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論文碩士範文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與完整、防範管理漏洞、保證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採取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控制方式、措施及程式。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談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

  摘要:內部控制對於中小出版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從理論層面概述了內部控制的內涵,簡單分析了我國中小出版企業目前在內部控制環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提出了幾項重要措施以強化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關鍵詞:中小出版企業 內部控制 對策

  中國出版單位以前基本屬於事業單位,自主性比較差,依賴性比較強,隨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體制改革的意見》******2009***16號***實施,要求出版單位由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財政補貼逐步取消,這就要求轉變經營思路。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出版企業尤其是中小出版企業壓力不斷增大,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設以促使企業在出版行業競爭浪潮中佔據一定的市場。與此同時,作為企業經營管理重要內容的內部控制也逐漸進入各中小出版企業的視野,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

  一、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主要是實現自己的經營目的,讓企業資產更加完整,更加安全,讓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具備效率,確保經營計劃的執行力度,實現會計資訊資料的完善性和準確性。內部控制可以加強中小出版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明確各部門的崗位職責,對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規範各種出版企業的經濟行為。一個規範的內部控制制度,既符合國家的相關法規規定,又能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對於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科學的內部考核制度,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的歸屬性;有利於吸引人才,為企業引進新的人才和員工晉升提供製度保障。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利於處理中小出版企業和作者以及供應商的關係維護;有利於促進資金運用,規避資金風險,實現投資回報比的最大化;有利於企業決策層得到準確完善的會計資料,避免出現決策失誤,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從功能上可以分成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環節。事前防範可以在企業的發展規劃中,對於部門、職能劃分,審批、責任制度上進行相關規劃,避免出現玩忽職守,無人監督的局面。在中小出版企業的經營活動中,資金安全監督應具備一套完整的稽核流程,對於票據、出納等都應該有明確的規範和責任人。事後監督主要體現在會計審計上,在會計期內對於出版企業職能部門的資金變動,庫存及產品銷售情況進行核實監督。企業的內部控制從職能上還可以分為內部管理和會計控制。不管是哪種控制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實現企業的高效運轉,資金的有效利用,防止管理漏洞,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價值。

  二、我國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近年來,部分中小出版企業在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之際抓住機遇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內部控制管理仍然是困擾大多數中小出版企業、影響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雖然,部分出版企業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且其內部控制狀況得到了改善,但是,總體上而言,我國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阻礙了中小出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思想準備不足,內部控制意識未得到推廣

  由於受傳統老體制思想制約,我國很多出版企業的相關決策者和負責人對於內部控制的思想準備不足,認為不應把過多的精力置於企業內部控制上,而應更多地關注出版企業的徵稿和銷售等核心環節。此種情況下,內部控制的意識沒有得到推廣,很多出版企業即便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由於缺少相關方面的知識,錯誤地將內部控制理解為只是企業財務部門的事情,企業的其他部門和人員不應該過多地參與進去,造成了企業內部控制理念的匱乏,進而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

  ***二***內部管理混亂,內部控制執行效力不足

  出版企業內部一般有財務部、業務部和採購部等眾多部門與企業內部的庫存管理相關,但是,部分企業由於各部門分工不明確、權責不清晰等原因,導致庫存的管理出現問題,盤虧盤盈的情況時有發生,使得財務部門不能及時得到準確的庫存資料,無法對自身企業內部的庫存管理進行有效的管控和監督,使得企業內部管理比較混亂、內部控制的執行力不足。此外,由於多數中小出版企業的規模不是太大,企業內部的部門設定不完備,部分企業缺少專門的小組和人員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或進行內部控制工作的部門之間常常發生權利重疊和交叉,使得內部控制的相關措施無法正常地進行。

  ***三***監督管理不力,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管控

  目前,雖然部分中小出版企業已經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並著手建設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但是大多數出版企業還是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力度不夠,尤其是對內部控制缺乏一定的監督管理機制,內部監督參與人員專業素養較低、數量較少,不能及時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部分企業缺少內部審計部門或即便設定了內部審計部門但內部審計機制不夠完善,使得審計工作的開展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發生了背離,嚴重影響了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無法起到有效的監督和審查作用。

  三、強化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內部控制是中小出版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針對目前我國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特提出以下幾項重要舉措以強化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

  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貫穿於企業業務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存在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因此,出版企業應加大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樹立內部控制的理念,強化企業廣大員工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提高內部控制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出版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出版物、宣傳欄等渠道向全體員工宣傳內部控制的內涵、實施過程及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促使其形成內部控制意識及對內部控制知識體系的瞭解以促使全體員工配合相關人員進行內部控制;另一方面,出版企業應聘請專業人士對企業內部控制相關人員進行指導,提高其專業素養和知識技能,從而保障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

  ***二***規範相關流程,清晰化各部門的崗位職責

  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於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中,貫穿於出版企業的採編、發行、廣告、印刷及物流等各個環節,特別是出版企業的庫存管理,因此,各中小出版企業首先應規範相關的業務流程,在各個環節設定內部控制節點,以保障每個環節內部控制均能有效地實施。此外,企業應明確各部門的崗位職責,建立專門的小組或部門來負責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嚴格劃分各部門和人員的權力界線,做到責任到人、避免人員重疊。同時,要改變中小出版企業廣泛存在的“一言堂”現象,不能使權力過度集中,杜絕內部控制相關規定形同虛設現象的出現。

  ***三***強化監督管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內部控制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中小出版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企業應強化企業的監督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應加大對內部審計作用的宣傳,擴大其在企業管理中的影響;另一方面,應在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加強內部審計的制度建設,並使用正確的審計方法對出版企業展開審計工作,規範化審計工作的流程。除此之外,應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總結,對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落實責任,並針對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合理性的建議和意見。在審計的最後,將審計的相關資料進行妥善保管,做好資訊反饋,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

  ***四***引進資訊系統,提高出版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劇,資訊科技成為衡量企業總體實力和現代化建設水平的重要內容。一直以來,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的資訊來源於出版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但是,由於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及時或資訊傳遞過程中出現錯誤等原因,使得出版企業內部控制的資訊不準確、不及時,嚴重影響了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等,不利於出版企業的長期發展。

  因此,中小出版企業應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和內部控制管理的實施情況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引入合適的管理資訊系統,建立中小出版企業管理資訊資料平臺,將企業的各個業務和管理環節在資訊系統中一一體現,從而使得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能夠共享資訊,避免“資訊孤島”的出現,從而保障內部控制資訊的準確性。同時在系統中設定內部控制點和風險預警系統,規範化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過程,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及時發現並迅速採取措施,提高出版企業內部控制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的改革和經濟的不斷髮展,雖然,我國中小出版企業內部控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還是存在著思想準備不足、內部管理混亂和監督不力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加大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規範出版企業的相關流程、強化監督管理和引入資訊系統等措施來不斷地增強中小出版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從而促進中小出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棟.出版企業應加強應收賬款與存貨的內部控制管理[J].出版經濟,2006年1期

  [2]丁銀玲.出版企業風險導向內部控制研究[J].安徽大學,2011年

  [3]倪紹軍.淺析新聞出版企業如何建立內部控制制度[J].管理學家,2012年14期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