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實驗古詩四首欣賞

  古詩詞一直是我們初一語文的重點教學內容,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註釋

  ⑴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麼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

  ⑻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⑼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幸。

  ⒁甚:極點。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最後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容沒有的直接關係。

  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作:隨君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註釋

  ⑴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今湖南省黔陽縣。

  ⑵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悽切。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⑶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與:給。

  ⑸隨風:一作“隨君”。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裡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三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註釋

  ①洛城:今河南洛陽。

  ②玉笛:笛子的美稱。③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④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⑤聞:聽;聽見。

  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⑦故園:指故鄉,家鄉。

  四

  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譯文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

  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

  註釋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⑵獨憐:唯獨喜歡。幽草:幽谷裡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橫:指隨意飄浮。

1.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書古詩四首

2.初二語文重點古詩四首

3.人教版初一課本古代詩歌四首翻譯

4.初一語文重點古詩四首

5.古詩詞《江南曲四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