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高三級地理期中試題

  地圖是地理資訊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三地理,希望大家來學習哦

  上學期高三級地理期中試題

  第I卷 單項選擇題

  22小題,每題2分,共計44分,錯選和多選均不得分

  當地時間2018年7月2日10:00左右,在巴林麥納麥21°N,51°E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貴州省梵淨山28°N,108°E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山體構成以變質岩為主。當梵淨山被認定為世界自然遺產時,正有大量遊客在梵淨山腳景區門口中央廣場的百年大樹下遮陽休息。讀圖完成1-3題。

  1. 能容納最多遊客遮陽的是大樹的

  A. 西北側地面 B. 東北側地面 C. 西南側地面 D.東南側地面

  2.這顆大樹最可能

  A. 常綠針葉樹 B. 落葉闊葉樹 C. 常綠闊葉樹 D.常綠硬葉樹

  3.梵淨山周邊區域地下暗河廣泛發育,但梵淨山區地表河流水非常豐富,主要影響因素是

  A. 降水量 B. 地形地貌 C. 蒸發量 D.岩石性質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約賽米蒂國家公園位於內華達山脈西側,公園內峽谷、瀑布眾多,花崗岩遍佈,其中形成於船長峰海拔約2000米上的“火瀑布”極為壯觀。“火瀑布”是藉助夕陽製造的一種光學效應,呈金黃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時在各種因素齊備時,夕陽的光線才有可能“點燃”這條瀑布,創造魔幻般的色彩。這樣的奇觀每年只有短短數天,通常發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時節,瀑布就會乾涸。下圖為火瀑布景觀示意圖和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4-6小題。

  4.據材料和圖示推測,有關 “火瀑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火瀑布”在二月每天可見 B.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

  C.瀑布的主要補給為積雪融水 D.其形成與火山噴發有關

  5.若要在日落前形成“火瀑布”,應同時具備的條件是

  ①日落前,當地天氣晴朗無雲 ②崖頂附近雨水多 ③崖頂積雪多 ④當地氣溫較低,有鋒面活動 ⑤當地氣溫較高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6.每年夏季瀑布乾涸,其主要成因是

  A.鋒面雨帶南移,雨季結束 B.地處風帶的背風坡,降水少

  C.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D.地形封閉,水汽難以到達

  右圖示意世界某區域,甲河從河源至M處為上游,雨水多,流量大。中下游除間歇性河外無支流匯入,水量極小,尤其枯水期中下游常乾涸見底。據此完成7-8題。

  7.甲河上游河源區多雨的主要原因

  A.東南信風帶來暖溼水汽

  B.海拔高輻射強對流旺盛

  C.大陸西岸暖流增溫增溼

  D.植被茂密水汽蒸騰量大

  8.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匯處浮游生物繁盛 B.河流入海帶來大量營養鹽類

  C.上升流帶來大量的營養鹽類 D.該海域光照充足適宜魚類繁殖

  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海鹽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風。西部有狹長的沙嘴從陸地凸入海中的狹長沙灘與錫瓦什灣相隔如圖3。錫瓦什灣海水鹽度很高,大部分水體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間,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蘇俄紅軍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亞半島的白軍自恃為“天險”的錫瓦什灣,打響了解放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役。據此完成9-11題。

  9.哪個季節“沙嘴”面積增加得最快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關於夏季錫瓦什灣“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

  錯誤的是

  A.沙嘴阻擋了內外海水的交換

  B.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淺

  C.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

  D.夏季亞速海的洋流較弱

  11.推測當時白軍自恃錫瓦什灣為“天險”的原因

  錯誤的是

  A.灣內地形起伏大,地勢險要 B.灣內淤泥深厚,不利於行進

  C.冬季風強勁且寒冷,水溫低 D.灣面寬闊,涉水強渡難度大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蝕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於水流中攜帶的礫石對坑穴的側壁進行不斷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鏡,其形似井,地貌學上稱之為壺穴如下圖。據此完成12-14題。

  12.與壺穴形成無關的是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 堆積作用

  13. 壺穴常常形成於河流的特殊

  河段。有利於壺穴發育的是

  A.河灣地段 B.基岩鬆軟 C.裂隙發育 D.巖性一致

  14. 壺穴中常有豐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

  A. 水質潔淨 B. 穩定半封閉 C. 光照充足 D. 水溫較高

  綠道GL是具有生態、休閒、文化等多種功能、兼顧生態和經濟平衡的完整線性空間,是一種可持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圖為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濱江帶綠道系統規劃圖,讀圖完成15-16題。

  15.江心洲是河水週期性漲落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同部位的沉積砂礫顆粒特徵是

  A.迎水側的洲頭沉積物顆粒較粗

  B.東西側翼的沉積物多以淤泥為主

  C.洲尾部沉積物的粗細分選性好

  D.從洲面垂直向下沉積物顆粒逐漸加粗

  16.江心洲近年來發生的變化可能是

  A.長江三峽蓄水後江心洲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B.南水北調東線實施調水後江心洲面積縮小

  C.大量農業開墾導致江心洲內部溼地銳減

  D.造船、沙場等產業的退出使江心洲的發展趨於衰落

  林線指山地森林分佈的最高界線。下圖是將廣東省甲 24. 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線高度與坡向分級圖疊加,得到的林線隨坡向的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7-18題。

