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初三語文一模考試試卷

  為讓學生適應考試環境,熟悉考試的管理規範,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等,教師們要準備哪些語文模擬試卷內容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

  1. 將下面拼音組成的短語用漢字抄寫在“田”字格內,要求做到準確、規範、端正、整潔。***2分***

  kàng zhèn jiù zāi zhōng zhì chéng chéng

  2.根據提示,填寫句子***6分***

  ⑴《〈論語〉十則》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的句子是: 。***1分***

  ⑵到三峽旅遊過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峽,春冬時候的水依然像酈道元筆下所描寫的那樣“ ,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1分***

  ⑶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師退休後仍然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這種奉獻精神正如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稱道的: , 。***1分***

  ⑷“生於憂患,以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逝於安樂,用赤誠贏得生前身後名。”這是“感動中國人物”霍英東的頒獎詞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詞人 “ ,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句子。***2分***

  ⑸《沁園春·雪》中能夠表明作者寫作主旨和豪邁心情的句子是 , , 。***1分***

  3.中考前夕,語文老師將我們初中三年的優秀作文編成了集子。請你給這本作文集取個好名字,並說明理由。***2分***

  答:作文集名字:***1分***

  理由:***1分***

  4.“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此段文字是課文《 》的結尾,其作者是奧地利作家 。***1分***

  5.走進名著***2分***

  初中三年你一定讀過的不中外文學名著,請根據下表所提供的有關內容,在空格內填入相應的作者、作品。

  作者 作品 有關內容

  ① ② 他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① ② 他把英雄好漢們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繪成一個“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理想社會.

  6.下面是南充5月22日的天氣預報,電臺計劃播送時,在各條資訊內加上一些體現人文關懷的內容。請你為電臺設計一段這樣的話,50字左右。***2分***

  5月22日多雲轉陰 有陣雨或雷雨 溫度:20-28℃ 風力:西北風微風

  7.根據下面漫畫所反映的內容回答問題。***2分***

  ⑴給這幅漫畫擬一個恰當的標題。***1分***

  ⑵請你就漫畫中反映的家庭教育問題給家長提一條合理的建議。***1分***

  8.賞析下面一首曲,完成後面題目。***3分***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關懷古”是 。***1分***

  ②請談談你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答:

  二、閱讀理解***共40分***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9-14題***14分***

  新華網成都5月19日電題:

  淚 水 中 收 獲 力 量

  新華社記者白瑞雪

  金黃的麥田,剛剛收割的油菜……若不是從直升機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這本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當哀悼逝者的警報聲響徹中國,當淚水模糊了災區和所有心繫災區人們的雙眼,悲傷讓我們痛徹心扉;悲傷,也讓我們的心靈收穫了從廢墟中站起來、向前走的力量。

  我們收穫的,是永不放棄的希望。

  在綿竹漢旺採訪時,一位剛從山上走下來的婦女,向我攤開了一張沾滿泥土和血跡的紅紗巾。

  山裡長大、山裡結婚生子的黃惠蘭,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裡擁有的一切。沒有食物,沒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點——清平鄉政府,還有5公里的路。

  地震發生後第2天下午,寂靜的山谷裡響起了轟鳴聲。黃惠蘭和幾個倖存的同伴們揮動著他們從廢墟中撿來的一根紅紗巾,朝著空中的直升機大聲呼喊。揮了又揮,喊了又喊,直升機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勵別人要堅強的黃惠蘭,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黃惠蘭開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紅紗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為她相信,直升機總會再來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後,她又聽到了直升機的聲響——這一次,她和同伴們撿到了空投的物資。

  或許,一根小小的紅紗巾,根本不足以成為直升機的參照物。但黃惠蘭說,她會把紗巾珍藏一生,用來提醒自己,生活永遠充滿希望。

  被埋100小時後獲救的鄧中群、150小時的虞錦華、164小時的李寧翠……幾天來,生命奇蹟的紀錄不斷被重新整理,幾乎所有神志清醒的獲救者都說,他們在廢墟下面從來沒有放棄過生的希望。同樣不言放棄的,還有在北川縣城裡一遍遍尋找生命的救援人員,還有奔波在尋親路上的人們……

  我們收穫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地震後的清平鄉,所有商店免費開放,清平小學的孩子們,正是靠著商店裡的牛奶和麵包,安然度過了被困的兩天。清平的山下停滿了從德陽、成都甚至更遠的地方趕來的車輛,接送素不相識的受災群眾。在我隨救援部隊奔赴重災區的路上,總有群眾端著礦泉水要部隊停下來歇一歇……

  所有進入災區採訪的記者都會發現,志願者,已經成為了抗震救災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前幾天從漢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輛“標緻206”組成的車隊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問,是車友會發起的義務接受災群眾的活動。他們的車牌,清一色地遮住了兩位數,這讓我想起了這些天來我所接觸的各種各樣的志願者——有工人、農民、退伍老兵,還有與學校簽了“免責協議”的中學生,幾乎沒有人願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囂讓我們彼此疏遠,即使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讓我們相互戒備,在災難襲來的時刻,我們都以最善良、純真的一面坦誠相對。這,才是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我們收穫的,是承諾與責任的重量。

