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企業內部控制論文

  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我國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分析

  1企業負債融資分析

  1.1負債融資的特點

  眾所周知,負債經營是現代企業有效的融資手段之一,不僅可以彌補自有資金的不足,推進專案的啟動和執行,還可以潤滑資金週轉的窘境,降低執行成本,而且從價值增值的角度分析負債融資具有標誌性財務槓桿的作用,能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但是槓桿效力能否有效發揮,關鍵還取決於所有者權益這個槓桿支點是否牢固,俗話說,借錢依靠的是實力,實力越強,越能進行負債籌資,強壯的支點配合有利的財務槓桿才能更好的去撬動利潤,基礎如果不牢,勢必地動山搖。以上市公司為例,公司所需資金一般都來自發行股票和負債兩方面,其中,負債***包括銀行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短期商業信用***的利息負擔一般是穩定的***短期商務信用有時沒有利息***,如果資金來源中負債的比重較大,而公司的資金利潤率又低於負債利息率,就會使得股權資金的獲利能力降低,結果是公司要拿出自有資金所獲取利潤的一部分去支付債務利息。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負債籌資就顯得意義不顯著,但是在資金不足,又沒有其他有效融資渠道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專案能正常的推進和運轉,負債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當負債利息較高時,公司需要權衡在獲取債務資金推動專案執行和支付高額利息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平衡點掌握的不適當,大量的債務利息不但會侵蝕利潤,甚至還存在會壓斷槓桿,壓垮支點的可能性。例如,當公司的資金利潤率位10%,公司相應貸款的利率或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為8%時,普通股股東所得權益將高於10%;如果公司的資金利潤率低於8%,公司仍須按8%的利率支付貸款或債券利息,普通股股東的淨資產收益率就將低於資產利潤率。由此看來,負債融資產生的槓桿作用如同一把雙刃劍,使用雙刃劍既可能獲利,也可能遭致虧損,能否運用得恰到好處,既考驗管理者的水平,更取決於企業自身的實力。

  1.2負債融資風險的共性表現

  在眾多由於財務風險控制不當所引發的財務危機的案例中,有兩大因素具有共性,尤其應該引起企業內部控制部門的重視。首先是改變資金的預定用途,企業在獲得負債所籌資金後,擅自調整資金的使用計劃,將資金投入到某些高風險專案以期獲得高額利潤,例如,有的企業和管理不正規的證券做市商勾結起來,利用公司身份和員工身份多頭開戶,然後分散資金到各個賬戶中,繼而擇機入場低價買入本公司自己的股票,漲到高位再放出虛假訊息讓媒體炒作吸引市場散戶資金入場接手,自己則獲利出場,使得散戶套牢。這樣的做法不僅擾亂了資本市場的秩序,而且違規企業在首次獲利嚐到甜頭後很可能會樂此不疲,從而荒廢了自身的主業。

  1.3融資監管

  隨著證券市場逐步規範,監管和處罰的力度逐步加大,同時股民的投資素養也日漸成熟,追漲殺跌,見風就是雨的心態也慢慢的趨於理性,違法企業這種不規範的做市手法於是乎便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僅昨日風光不在,還可能遭致嚴重處罰。可以預判的是,再按照之前的做法買賣自家股票,不僅難以獲利,而且很可能遭致嚴重的經濟處罰,投資受損後必然引發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債權人紛紛上門索要本金;銀行也會起訴企業違約改變資金用途,要求提前還款等等,一場債務危機隨之接踵而至。那麼在這場原本可以避免的危機當中,由於內部控制部門角色缺位,沒有履職盡責,沒有拿起放大鏡審視企業自身,導致一場危機最終襲來。如果從一開始,資金的流進流出,資金賬戶、證券賬戶均在內控部門嚴密的監管下,企業嚴格按照預定用途和合同約定使用資金,同時做好還款計劃,按期歸還本金利息,一些違規違法的行為也就無所遁形,那麼類似的危機勢必能化於無形。

  1.4導致財務風險另一個帶有普遍性原因

  導致財務風險另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原因是企業用短期資金來源來融通長期資金需求。企業從籌資的一開始就沒有制定好資金使用計劃,或者是計劃制定好了,但計劃執行的力度不夠,剛性不強,執行起來隨意變動,也沒有對資金所投專案進行合理的成本-效益評價和回報週期測算,資金想用就用,隨手就用,不問結果,不問來源,於是風險就在這隨意和無原則之中慢慢醞釀,逐漸積累。最終的結果就是企業喝下自己釀成的苦酒。例如,某企業雄心勃勃,為了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單位成本,以擴大自身產品市場份額和市場地位,制訂了更新生產線的決策,但隨之制定的專案融資方案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相反還違反了財務的基本原則,犯了致命的錯誤,即用短期資金來源融通長期資金需求。因為專案的建設週期長達一年以上,可負債融資週期沒有一項是長於一年的,短期資金供應匹配長期資金需求,後果可想而知,該企業相繼動用了3個月和6個月到期的銀行貸款,專案還沒有建成投產,銀行催債電話已此起彼伏。該企業在沒有獲得銀行債務展期,又沒有後續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只得停止專案,折價變賣資產。期間該企業跟銀行磨破了嘴皮,反覆描繪了專案建成投產後產品熱賣的紅火前景,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銀行最關心的是自己的資金是否安全,約定時間內債務方沒有還本付息,對於銀行來說風險便會變得異常的高,債務方的評級直接進入到垃圾級,原本評價為優良的貸款合同也要計提較大幅度的壞賬準備,而且時間拖得越久,貸款能收回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對於銀行來說風險也就越高。再則,專案即便投產後產生的效益非常可觀,這對銀行也沒有直接的好處,銀行能獲得的也僅僅是到期或者展期利息。鑑於此,企業內部控制機構應該和財務部門 通力合作,嚴格稽核專案建設的可行性,進行科學的績效評價和風險評估,同時制定合理的融資計劃和嚴格的監控方案。資金不到位,或者到位資金不符合融資計劃要求,均不得盲目動工開建,需時刻牢記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且糧草還無後顧之憂的道理。