  17.由圖可以推測出

  A.南坡林線早地高於乙地

  B.北坡林線丙地高於廣東均值

  C.緯度高的陽坡林線較高

  D.經度數值小的陰坡林線最高

  18.乙山處在南嶺山脈的南麓,冬季其陰坡為迎風坡而陽坡為背風坡。與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陽坡林線較高的原因可能是

  A.緯度低,氣溫較高 B.風力弱、局地多霧

  C.暖溼的西北風帶來豐富降水 D.光照強對植被生長不利

  右圖示意在降雨強度與坡度均相同條件下,五種不同初始幹密度g/cm3 土壤模型,坡面徑流的平均流速隨時間的變化。幹密度與孔隙率呈負相關。據此完成19-20題。

  19.坡面徑流流速

  A.與土壤幹密度呈負相關

  B.與土壤孔隙率呈正相關

  C.隨幹密度增大更快穩定

  D.隨時間推移而持續增大

  20.坡面徑流歷時10分鐘內的流速變化是因為

  A.下滲水量減少 B.降水強度增大

  C.土壤孔隙變大 D.土壤沖刷加劇

  下表為我國2017年春運遷出率/遷入率前十位城市表根據2017年全國春運大資料製作。下圖為我國2003~2016年東部沿海地區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國比重圖,據此完成21-22題。

  21.2017年全國春運大資料反映了

  A. 在廣東省打工的安徽人最多 B. 勞動力由廣東向安徽轉移

  C. 廣東省人口返回安徽省最多 D. 廣東省外來勞動力多

  22.材料反映的勞動力流動特徵對我國產業的影響有

  A. 促進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 B. 阻礙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

  C. 促進內陸地區的產業升級 D. 對我國產業轉移沒有影響

  第Ⅱ卷 綜合題共56分

  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高粱屬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溫,生長期適宜的溫度為20℃—30℃,溫度偏低不利於生長,生長期充足的光照對高粱的生長髮育具有主導作用。

  貴州茅臺鎮利用本地糯高粱釀酒的歷史悠久,所釀茅臺酒被譽為“中國國酒”。釀酒嚴格按照節氣:端午踩曲,重陽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發酵後取酒。從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發酵過程中,糟醅充分與空氣接觸,是其獨特的生產工藝。實踐證明,即使完全按照茅臺酒的生產工藝,離開了茅臺鎮,也釀不出茅臺酒品質的酒來。

  近年來上千酒廠在茅臺鎮集聚,每年產酒量高這幾萬噸。因此茅臺鎮又有“中國第一酒鎮”的美譽。目前茅臺鎮及周邊、赤水河上游的環境,讓人堪憂。

  1簡析茅臺鎮適宜高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4分

  2長期實踐證明“離開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品質的酒來”,試分析茅臺鎮適宜釀製優質白酒的條件。3分

  3說明近些年來,上千釀酒廠在茅臺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原因。5分

  4隨著酒廠數量的增加,茅臺鎮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對此懷仁市提出,把旅遊業打造成以國酒為代表的釀酒業後的又一支柱產業。你贊同還是反對,請表明你的觀點並說明理由。2分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火地島西部植被茂密,以溫帶闊葉林為主,東邗為溫帶草原和荒漠,雪線高度僅500~800米,現代冰川發育。位於火地島南部沿海的鳥斯懷亞港是南極科考的重要中轉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會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蝦船隊集結於此一南極磷蝦為地球上資源量最大的單種生物之一,它們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為食物,從中將初級生產而來的能量轉化,來維持其生命活動。磷蝦的成體適宜在低溫和低鹽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適溫範圍僅在0 64攝氏度~1 32攝氏度,如果溫度大於1 80攝氏度就可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危險。下圖所示即為南極磷蝦分佈及火地島周邊洋流示意圖。

  1說明造成火地島東西區域自然景觀差異的原因。6分

  2分析南極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蝦分佈區域面積大、數量多的原因。8分

  3某遠洋捕蝦隊從烏斯懷亞港出發欲前往圖中甲海域捕獲磷蝦,推測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難。3分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易經有言:天玄而地黃。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距今1萬年前,中華先民就在黃土高原上耕耘,種植粟黍,發展農業,歷經萬年而不絕。黃土土質疏鬆,吸水能力猶如海綿,能使蘊藏在深層土壤中的無機物質上升到頂層,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圖12示意黃土高原範圍及黃土沉積物特徵與厚度分佈。

  1從地形角度分析六盤山附近形成巨厚黃土沉積的原因。6分

  2說明黃土高原能夠易於耕耘且萬年而不絕的土壤條件。4分

  3分析黃土高原坡耕地改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5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

  草地生物多樣性對人類干擾的響應是近年來生態學研究的熱點問題,生物多樣性增加,生態系統將變得穩定。在生物多樣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項重要指標,它表示了某種植物在該區域生態環境中所佔的地位,數值越大,數量越多,區域主導性越強。通常認為,施肥能導致植物重要值的改變,進而引起草場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我國一環境研究小組在溫帶某水分條件較好的天然草場連續兩年進行人工施肥實驗,該草場主要由ABCD四類牧草組成。下圖示意施肥後引起的草類變化情況。

  1指出施肥前該天然草場原有的優勢物種,並說明判斷理由。2分

  2分析在高濃度施肥條件下,該天然草場生態環境的變化。4分

  3實驗結果對我國此類草場的天然牧草生產有何啟示。4分

  答案及解析

  1.B 題目問樹蔭位置,即考查某一時刻太陽方位,需求時此所求地梵淨山腳景區28°N,108°E的時間。據材料,已知地巴林麥納麥21°N,51°E地方時為2018年7月2日10:00左右,根據地方時計算方法,可求出梵淨山景區地方時約為14時。7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非極晝區14時太陽方位為西南方向,因此樹蔭為東北方向。

