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論文

  在我國市場經濟當中,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著,但由於經濟體制與傳統因素的限制、企業文化不健全、理論與法規建設不完善等,造成了控制環境不佳、有效監督機制缺乏、會計資訊失真嚴重等問題。中小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優化控制環境,加強風險評估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明確控制目標,改善控制技術,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關鍵詞]內部控制;中小企業;會計資訊;完整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與完整、防範管理漏洞、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採取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控制方式、措施及程式。按目的的不同,內部控制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管理控制是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實現經營目標的控制。內部控制的作用:一是保證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二是有助於管理層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三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四是保證業務經營資訊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一、我國現階段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體制的認識還不很到位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會有一名優秀的,睿智的領導者和一個和諧的向上的團隊。隨著現階段我國的開放程度逐日深化,越來越發現我們企業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的薄弱。究其原因便是缺乏優秀的人才。我國現階段的企業領導人的文化水平大都很有限,沒有幾個是真正從大專院校拿過學位的人士,即使有也是後來為了鍍金花錢買來的,所以他們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很膚淺,不到位。這是導致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企業內部分工不明確

  責權歸屬混亂。現在我們的企業很多分工都不是很明確,一些很重要的崗位比如說是車間主任一職,企業會配置幾個副職進去,導致每人說一套,車間員工就會不知道該聽誰的,以至於造成混亂狀態。一旦發生了問題,責任方都不明確,怎麼會有高效的生產呢?

  ***三***企業內部控制監管不利

  有了好的運營機制,沒有配套的監管部門進行指導也是企業的一種缺陷。比如一個紡織廠出口一批布料,由於只是強調按期完工,質檢部門沒有深入到生產一線對每批產品進行嚴格的檢查,導致出口遇到質量問題而退貨。失去了信譽,也就失去了市場,這樣企業的發展就會收到極大的影響,嚴重者可能會因此倒閉也是有可能的。舉的例子決不是危言聳聽,是真是存在的一個案例。所以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要有嚴格的監管為其保駕護航。

  二、目前中小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

  中小企業一般指資產規模不大,人員不多,管理幅度相對較小的企業。在具體的管理中授權方面要麼過大,要麼過小,甚至有一部分以家族式管理為主。該類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大小不一,組織結構多采用直線制或直線職能制——一對於業務活動簡單、穩定的小企業,一般採用直線制結構進行垂直管理,不設專門的職能機構,是一種最簡單的集中式管理。對於中型企業,一般採用直線職能制結構進行管理,即以直線製為基礎在廠長***經理***的領導下,設定相應的職能部門,廠長***經理***統一指揮與職能部門參謀、指導相結合,做到管理工作專門化。這樣,既能保證統一領導,又可以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彌補了領導在專業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協助領導做出決策。但是,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多數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全面,沒有覆蓋企業中所有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業務領域和業務作業系統。尤其在財務部門,小企業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的會計資訊失真現象極為嚴重。如不少企業常規票據、印章分管制度,會計人員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均未建立,甚至一些小企業連正規的財會部門也沒有建立,會計、出納及財務稽核一切工作均由一個人包辦。原始憑證的取得和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為依據編制的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的財務報表及進行的一系列財務分析等也就毫無意義。一些企業為了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人為捏造會計資料、設定“小金庫”、亂攤成本,隱瞞收入,虛報利潤、惡意偷逃稅款,為國家的巨集觀控制製造了相當的麻煩。究其原因,主要為以下三個方面:1.與領導有關,領導本身就缺乏法制觀念;2.與組織結構有關;3.與制度體系有關。從而使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牽制,往往會造成管理脫節,產生漏洞。

  ***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為了加強財務領域及其他領域的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這些體系對大型企業的監管非常到位,當然這也和大企業法制觀念較強不無關係。但由於監管體系中的工作人員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有些監管工作人員本身素質不高,收受賄賂,暗中也為中小企業接受監管不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這些外部監管體系對中小企業監督效果不盡如人意。有的中小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卻不能充分發揮其職能,種種監管形同虛設。一些企業的業務經辦人員、財會人員甚至管理人員利用監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虛假髮票非法佔有企業資金。造成企業成本、費用的虛增,讓企業背上了一些不必要的負擔。