  在綿陽採訪時,我得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總裝駐四川某基地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名產婦作剖宮產縫合手術。當劇烈的震動襲來,醫生李春梅立即俯身護住產婦,大聲招呼助理醫師和護士固定手術檯。麻醉師韋滿的第一反應是抱住搖搖欲倒的空調,以免它砸倒在手術檯上,而已經走出手術室的助產士鍾婕又返回室內,一把扶住左搖右晃的手術燈……所有人都在用身體保護產婦,沒有誰選擇逃生。

  從太多太多真實的故事裡,從士兵們傷痕累累的肩膀上,從救援人員倒在廢墟上睡著的倦容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讀懂了那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責任。

  離開汶川時,30歲的羌族婦女郭秀蓮往我的背囊裡塞了一袋紅櫻桃。

  今年的櫻桃又大又甜。郭秀蓮曾經算過,自家的兩畝櫻桃能賣到兩萬元。然而,櫻桃還沒來得及摘,地震就發生了……

  郭秀蓮的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只要樹還在,明年就會結果,誰說明年不會是一個豐收年呢?”

  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紅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鮮豔的色彩……

  9.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1分***

  俯瞰*** *** 思忖*** ***

  10.品讀全文,指出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是什麼?***2分***

  11. 選文第一段使用了什麼描寫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結構和內容上有什麼作用?***3分***

  12. “郭秀蓮的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 ‘只要樹還在,明年就會結果,誰說明年不會是一個豐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3分***

  13.劃線句中的“紗巾”在文中出現了多次。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一張沾滿泥土和血跡的紅紗巾”有什麼值得珍藏的?請談談你的理解。表達了“他”當時怎樣的心情?***3分***

  14.讀了選文你有何感想?請拿起筆寫出你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2分***

  ***二*** 閱讀《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選段,完成15-19題***8分******2分***

  ⑴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橋上。

  ⑵放眼望去,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似一道綠色的長城。

  ⑶胡楊,維吾爾語稱做“托克拉克”,意為“最美麗的樹”。胡楊林是牲畜天然的庇護所和棲息地,馬、鹿、野駱駝、鵝喉羚、鷺鷥等百餘種野生動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還伴著甘草、駱駝刺等多種沙生植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牛態體系,營造了一個個綠洲,養育著南疆750餘萬各民族兒女。

  ⑷如此重要的胡楊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乾涸而夫面積死亡。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楊林780萬畝,現在已減少到420萬畝。伴隨著胡楊林的銳減,塔裡小河流域土地 沙漠化面積從66%上下到84%。“沙進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變成現實,至羅布莊一帶的庫魯克庫姆與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合攏,瘋狂地吞噬著夾縫中的綠色長城,從中穿過的218國道已有197處被沙漠掩埋。

  ⑸我們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後,綠色長城突然從眼中消失。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與兩邊的沙地成了一個顏色。由於缺水,長達數百公里的綠色長城在乾渴中崩塌。

  ⑹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啊,在忍受了20餘年的乾渴後終於變成了乾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⑺再向前,我們到了羅布泊的邊緣。同來的同志告訴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進入羅布泊,至少要有兩輛汽車,必須備足食品和水。我們只得鑽出汽車,將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羅布泊。

  ⑻站在羅布泊邊緣,會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這裡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裡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

  ⑼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我問自己。

  ⑽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3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楊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這瞬間從我們的眼中消失。

  ⑾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

  ⑿悲劇並沒有止住。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⒀世界著名的內陸湖——青海湖,50年問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陸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數千年風沙未能掩埋的甘肅敦煌月牙泉,近年來卻因當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積從50年代的1.1652萬半方米縮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餘,大有十涸之勢……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

  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15.概括選文第⑶—⑹段的主要內容。***2分***

  16.選文第⒀運用了 、 的說明方法,說明了 ***用原文句子作答***。***2分***

  17.選文中“這出悲劇”指的是 ***1分***

  18.品味“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和“這一切也都是人為的!”中“又”“也都”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分***

  19.請你寫一句保護生態環境的廣告語。***1分***

  ***三*** 閱讀《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選段,完成20-23題***8分***

  ①然而,尋求第二種答案,或是解決問題的其他路徑和新的方法,有賴於創造性的思維。那麼,創造性的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②有人是這樣回答的:“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代技術,從數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六分鐘之後,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後,六年之後。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

  ③對此我完全贊同。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但這並不是說,光憑知識就能擁有創造性。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的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

  ④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約翰·古登貝爾克。他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製器組合起來,開發出一種新產品。因為葡萄壓榨機用來從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積上均等加力。而硬幣打製器的功能則是在金幣之類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來。有一天,古登貝爾克半開玩笑地自言自語道:“是不是可以在幾個硬幣打製器上加上葡萄壓榨機的壓力,使之在紙上打印出印花來呢?”由此發明了印刷機和排版術。