  2.C 樹位於梵淨山腳,結合該地的經緯度可知當地山體基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3.D 地下暗河育是由於石灰岩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據材料,梵淨山體構成以變質岩為主。

  4.C 結合材料和圖示可知,“火瀑布”會在每年二月短短几天出現,A錯誤;結合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二月受盛行西風控制,冬季降水豐富,在船長峰海拔約2000m上應該形成了季節性積雪,因此該地瀑布的主要補給水源應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C正確;“火瀑布”是一種光學現象,不是火山噴發,D錯誤;內華達山脈大致呈南北走向,結合北半球盛行西風風向西南風可知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南,B錯誤。

  5. D 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南,此現象在二月出現,太陽應位於西南方向,也就是日落時分;且為陽光照射瀑布形成的,說明此時天氣晴朗,①正確;“火瀑布”的水源主要來之該地冬季的降雪,氣溫回升,大量積雪融化形成瀑布,③⑤正確。氣溫較低,無法形成瀑布;有鋒面活動可能帶來降水或崖頂附近雨水多都會削弱太陽光線,影響陽光照射在瀑布上形成的光學效果,可能導致“火瀑布”無法形成,②④錯誤。所以本題選D。

  6. C 結合該地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大陸西岸可知,該地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7. A 甲河上游河源區為東南信風迎風坡。

  8. C 甲河河口本格拉寒流流經補償流,上升補償作用,成因同祕魯寒流

  9.B 根據圖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與河流攜帶泥沙入海、海流搬運、錫瓦什灣海底地平水淺、海流所攜帶的泥沙容易沉積等有關,冬季風力強勁,泥沙被搬運到沙嘴以外區域,夏季因風力弱、海流趨緩,泥沙沉積較多,“沙嘴”面積增加快,據此選B。

  10. D 根據材料,“海底有厚達5米的淤泥,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常散發出腐敗的氣味,夏季尤臭。”說明臭味主要來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積物的腐爛,夏季氣溫高,微生物生長活躍。“尤臭”說明氣味難以擴散。夏季蒸發量大,降水少,灣內水位更淺;沙嘴阻擋了灣內外海水的交換,夏季風力較弱,稀釋作用弱,臭味濃度大,難以擴散。該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於海灣以內的亞速海,對海灣“尤臭”影響較小,選D。

  11.A 錫瓦什灣成為“天險”,說明該海灣由許多不利於蘇聯紅軍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灣內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步兵行進;冬季風強勁且寒冷,水溫低;灣面寬闊,涉水強渡難度大;水位淺,不利運兵船通行;氣味腐臭,不利於人員長時間逗留。海灣內地形平坦,據此選A。

  12.D 壺穴坑穴壁光滑如鏡,其形似井,與堆積作用無關。堆積作用使凹地填平。

  13.C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蝕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裂隙發育,更易被水流磨蝕。

  14.B 從圖中可以看到壺穴穩定半封閉,有適宜生物生存的空間。

  15.A 迎水側的洲頭河水流速快,沉積物顆粒較粗,A正確;側翼河水分流,由於狹管效應,流速較快,細小的顆粒無法沉積,而是沉積了顆粒較大的砂礫物質,B錯;尾部河水從兩側彙集,水的動力能量減弱,沉積了顆粒細小的淤泥層,C錯;因江心洲是洪水期和枯水期周朔性交替出現而形成的,沉積物的顆粒大小也相互交疊,不是逐漸變化的,D錯。

  16.C 三峽蓄水後,泥沙淤積到庫區,下洩的泥沙減少,江心洲的面積趨於縮小,A錯;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調水,對上游方向的南京沒有影響,B錯;農墾活動圍墾了大量溼地,江心洲的溼地大量銳減,C正確;傳統工業的退出,是江心洲產業活動的升級,被生態科技類的產業活動所取代,是江心洲可持續發展的標誌,D錯。

  17.B 三地都位於北迴歸線以北,三地陽坡都為南坡,北坡都為陰坡。據圖可知丙地陰坡林線要高於廣東省平均值;甲地陽坡林線應低於乙地南坡林線;緯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陽坡林線較低;經度數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陰坡林線較丙山低。

  18.B A選項巾,乙山緯度不是最低的,氣溫並不比其他山地高;B選項中,乙山位於背風坡,風力較弱,局地多霧,蒸發小,土壤溼度大,適於植被生長;C選項中,西北季風屬於乾冷氣流;D選項,光照強,利於植被生長。

  19.C 讀圖可知幹密度越大,流速隨時間變化曲線越緩,說明坡面徑流流速更穩定。故C正確。圖中坡面徑流流速與土壤幹密度呈正相關;而幹密度與孔隙率呈負相關,因此坡面徑流流速與土壤孔隙率呈負相關。故A、B錯誤。坡面徑流流速在15分鐘以內隨時間推移而波動增大,而非持續。故D錯誤。

  20.A 圖中坡面徑流歷時10分鐘內隨時間推移,流速持續增加。題幹要求“降雨強度與坡度均相同”,因此排除B選項。降水量相同,下滲水量減少,地表徑流量增大,流速增大;土壤孔隙變大,下滲水量增加,地表徑流量減少,流速減小。故A正確,C錯誤。因流速變大導致土壤沖刷加劇,而不是因土壤沖刷加劇而導致流速變大。故D錯誤

  21.D 春運資料顯示廣東5座城市人口遷出最高,說明在廣東5座城市外來勞動力多,春運返鄉遷出最高,D正確。

  22.B 從春運的資料顯示,勞動力主要由內陸地區遷往沿海地區,而我國產業是由沿海地區往內陸地區轉移,勞動力的逆向遷移會導致內遷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從而阻礙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B正確.

