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出血什麼原因

  刷牙出血是很常見的現象,出現出血的現象的話,對於口腔的傷害也是非常的大的。那麼,刷牙出血是什麼原因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刷牙出血的原因吧!

  刷牙出血是什麼原因?

  1.牙周病

  由於牙齒四周的組織病變,使牙齦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一旦咀嚼較硬的食物或刷牙不當時,常會引起牙齦出血。

  2.牙結石刺激

  因為附著在牙頸部的結石,其邊緣粗糙,而且含有多種病菌,刺激牙齦,會導致牙齦紅腫發炎,引起出血。

  3.牙頸部齲洞

  牙頸部的齲洞不及時補,任其發展到牙齦緣下,由於齲洞邊緣不規則,且銳利,常會刺激牙齦,導致牙齦發炎、破潰而出血。上述常見的區域性病變引起的牙齦出血,只要及時處理區域性病灶,消炎後即可止血。

  刷牙出血是怎麼回事

  刷牙出血的原因有90%是由牙齦炎造成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缺乏維生素而導致的牙齦出血,已經比較少見了。還有一部分牙齦出血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區域性表現。

  1牙齦出血,九成是牙齦炎

  “牙齦出血90%是由牙齦炎造成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為缺乏維生素而導致的牙齦出血,已經非常少見了。所以,牙齦出血,大多是牙齦炎引起,當然,還有少部分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區域性表現。

  正常的牙齦呈粉紅色,質地堅韌,牙齦緣緊緊地包繞著牙齒的頸部,患牙周疾病時,牙齦的顏色就會變成鮮紅或暗紅色,牙齦緣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在刷牙、咬硬物時可看到牙齦出血,較重者早晨起床口內會有血跡,並伴有較重的口臭。牙齦炎一般分輕度、中度、重度等,由中輕度牙齦炎引起的出血較容易治癒,而一旦發展到重度就會導致牙周炎,這時候就會出現牙齦萎縮,在嚴重的牙齦萎縮處會發生牙槽骨相應的吸收,這些症狀都是不可逆的,治療起來會很困難,最後導致牙齒的鬆動和脫落。

  因此,在牙齦炎處於輕度狀態時,一定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儘可能避免向牙周炎發展。 大多患有牙齦炎和牙周炎的人,牙結石都是主要致病因素,它們沉積在牙頸部,破壞牙周組織,使牙齦溝出現糜爛、潰瘍等症狀。因此,一旦發現牙齦出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去除區域性刺激物,進行牙齒徹底的潔治或牙周刮治。

  2牙齦出血,或許是大病

  出現口腔問題先到口腔醫院就診,這當然沒錯。但是,有一部分牙齦出血是由於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血液病。 “血液病的一個徵兆就是牙齦出血。”各種血液系統的疾病都有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的症狀,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常表現為牙齦出血或拔牙後出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另外,除了血液病外,肝硬化晚期也有可能因為凝血功能不足,導致牙齦出血,還有部分高血壓患者,因為控壓藥的使用,導致牙齦增生引起出血等。

  那麼,如何簡單判斷是不是單純性的牙齦出血呢? 專家說,如果你在刷牙牙齦出血的同時,身體其他部位或組織也有出血現象,如皮下常有一些小紅點,手腳隨便磕碰一下就會有大片瘀斑之類的;牙齦出血頻繁或持續,經使用常規止血藥或止血方法不能止血;經治療後能暫時止血,但隨後反覆出血;牙齦無腫脹、發紅,卻有牙齦出血;牙齦出血伴有發熱、頭暈、疲乏等症狀;牙齦出血伴有鼻出血;牙齦出血伴有發熱及淋巴結腫大等,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做血液學檢查和其他檢查,以便早確診、早治療。

  3刷牙如何講究“有效”?

  一般人認為,刷牙無非是清潔牙齒,消除口臭。其實,這種說法不很完整。科學地講,刷牙有兩個目的:1,按摩牙齦;2,清潔牙齒。刷牙時,用刷毛輕輕地按摩牙齦,能促進牙齦血液迴圈,增強抗病能力,提高咀嚼效率;同時,刷牙能清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將集聚在牙齒點、隙、裂、溝處的細菌清洗乾淨。專家提倡,刷牙選用軟毛保健牙刷,刷時將刷毛貼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牙頸部,順著牙縫,採用豎刷法、拂刷法或小幅度水平顫動的方法刷牙。刷牙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將28至32顆牙齒的脣、頰、舌、顎、鄰面都刷到,尤其不要遺漏上頜後牙兩頰、下頜門牙舌前區,每次刷牙需要3分鐘左右。可以用菌斑染色劑來檢查刷牙的效果,牙面上塗布的染色劑不顯示櫻紅色,方可視為刷牙有效。

  此外,要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刷牙要選頭小、磨毛、富有彈性的保健牙刷,做到每人1把牙刷,刷後用清水沖洗、甩幹,置於通風、乾燥處,最多不超過3個月要換一把牙刷,刷牙以水溫35℃左右為宜,牙刷刷不到的牙齒鄰面,提倡用牙線來清除牙菌斑。牙膏可以選用含有對牙周健康有益的成分,如生物酶、止血壞酸、三氯羥苯醚、中草藥等。

  除了有效刷牙,每隔半年找牙醫師檢查一次口腔,進行一次牙周潔治,更有助於您有病早治、無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