒有將自己孩子培養成一個電腦專家的夢想,而只是象大多數人一樣,將電腦作為工具使用的人,就沒有必要學得太早。

  教育學專家認為,對3歲以內的幼兒而言,語言的發展、手腦的協調以及肌肉的發育更為重要。應讓孩子從小多做一些動手的創造性遊戲,多與小夥伴玩,著重培養他們為人處事和處理具體事件的能力。3~4歲幼兒教育重點不在於智慧的開發,而在於創造一個平等、民主融洽、關心的家庭氛圍,以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責任感。不必急著要孩子學電腦。

  :怎樣培養孩子獨自睡眠的習慣

  大部分1歲後的小兒都已經斷奶了,而且夜間也不再需要餵食了,這為培養小兒夜間獨自睡眠提供了有利條件。其實讓小兒獨自睡眠不僅可培養小兒良好的睡眠習慣,而且對小兒的身體健康也大有好處。

  這時,可為小兒準備一張合適的小木床,能很平穩地放在地面上,有的家長為了便於哄孩子睡覺,特設定一張似船底樣可以搖動的小床,當作搖籃來哄孩子睡覺,這種床不僅不利於小兒大腦的發育,也不利於良好的睡眠習慣的培養。小床上的被褥最好是棉織品,應當柔軟、吸水性好、耐洗、不褪色,並要經常洗晒,保持被褥清潔衛生。小床上的墊被不能太厚更不能太軟,這樣不利於小兒脊柱的發育,而且小兒入睡後全身肌肉不能完全放鬆,易產生疲勞的感覺,而影響小兒的睡眠。

  如果沒有條件讓小兒單獨睡一張床的話,可與大人在一張床上,但要給小兒單獨的被子,睡在大人旁邊。但不可睡在大人之間,因為大家撥出的氣體交融在一起,使空氣汙染渾濁,增加小兒遭受感染的機會,另外,在這種睡眠的小環境中,充滿了大家撥出的二氧化碳,可使小兒整夜處於缺氧狀態,而出現睡眠不安、做惡夢、驚哭驚叫,影響睡眠質量。如果小兒與大人睡在一起,常常會因為翻身而互相影響睡眠,尤其是小兒睡熟後可能會橫七豎八地亂翻動,勢必影響大人的休息。因此,還是讓小兒單獨睡為好,如果怕小兒將被子踢掉,可以準備一條睡袋。為了照顧方便,可將小床安置在大床的旁邊,以隨時照顧小兒。開始可能小兒不能習慣單獨睡,有時也會又爬到大人床上來,這時不要訓斥他,可以諒解他一次,如果有一夜他單獨睡了,第二天要表揚他或給予鼓勵,增強他獨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