  23.14分

  1①緯度較低,夏季高溫;②地勢較低,山脈阻擋受冬季風影響較小,冬季溫暖;③地處雲貴高原,高粱生長期光照充足;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適中,適宜高粱生長。每點1分,共4分

  2①酒廠位於赤水河上游,水質清純,富含礦物質;②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氣候溼熱氣候利於微生物發酵;③特珠的水土條件生長的糯高粱品質優 良。每點1分,共3分

  3①接近優質釀酒原料糯高粱地;②水源量大且質優;③當地釀酒歷史悠久,多質優熟練的釀酒工人; ④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⑤公路運輸便利,基礎設施完善;⑥茅臺酒的品牌影響大。每點1分,任答5點得5分

  4贊同:①有利於優化茅臺鎮的產業結構;②提供更多的就業就會;③增加地方財政收入;④改善茅臺鎮的生態環境。

  反對:①茅臺鎮旅遊基礎設施落後;②地處偏遠地區鄉鎮,遠離市場、交通不便;③釀酒的獨特行業特徵使有些環節可欣賞性不強。贊同或者不贊同,任答2點可得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24.17分

  1①火地島島上山脈阻擋西風,西側為迎風坡,降水較多,氣候溼潤,形成溫帶闊葉林景觀;②東側為背風坡,降水較少,氣候較幹,形成溫帶草原和荒漠景觀。每點3分,共6分

  2①該海域有南極環流與西風漂流流經,海水擾動帶來海底大量無機鹽分;②該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磷蝦提供充足的食物供應;③該海域受西風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換影響,形成適宜的海水溫度、鹽度;④適宜生存的海域面積大每點2分,共8分

  原題還有一項答案,供大家參考。⑤該海域同類別生物數量較少,處於食物鏈的最底層,所似數量龐大。

  3①狂風急浪;②海巾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凍等。每點1分,共3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25.15分

  1六盤山附近位於賀蘭山和烏鞘嶺的山口地帶1分,處於西北季風通道內;由於受地形約束狹管效應1分,西北風力較大,攜帶沙塵量大1分;受六盤山和秦嶺等東、南部山地的阻礙作用1分,風力減弱,沙塵不斷沉積1分;六盤山和秦嶺等東、南部山地阻礙夏季風進入,降水較少,流水侵蝕弱,利於黃土累積1分。每點1分,共6分

  2黃土土質疏鬆,易於耕作1分;黃土透氣保水,礦物質豐富1分,且具備自行肥效能力1分,利於耕作;土層深厚,分佈廣,經歷長期耕作後仍能保持1分;黃土沉積過程仍在持續1分。任答4點得4分

  3坡耕地改為旱作梯田,平整土地1分,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利於農業生產經營1分;旱作梯田坡度減小,剖面流流速減慢1分,利於地表水下滲,利於土壤保墒1分;減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1分。每點1分,共5分

  26.10分

  1優勢物種為A1分,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說明其在草場中佔主要地位1分

  2高濃度施肥條件下,A類牧草的重要值急劇增大,說明其數量迅速增加,可能擠佔其它牧草的生存空間1分;其它牧草數值呈下降趨勢,說明生長受到抑制1分。該草場整體生物多樣性呈減少趨勢1分;最終導致草場生態環境惡化1分

  3控制畜牧業的規模, 減小對牧草的需求量1分;防止為提高產草量而過度施肥1分;中低濃度施肥或合理施肥1分;加強草場生態監測,防止出現草類多樣性減少1分

  高三地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帶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44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圖1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3題。

  1.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大致是

  A.東北向西南流 B. 東南向西北流

  C.西北向東南流 D. 西南向東北流

  2.該地區擬建一條鐵路,設計瞭如圖的選線方案。該方案沿線甲、乙、丙、丁四處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A.4處 B.3處 C.2處 D. 1處

  3.若要安排露營活動地點,就地形、水文特徵角度判斷,最不適宜的地點有

  A. Z B. X C. Y D. W

  圖2為我國東南某地區等坡度線地表坡度值相等的點連成的線圖,圖中數字代表坡度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圖中河流甲--乙--丙--丁流經該區,讀圖完成4~5題。

  4.圖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圖示區域推斷正確的是

  A.圖中P地坡度最陡

  B.河流從西北流向東南

  C.Q地位於背風坡,降水較少

  D.圖中PQ區域適宜發展果林業

  雪花的形態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尤其與溫度和溼度關係密切。根據國際研究,樹枝狀“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環境中形成,同時需要充足的水汽補給以及較為漫長的生長時間。圖3示意1月份平均氣溫-14℃ 至 -18℃區域分佈。據此完成6~8題。