  ***三***內控制度行為主體素質較低

  近年來,中小企業財會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有些家族式企業甚至讓根本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混進財務工作人員隊伍,由於這一部分人員普遍素質及業務能力低下,連正常的會計業務都處理不好,錯弊百出,更談不上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運用了,加上一些中小企業領導本人對會計法規、會計制度及會計準則均一竅不通,業務處理上獨斷專行,主觀意識強、法律意識淡薄,客觀上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羈絆作用,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必然會在財會部門中形成漏洞,一些思想覺悟不高的人員勢必會利用這些漏洞,擠佔、挪用甚至貪汙企業的資產,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使本來在資金方面就捉襟見肘的中小企業在資金面上更加緊張。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各個部門及工作人員在業務運作中形成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一種動態機制,是具有控制職能的各種方式、措施及程式的總稱,它決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企業的規章制度或內部管理。由於中小企業領導和員工在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上存在偏差,普遍重視程度不夠,從而會造成企業的管理出現混亂,對企業資產的安全及完整和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帶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相關解決方法

  我國中小企業數目眾多,規模大小不一,業務性質特點各不相同,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科學、完整並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形成縱橫聯絡的分工、協調、制約和監督機制,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規章化、制度化;減少違法、違紀現象,防止貪汙、舞弊行為的發生,使企業走上健康、持續、高速的發展道路。具體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重點建設: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

  人是管理創新的根本和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定核算機制以及企業中具體業務的運作,都必須依靠具體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如果一個企業中員工素質較高,那麼即使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是十分完善,員工也會去主動適應和調整,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反之,如果一個企業中員工素質不高,總是想法設法鑽管理上的漏洞,那麼再完備的法規也不好防範這些員工。所以,如何全面提高企業中員工的素質,成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於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而企業領導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行為是關鍵。企業領導者應注重內部控制,經過系統化的進人機制和培訓機制,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促進整個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

  ***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組織規劃控制機制。各組織機構的職責許可權必須得到授權,每項經濟業務在執行中儘量經過不同的部門並保證相關部門之間進行相互監督,一項經濟業務不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不相容職務一定要由不同的人來分擔等。

  2.實行預算控制。企業的經濟業務一般情況下必須由工作人員編制預算,並報經領導批准後方可執行,企業編制的預算必須體現其經營管理目標,並明確責權,在執行後,需將執行結果與原預算相核對,嚴重偏離預算的應查明原因並追究當事人責任。

  3.實行實物控制。企業的資產是內控管理的主要物件,為防止企業資產被擠佔、挪用和貪汙。企業應做好如下兩方面的工作:首先,應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的接觸,只有經過授權的人才能接近現金、存貨等,以減少資產的損失,其次是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做到賬實相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建立一個有效的會計系統

  建立一個有效的會計系統,實施會計控制是內控制度的關鍵。在企業以會計準則為指導,自行設計會計制度日漸成為國家對會計管理體制要求的情況下,會計系統的建立也就是企業會計制度的設計,在進行會計制度設計和會計機構及崗位的設定時,要綜合考慮企業所有的經濟業務,考慮企業中其他各部門和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還要考慮發生在企業各部門之間各類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處理程式的具體規定,把內部控制制度的抽象性和具體業務的程式性融合為企業會計制度中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和程式。

  ***四***建立內部審計機構

  條件允許的中小企業,可以在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分派專職人員從事審計工作。內部審計機構在設定時要給予充分的權力,直接受最高權力機關的領導,以保證其在行使職權時不受其他方面的影響。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措施,其職責應不僅包括稽核會計賬目,還包括稽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

  完善和企業內各組織機構執行指定職能的效率,並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報告,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

  四、結束語

  為了能實現保護企業資產安全,保證會計資訊的可靠性,建立風險控制系統,強化風險管理,維護經營安全的內部控制目標,保證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企業內部控制機構必須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和財經法規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按照內部控制規範所規定的程式、方法、內容等開展各項工作,從而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規範內部控制機構和人員的行為,為實現其長遠戰略目標打下基礎。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