  2內控制度在應對財務風險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基本要素

  2.1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諸要素中最關鍵的一個,它的好壞取決於公司高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它是整個內部控制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礎。如果公司高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曖昧,那麼公司內部的監督也就無從談起。

  2.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包含風險預見、識別。具體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過程組成,風險評估階段直接對後續控制活動的展開和風險應對產生影響,他在整個內部控制活動中處於統馭和掌控全域性的地位,並且,風險評估並不是一個階段性活動,它貫穿於整個控制活動的始終。實時對風險的定性、定量做出調整,並對後續應對策略也做出相應的變化。

  2.3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具體的控制實施過程,它要求內部控制崗位人員根據事先的部署和安排一絲不苟的履行自己的責任。同時,內部控制人員必須對公司的相關業務做到心中有數,否則便是外行監督內行,即使瞪大了雙眼,也發現不了錯弊、風險何時何處發生。

  2.4資訊溝通

  資訊溝通也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之一。內部控制活動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系統能否運轉正常,除了各個組成部分能履職盡責之外,還需要內控各部門間的配合,而配合的默契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訊的傳遞是否及時準確,上傳下達是否及通暢、順利。

  3結語

  總之,財務風險也是危與機的矛盾統一體,是抓住機會還是發生風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內部控制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控制策略和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發生機率,保障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竟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範文二:企業內部控制結合預算管理論文

  一、關於企業的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相結合

  企業在通過預算管理之後能夠對企業的活動進行統一的安排以及調配,同時通過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結合,進而很好的提升了企業預算管理的能力以及施行的能力,進而很好的促進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並且預算管理和企業的內部控制二者之間是相互相成的,進而使二者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為了能夠更好的是內部控制和預算管理進行結合,必須要對其二者的共同點進行找出,之後內部控制和預算管理的目標以及過程使相同的。通過對企業進行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結合的方式,進而使企業的內部建設得到很好的推動,同時通過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夠更好的是企業進行預算管理,進而有效的避免了企業的盲目性管理,也能夠很好的對企業的經驗效率得到提高,最終使企業的發展目標能夠得到更好的實現。最後就是要企業建立起系統化的授權體系,並且通過將內部控制和預算管理相結合,從而使其企業的的戰略目標得到更好的試驗,然而二者之間是具有著共性的,然而要對二者進行分開的處理,在對二者分開的過程中進行擠密的聯絡,這樣才能夠不會使企業出現不規範的流程出現,真正的通過對預算管理的利用來使企業的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二、關於企業實行預算管理所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在企業中,由於預算管理的概念還沒有被完全的理解,並且對預算管理的本質也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進而在企業中的運用並不是很靈活。所以企業在實行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對以下的事項進行注意。

  1.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全域性的規劃性

  所謂的全域性規劃性主要是預算管理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特點,並且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對這點問題進行充分的利用。同時在對企業的一些方案進行確定實施的過程中,要通過共同的規劃以及決定,進而使其方案的內容能夠得到完成。在對方案進行確定的過程中,要實施上級分配到下級,下級在對其進行總結之後反饋到上級這一管理方案,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選擇出適合企業的方案,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使企業每個部門之間能夠有效的結合到一起。

  2.必須要對企業的約束力進行增強

  在企業中,很多的預算管理主要是強調事後的控制,這樣導致其控制的約束能力出現下降,因此在企業中,必須要加強事前的控制以及事中的控制,並且企業的預算管理在經過上層領導批准之後,必須要根據總體的目標來去實行。與此同時,在預算管理進行執行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要根據有關統計的分析,以此來監督企業的預算管理展開程度。

  3.必須要建立起考核的相關機制

  在企業通過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有關的考核機制,並且預算管理是一項相對來說具有著規劃性的系統工程,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每個部門能夠統一,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防治個別人員的惰性行為,進而保證預算管理能夠得到全面的完成,進而需要企業能夠針對預算管理的機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進而使企業能夠實施績效的考核,同時要對企業的工作人員實行賞罰的制度,在最大的限度上是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得以調動,最終使企業的執行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增加,為企業的日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企業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當中能夠處在不敗之地。

  三、結語

  企業在通過預算管理之後能夠使其自身的管理更加的規劃化,並且也能夠很好的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在通過運用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企業的應用能力,同時也能夠使企業的戰略目標得到更好的實現,最終能夠使企業最大程度的實現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