  6.圖中四地最有條件發育成最美雪花的是

  A.a B.b C.c D.d

  7.該地能發育成最美雪花的原因主要是

  A. 西北季風迎風坡降雪多 B. 沿岸暖溼氣流影響大

  C. 地勢起伏大,水熱差異大 D. 空氣潔淨,環境質量好

  8.當溫度和溼度條件都滿足最美雪花的發育時卻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因為

  A. 高壓天氣 B.逆溫天氣 C. 大風天氣 D.人為影響

  壺穴又稱“甌穴”,是指流水對基岩表面侵蝕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渦流或水流攜帶礫石或粗沉積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圖4為貴州綏陽河洞壺穴的演化過程圖,從發育階段看,其形成演化分為三個階段;“碟型”壺穴形成階段;“Ω”倒型壺穴發育階段;“鍋”型壺穴發育階段。據此完成9~11題。

  9.壺穴形成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圖中壺穴形成的過程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

  11.壺穴形成過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 地勢 B.降水量 C.氣溫 D.基岩性質

  圖5是廣大鄉村地區常見的一種高度較低的攔水建築物,俗稱滾水壩,其主要作用為抬高上游水位、攔蓄泥沙。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當漲水時,多餘的水可以自由溢流向下游。據此完成12~14題。

  12.鄉村地區滾水壩的主要作用是

  A.便於村民過河 B.水產養殖 C.引水灌溉 D.供人游泳娛樂

  13.桂林地區一般選擇在冬季對滾水壩進行排水清淤、加固整修,原因是冬季

  ①流量小②氣溫低③用水量少④淤積量大

  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14.下列地區大致和桂林地區在同一季節對滾水壩進行排水清淤、加固整修的是

  A.長江三角洲 B.我國東北 C.法國西部 D.地中海沿岸

  讀某海域夏季測得的表層海水溫度分佈圖如圖6,完成15~16題

  15.該海域可能位於

  A.北半球大陸西岸附近

  B.北半球大陸東岸附近

  C.南半球大陸東岸附近

  D.南半球大陸西岸附近

  16.下列說法,不符合該海域地理環境特徵的是

  A.常年盛行西風 B.海霧出現頻繁

  C.魚群密集 D.夏秋有氣旋影響

  圖7示意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17~18題。

  17.該沙丘位於

  A. 沖積扇 B.河漫灘 C. 三角洲 D.洪積平原

  18.下圖中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④ B.③ C.② D. ①

  北京時間某年9月20日14時左右,一輛轎車行駛在我國某城市的環線上圖8,車裡的乘客發現前幾分鐘陽光從行駛方向的正後方照射進車內,後幾分鐘陽光從行駛方向的正左側照射進車內。據此完成19~20題。

  19.該時段,車輛行駛在圖中環線上的

  A.丁路段 B.丙路段

  C.乙路段 D.甲路段

  20.該城市可能是

  A. 瀋陽 B.上海 C.烏魯木齊 D. 天津

  圖9示意海口市20°N某高中室外籃球場,其中甲圖為某同學經常練習投籃的球場及投籃點示意圖,乙圖為該球場籃板側檢視,M、N分別為某日及半月後地方時12:00籃板上沿在球場的投影。圖10為二十四節氣玉地球執行位置對應關係圖。據此完成21~22題。

  21. 僅從面光投籃會降低投籃命中率角度考慮,該同學在早上6:00投籃命中率最低的地點可

  能是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22. 籃板上沿投影從N到M移動的節氣最可能為

  A. 立夏一芒種 B. 小暑一大暑 C.芒種一夏至 D.夏至一小暑

  第Ⅱ卷選擇題,共56分

  二、綜合題共4題,共56分

  23.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山西運城及河東鹽池略圖如圖11。

  材料二:鹽池湖水富含食鹽,在南風盛行的季節,湖邊鹽田常有“南風一吹,隔宿成鹽”的奇特現象。

  材料三:運城市地處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臨中條山。為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顯著,寒潮多發。

  1簡析湖邊鹽田“南風一吹,隔宿成鹽”現象的原因。4分

  2簡析運城成為鹽運中心的主要原因。6分

  3總結黃河①河段水系顯著特徵。4分

  2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伊比利亞半島如圖12所示海岸線較平直,半島中東部的高原、山地發現了許多史前壁巖畫,這些壁巖畫一部分在露天的岩石上,更多的是在洞窟中,壁巖畫內容生動再現了史前人類的生活景象。半島西南部有沿海低地平原,人口分佈較多,南面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海峽最窄處寬約1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

  1伊比利亞半島大部分被海洋包圍,卻出現大面積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試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分析伊比利亞半島中東部地區大量史前壁巖畫至今儲存完好的原因。6分

  3M漁場為世界著名漁場,從大氣環流對天氣的影響角度分析夏季利於漁船外出捕撈的原因。4分

  2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智利地形分為東、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衝積物深厚。智利屬於中等發展水平國家,擁有穩定的金融市場、政治經濟體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國內能源缺乏,電價是周邊國家的兩倍,政府主張兼顧能源需求和環境保護,優先發展清潔能源。圖13是智利地理位置及其葡萄主要產區分佈示意圖。

  1智利人常稱自己的國家是“天涯之國”,試從地理位置角度說明理由。4分

  2智利中部極為乾旱,卻生活著100多萬人,請推斷當地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4分

  3簡析圖示區域葡萄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鄱陽湖如圖14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吞吐型湖泊,高水位20m時湖區面積為4125km2以上,低水位12m時僅500 km2。湖泊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景象變化。鄱陽湖湖濱地區湖陸風明顯,7、8月尤其顯著。

  1說出鄱陽湖冬季水文特徵。4分

  2分析鄱陽湖“夏季一大片”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7、8月鄱陽湖湖陸風顯著的原因。6分

  高三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1-5 CBAAD6-10 DBCBD 11-15 CCBAB 16-20 ABBDC 21-22 AD

  23.