  ⑤另一個例子是羅蘭·布歇內爾。1971年的一天,布歇內爾邊看電視邊這麼想:“光看太沒意思了。把電視接收器作為試驗物件,看它產生什麼反應。”此後不久,他就發明了互動式的乒乓球電子遊戲,從此開始了遊戲機的革命。

  ⑥不過,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⑦某心理學專家小組以實際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與不從事此類工作的人為物件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得出如下結論:“富於創造力的人,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缺乏創造力的人,不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

  ⑧認為我不具備創造力的人當中,有的覺得創造力僅僅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從而進行自我壓制。不言而喻,在創造的宇宙裡,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既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逐漸充實,反覆推敲。

  ⑨由此看來,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即使他們不知道將來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但他們很清楚,小的創意會開啟大的突破口,並堅信自己一定能使之變為現實。

  ⑩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首先要堅信這一點。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如果能做到這些,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20.選文第④~⑤段,論證了第③段提出的觀點,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1分***

  21.選文第⑥段在結構上起 作用,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2分***

  22. 選文第⑧段中有三處***標點符號、文字、語序各一處***與原文不同,請指出並改正。***3分***

  標點符號: 應改為

  文 字: 應改為

  語 序: 應改為

  23.結合實際談談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具有創造力的人?***2分***

  ***四***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24-27題***10分***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徽即琴絃音位的標誌。

  24.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

  ⑴漁人甚異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穎脫不羈 *** *** 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25.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

  26.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絃,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27.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譯:

  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譯:

  三、作文***共40分***

  28.閱讀下面一段話,按要求作文。

  人們常常感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銘記的日子,並且正是“這一天”讓你的生命更加豐富。“這一天”可能是從清晨到日暮都那麼不同尋常;也可能是某一個時刻讓“這一天”變得不同凡響。

  請以“這一天,讓我銘記”為題目,寫一篇文章。擁,也許一路上荊棘叢生……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將題目補充完整。立意正確,思想健康。

  ②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則扣分。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4分***

  1.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

  2. ①***1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②***1分***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③***1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④***1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辛棄疾 了卻君王天下事

  ⑤***2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示例:名字:《成長的足跡》

  理由:反映作文集記錄著我們成長的歷程。***合理即可***

  4.偉大的悲劇 茨威格

  5. ①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②施耐庵 《水滸》

  6.示例:今天多雲轉陰,有陣雨,溫度20-28℃ 風力:西北風微風。出門的朋友,請帶上雨具;雨天路滑,注意安全。***2分***

  7.示例:⑴如此祖孫 愛的回報 祖國“未來” 遲到的藉口

  ⑵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孩子能做的事,長輩不能幫著做。

  8. ①曲牌名 曲題

  ②表現了一個歷史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群眾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1分***表達了作者對人民苦難的同情。***1分***

  二、閱讀理解***共40分***

  9.kàn cǔn ***1分***

  10. 記敘了災區人民,救援人員,志願者抗擊災難的動人事蹟,謳歌了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頑強鬥爭精神。

  或:我們在抗震救災中收穫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溫情和責任。***2分***

  11. 自然環境***景物***描寫***1分***總領全文,與結尾遙相呼應;***1分***與巨大的自然災害形成鮮明對比,有力地表達了戰勝災難的強烈願望。 ***1分***

  12. 思量,考慮 ***1分***強調只要生命還在,只要不放棄,災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好。***2分***

  13. 強調其不尋常的意義。***1分***紅紗巾既是希望的象徵,“沾滿泥土和血跡”則是經歷災難與命運抗爭的見證,因此它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2分***

  14.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希望,在工作和學習中勤奮努力,生命才更有價值,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2分***

  15.說明胡楊林在靠近羅布泊一帶變成了乾枯的“木乃伊”***2分***

  16. 舉例子,列數字***1分***“同樣的悲劇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1分***

  17.羅布泊變成了戈壁灘。 ***1分***

  18.表明了作者對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痛心。

  19.示例:前人種下一棵樹,後人得到一片蔭。***1分***

  20.事實***舉例***論證***1分***

  21.過渡 設問***1分***

  22. 認為我不具備創造力的人當中 改為 認為“我不具備創造力”的人當中***1分***

  既改為“即” ***1分***

  逐漸充實,反覆推敲 改為“反覆推敲,逐漸充實” ***1分***

  23.圍繞創造性思維三個必需要素來談,給1分,結合實際給1分。

  24.⑴對……感到驚異 ⑵交錯相通 ⑶ 束縛,約束 ⑷停止***2分***

  25.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1分***

  26.不是,他只是作出撫琴的樣子。***1分***這反映了他無拘無束,本性率真,面對窮困的生活,自得其樂的性格。***意對即可******2分***

  27.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悅幸福,自得其樂。 ***2分***

  ②只要懂得其中樂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撫出美妙的音樂呢?***2分***

  三、作文***40分***

  評分標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