  1南風盛行的季節為夏季,氣溫高;鹽池位於中條山北側,處於南風的背風坡,氣流下沉,降水少,氣溫高,蒸發強,鹽分易被析出 4分

  2鹽業資源豐富多;交通便利;附近地區人口密集,市場需求大6分

  3 大致自北往南流;支流較多,流域範圍廣;多峽谷險灘,地勢落差大任答兩點得4分

  24.

  1伊比利亞半島海岸線平直,半島內部受海洋影響小;中東部為高原山地,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地形閉塞,受西風影響小,降水少。任答兩點得4分

  2半島中東部降水少,流水侵蝕作用弱;西側山地削弱西風,風力侵蝕作用弱;洞窟受外界干擾少;高原山區人口分佈少,人為破壞小。任答三點得6分

  3圖中M地是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晴天多;風力弱,風浪小。4分

  25.

  1東有高大山脈、北有狹長沙漠與鄰國阻隔,西部和南部瀕臨廣闊的海洋;地處美洲大陸的西南邊緣4分

  2高山冰雪融水;利用晝夜溫差形成的凝結水4分

  3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生長季節的光熱充足;多晴朗天氣,山谷地形,晝夜溫差大;有冰雪融水,灌溉便利;沖積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天涯之國”擁有對外來害蟲和疾病的天然屏障任答三點得6分

  26.

  1湖水量少水位低;含沙量小水質清澈;無結冰現象水溫低或水溫高於O℃。任答兩點得4分

  2夏季降水補給多,入湖水量大;夏季長江水位高於鄱陽湖,長江水補給鄱陽湖。4分

  3鄱陽湖7—8月為汛期,水量大,湖面寬廣,湖區晝夜溫差相對較小;7—8月鄱陽湖地區受副高控制,晴天多,陸地晝夜溫差相對較大,水域和陸地熱力差異顯著增強,造成湖區和周圍陸地白天和晚上不同時間段氣壓差異較大,所以,鄱陽湖地區7—8月湖陸風顯著;同時夏季風的勢力弱於湖陸風。任答三點得6分

  關於高三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第Ⅰ卷

  本卷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示意波士頓42.5°N,71°W一幢高層建築某晴日全天整點樓影變化無遮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 此時

  A. 德干高原晝夜等長 B. 墨累-達令盆地正值冬季

  C. 西歐平原正午日影變長 D. 巴西高原草木蔥綠

  2. 當圖中樓影遮擋湖泊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A. 5:00 B. 11:00 C. 16:00 D. 23:00

  亞洲高壓是冬半年盤踞於蒙古一西伯利亞地區對流層下部的穩定而強大的冷氣團氣象學中一般用1025hPa等壓線作為其分佈範圍的標註線。下圖為1951年以來亞洲高壓的位置平均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受該高壓的影響,下列地區自1951年以來,冬季氣候特徵最穩定的是

  A. 日本群島 B. 中國 C. 中亞 D. 東西伯利亞

  4.與亞洲高壓1025hPa等壓線變化具有明顯相關性的因素是

  A. 海陸溫差 B. 洋流性質 C. 海陸位置 D. 地形地勢差異

  下圖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風向與速度變化趨勢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5.60年以來渤海冬季的風速變化的原因

  A.渤海海平面上升,摩擦力增大 B.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溫差變小

  C.渤海沿岸建築物增高,阻擋風力 D.渤海汙染嚴重,其熱容量變小

  6.渤海風速變化,將會導致

  A.煙臺威海冬季降雪量增加 B.海上航行的船隻速度減慢

  C.利於京津地區汙染物擴散 D.華北平原地區乾燥度增加

  灌草叢沙堆發育的增長期稱為風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風影沙丘的長度、寬度、高度不同。左圖示意我國西北地區某灌木形成的風影沙丘,右圖示意該灌木植株高度與沙丘體積的相關性。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7.該地主導風向最可能是

  A. 東南風 B. 東北風 C. 西南風 D. 西北 風

  8.風影沙丘

  A. 體積與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長度與植株高度成反比

  C. 高度受灌叢葉片大小影響大 D. 寬度受灌叢迎風面積影響大

  9.隨著風影沙丘數量的增加,當地

  A. 風蝕作用不斷加強 B. 荒漠擴張速度加快

  C. 風積地貌趨於穩定 D. 大氣降水顯著增加

  季風指數是季風現象明顯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個地區季風環流的強弱程度。下圖示意我國東部地區1880~2000年的夏季風指數a和冬季風指數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數值中的某一個數值與平均值的差值曲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1970-1980年期間,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

  A. 東北地區凍土厚度偏薄 B. 華北地區植物發芽較晚

  C. 西北地區天山雪線偏高 D. 南方凍雨頻次偏低

  11.下列年份,我國江淮地區伏旱期不明顯的是

  A. 1890年 B. 1920年 C. 1940年 D. 1960年

  12.與1900年相比,1920年黃河三角洲

  A. 泥沙沉積量小,海岸線前移速度快 B. 泥沙沉積量小,海岸線前移速度慢

  C. 泥沙沉積量大,海岸線前移速度慢 D. 泥沙沉積量大,海岸線前移速度快

  極地或高山冰川退縮區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場所。海螺溝冰川退縮區29°34′N,102°59′E位於貢嘎山東坡,青藏高原東南緣,在長達2km的範圍內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從裸地到先鋒群落再到頂級群落的連續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溝冰川退縮區不同演替階樣地植被特徵。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海螺溝冰川退縮區,種間競爭力最強的樹種是

  A. 川滇柳、冬瓜楊 B. 雲冷杉、沙棘

  C. 冬瓜楊、雲冷杉 D. 沙棘、川滇柳

  14.在植被原生演替過程中

  A. 植被鬱閉度升高 B. 地表徑流流速加快

  C. 氣溫日較差增大 D. 土壤發育趨於成熟

  15.與同一演替階段北美冰川退縮區相比,海螺溝冰川退縮區單位面積植被生物量大是由於海螺溝

  A. 生物群落結構較穩定 B. 水分和熱量條件較好

  C. 植物的種類複雜多樣 D. 人類活動干擾程度小

  黃河口輸沙量多少直接影響黃河三角洲岸線和麵積變化。下圖為黃河三角洲1976~1985年、1986~1995年和1996~2009年三個階段岸線和麵積變化趨勢圖。讀圖,完成以下各題。

  16.黃河三角洲岸線和麵積增長速率總體特點是

  A.先遞增後遞減 B.先遞減後遞增

  C.呈逐階段遞減 D.呈逐階段遞增

  17.影響黃河口輸沙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流域內氣溫變化 B.流域內坡降變化

  C.流域內降水量變化 D.流域內人口數量變化

  18.黃河三角洲岸線和麵積增幅變化將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

  A.林地草地面積減少 B.三角洲面積縮小

  C.岸線向海延伸加速 D.沿岸灘塗溼地增幅萎縮

  華為集團是我國電子產品的領頭羊,總部設在中國。為實施民族工業的做大做強,將在美國投資新建生產、組裝、營銷、倉儲、配送和售後服務中心。據此完成以下各題。

  19.華為在美國建立新的生產、服務中心的目的是

  A.保護中國的環境 B.利用美國先進技術

  C.減少運輸費用 D.擴大市場避開關稅

  20.華為集團的相關工廠在美國都就近分佈在一個工業園區內

  A.有利於共用廉價勞動力 B.有利於企業間的交流和合作

  C.有利於資源和原料的使用 D.有利於節約土地,增加綠地

  班公錯是青藏高原西部最大的內流湖,右下圖為2012年8月~2013年8月該湖泊東部地區水溫資料,研究發現該區域湖泊水體在垂直方向上的交換季節差異明顯。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21.推測班公錯

  A.流域降水豐富 B.結冰期達半年

  C.湖水東淡西鹹 D.水位終年穩定

  22.班公錯東部湖水分層現象最明顯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推測班公錯東部湖泊水體的分層可能導致

  A.垂直方向水體交換活躍 B.下層水體氧氣含量充足

  C.上層水體水溫明顯下降 D.下層水體水質趨於惡化

  第Ⅱ卷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陽湖流域位子長江干流南側。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於2003年首次蓄水發電,2006年建成後,一般於每年汛末蓄水,枯水期三峽水庫清水下洩,下游河道侵蝕作用加強。三峽水庫汛末蓄水造成鄱陽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長。2009年,有關部門提出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的方案,該方案遭到長江下游省市的反對。下圖是長江流域區域性圖,下表為長江徑流流入鄱陽湖年平均狀況表。

  1分析2003年後長江湖口河段枯水期河道侵蝕作用加強的原因。4分

  2說明2003年後長江汛期流人鄱陽湖年徑流量減小的原因。4分

  3闡述長江湖口段下游省市反對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的理由。3分

  25.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貴州省位於雲貴高原東部,氣候溫暖溼潤,年降水量1200mm左右。全省大致以貴陽為界,東西兩側降水的時空差異明顯。境內岩溶地貌發育,分佈範圍廣,形態型別齊全,山川、河流、溶洞、瀑布發育。省會貴陽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國家級大資料產業發展集聚區、服務外包集聚區、大資料交易中心。下圖為“貴州省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1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以貴陽為界的東西兩側地區冬季降水的差異,並分析其主要成因。3分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簡述該地貌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的形成過程。4分

  3有人建議,在貴陽市空間佈局上,應加快專業市場轉型升級,構建“城中大商場,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發展格局。試從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角度,分析其合理性。3分

  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樹屬熱帶作物。1847年英國人利用可可生產出第一塊固體巧克力,此後歐洲和北美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印度尼西亞人採用可可樹與椰子樹間作種植模式,該國逐漸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種植國和出口國,但可可加工業長期相對落後。2010年印度尼西亞開始對可可出口徵收出口稅,對本國可可產業帶來深遠影響。下圖示意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位置和該島某可可種植園椰樹與可可樹間作模式。

  1依據蘇拉威西島的可可樹種植環境,推測可可樹生長喜好的氣候條件。4分

  2簡述蘇拉威西島可可種植園枯枝落葉覆蓋層的作用。3分

  3簡析徵收可可出口稅對本國可可產業發展的影響。4分

  2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紐西蘭鬆喜溼、耐貧瘠,生長速度快。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地帶,19世紀才由移民攜帶種子落戶紐西蘭。紐西蘭鬆材質結構均勻,穩定性高,極易乾燥和上色,最易進行防腐處理。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紐西蘭鬆被大量地種植在沿海沙地、火山臺地和丘陵地帶。如今,紐西蘭鬆已經是當地的當家樹種,給紐西蘭帶來了鉅額財富。紐西蘭民居一般為多層木質結構建築。下圖為紐西蘭位置、地形示意圖。

  為了扭轉天然森林資源銳減局面和林業頹勢,近些年來,在我國的四川、雲南、湖北等地已嘗試引進紐西蘭鬆。

  1與加利福尼亞相比,說明紐西蘭成為紐西蘭鬆第二故鄉的優越條件。4分

  2紐西蘭民居一般為多層木質結構建築,試對這一現象做出合理解釋。3分

  3我國的四川、雲南、湖北等地嘗試引進紐西蘭鬆,你認為此舉是否可行,請說明理由。4分

  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典範。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交通、通訊、水電、醫院、學校、商店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備,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搭建了良好的海外發展平臺,吸引了中國石油裝備、紡織服裝、新型建材、機械製造等產業落戶,被稱之為荒漠中的“工業綠洲”。這裡吸引中國產業落戶的主要原因是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埃及與歐洲、非洲、西亞的許多國家和組織簽訂了條件優厚的貿易協定。下圖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置圖。

  1分析我國選擇在蘇伊士建經貿合作區的主要地理原因。4分

  2在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發展石化工業,你是否贊同,請說出理由。4分

  3有人建議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可通過大力開採地下水來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請運用水迴圈原理分析其不合理性。3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A B D B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D B C C D D B

  21 22 23

  C B D

  24. 1三峽水庫攔截泥沙,枯水期含沙量較小的清水下洩,泥沙堆積作用減少;三峽水庫調節徑流, 蓄水結束後枯水期水庫下游平均徑流量增加,流水對河床的侵蝕作用加強。4

  2長江汛期,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長江干流發生大洪水頻率降低,洪水位下降,天數減少;建壩後,湖口長江河道侵蝕作用加強,河床加深,長江洪水不易流入鄱陽湖。4

  3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將會攔截入江湖水,長江下游徑流量減少,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可能導致長江下游省市枯水期水質下降,水汙染加劇;有洄游習性的魚類無法正常排卵,處在滅絕邊緣,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破壞,可能會給長江下游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3

  25. 1以貴陽為界,冬季降水東多西少;貴州省地勢自中部向北、東傾斜;冬季北方冷空氣南下,受雲貴高原或地形阻擋,易形成準靜止鋒,貴陽以東受此準靜止鋒影響,冬季節降水多,貴陽以西地區受單一暖氣團控制,降水少 3

  2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該地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勢崎嶇;地表水易下滲,地表乾旱,土質疏鬆,土層較薄,土壤貧瘠,生態脆弱;植被覆蓋率低,加之人口過快增長,植被破壞嚴重;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多暴雨,表層土壤受流水侵蝕水土流失,土層變薄,岩石逐漸裸露,形成石漠化。回答“形成過程”,答案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混亂不給分 4

  3城中交通通達度高,市場廣闊,地租水平高,適合佈局大型商場;城郊以居住用地為主郊區城市化,人口較多,交通便利,佈局較大的市場;城外地租水平較低,交通幹線附近,適合佈局佔地面積較大、對交通依賴性較強的物流業.3

  26.1蘇拉威西島緯度低,熱量充足,可可樹喜好高溫;蘇拉威西島地處赤道多雨地帶,降水豐富,可可樹喜好溼潤;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光照較強,椰樹林為可可遮擋部分陽光,可可樹喜好適當的廕庇;地處赤道無風帶,風力和緩,且有椰樹林擋風,可可樹喜好弱風。

  2枯枝落葉覆蓋層可以減少雨水對地表的沖刷,減少表土和養分的流失;降水較少的季節枯枝落葉覆蓋層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高溫條件下枯枝落葉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養分。

  3印度尼西亞徵收可可出口稅使得可可出口利潤降低,短期不利於本國可可種植業的發展;提高歐美等國可可加工企業的原料成本,有利於吸引可可加工企業在印尼投資,促進印尼本國可可加工業的發展提高印尼可可加工附加值。

  27.1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溼潤,適合其生長;該國火山活動頻繁,火山臺地土壤肥沃;緯度較高,氣候冷溼,森林病蟲害少;森林火災少。

  2紐西蘭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發,木質結構利於防震;紐西蘭木材瓷源豐富;紐西蘭鬆材質好,易乾燥和易進行防腐處理。

  3可行。我國天然森林面積小,人工林宜林面積廣;我國木材蓄積量小,木材需求量大:紐西蘭鬆對自然條件要求不高,生長速度快;材質好,用途廣環境效益高。

  不可行。紐西蘭鬆屬於外來物種,引進可能會導致對本土人工林的破坯;加劇對土地、地下水等方面的破壞;引發其他生態環境問題。

  28. 1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歐亞西亞非國際市場位於歐亞非中心;靠近能源、原料產地;與歐洲、非洲、西亞之間有優越的貿易環境,可避開貿易壁壘,稅負少;臨蘇伊士運灣/河,水運交通便利;勞動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

  2贊同。臨蘇伊士運灣/河,交通便利;此地來往的油輪多,原料豐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就業 不贊同。石化工業汙染嚴重,會影響該區域其他產業的發展;本地缺乏市場和原料,對外依賴性高;本地工業基礎薄弱。水資源緊張

  3蘇伊士的年降水量少,下滲量小;旱季時間長,蒸發旺盛,地下水量小。過度開採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導致地下水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