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計劃

  制訂計劃必須按學生的特點制訂,不能仿製照搬的計劃,只有自己去試著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2016年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計劃,僅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 指導思想: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準繩,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標,建設一套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有中國特設的小學語文教材,確立了以下的指導思想:

  1、注意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 。 本冊教材仍然把識字,寫字,朗讀,背誦作為重點,繼續圍繞上述重點來安排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以利於教師摒棄繁鎖的內容分析,注重熟讀,精讀,多練,將語言文字的學習落到實處 。

  2、注意體現時代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 本冊教材所選課文,不僅題材廣泛,富有現代意識,而且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規範,生動,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就有利於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語言文字的學習和實踐中,瞭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生薰陶,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有助於讓學生逐步形成他們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

  3、注意充分吸收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本冊教材十分注意吸取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吸取全國各地語文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並在吸收,融合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創新.識字教學的安排兼收了分散識字,集中識字,字族識字等各家之長 。

  4.注意便教利學.在內容安排和練習設計上,力求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方便 。

  二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 的所有學生 ,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養成了基本的學習習慣,能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自覺地完成各項作業,平時學生比較喜歡閱讀一些趣味性強的圖書,但讀書的習慣和方法還需要教師多指導。從語文的課堂反饋情況來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不斷訓練,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行為習慣和聽課習慣也較差,需加強培養引導。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仍有欠缺,需加強培養引導。

  三 ,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

  1 、學習習慣: ***1***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 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良好習慣。 ***3*** 繼續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 、漢語拼音: ***1*** 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 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並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 、識字寫字: ***1*** 準確認讀 483 個生字。 ***2*** 掌握本冊課本安排的 76 個常用偏旁。 ***3*** 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 298 個,做到書寫正確、規範,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 、口語交際: ***1*** 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聽懂老師的提問和同學的回答。 ***2*** 能看圖說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 ***3*** 能按照要求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 、閱讀: ***1*** 能聯絡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2*** 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頓。 ***3*** 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4*** 正確地複述課文,語句連貫。 ***5*** 能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四 ,教材安排:

  本冊教材由“識字”和“課文”兩種型別組成,都注了音。“識字”安排了兩個單元,“課文”安排了六個單元,每單元后面安排了一個綜合練習。

  1,關於識字

  “識寫分流”是本冊安排生字的一個特點。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過少,會拖閱讀、寫作的後腿;太多,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採用“識寫分流” { 即多識少寫 } 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多識一些字,從而緩解了識字與讀寫之間的矛盾。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分散識字,每課安排生字 9 —— 18 個,其中要求寫的 8 —— 10 個;二是集中在“識字”中安排,每課安排生字 10 —— 18 個,其中要求寫的為 8 —— 10 個“識字”課採用以下三種形式:*** 1 ***詞串識字。*** 2 ***看圖會意識字。*** 3 ***轉轉盤識字。三種安排雖然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率,激發兒童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關於課文

  全冊教材安排課文 26 篇,分為 6 個單元:有的描繪了無限美好的祖國春光;有的意在使學生懂得:刻苦努力,從小打好基礎,是做人、成材的根本;有的讚美了真摯感人的各種親情;有的給學生以的“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教育;有的意在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有的意在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這樣的安排,有利於讓學生從多種角度,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接受中華傳統美德的薰陶,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習做人。

  本冊課文的篇幅都比較短小,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而且課文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從體裁看,不但有記敘文,還有詩歌、寓言、童話、民間故事,有利於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課文的練習重點突出,一目瞭然。

  3,關於練習

  本冊共安排了 8 個練習,包括漢語拼音、字詞句、熟記成語、朗讀背誦、寫字和口語交際等內容。特別是在熟記成語方面,一組一組的成語在內容上既有一定的聯絡,有朗朗上口,有利於學生積累,增強了文化底蘊;在背誦方面,安排一些“讀讀背背”的內容,繼續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另外,本冊教材比較注重寫字的訓練;而口語交際讓學生模擬一定的生活場景練習說話,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 ,教學措施 :

  1 、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備好課、上好課, 改好作業,做好後進生的輔導, 做好教學的 七 認真工作。

  2 、根據當前教改形勢,結合班級實際,努力進行課堂教學的推陳出新,屏棄以往不利於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做法,把輕鬆愉快的氣氛帶入課堂,讓學生樂學、會學、會用。

  3 、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去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拓展他們語言知識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4 、注重學生書寫的指導和訓練,養成良好的坐,寫姿勢,並且培養學生能專注做事的好習慣,同時也使他們受到書法藝術美的薰陶。

  5,關注班級中學習落後的同學,給他們以實實在在的,平等的鼓勵和幫助。

  總之,要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通過指導語文學習,不僅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做人的基礎,而且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願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尊重學生是前提,“欣賞、鼓勵”,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快樂,是教學成功的祕決。要活用教材,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教材給師生無限創造的空間,建立在興趣、信任之上的“愛學”“想學”; 建立在鼓勵發現之上的“會學”; 建立在成功和進取慾望之上的“越學越愛學”;教學密切聯絡學生生活世界、經驗世界、想象世界 , 為學生的全面語文素養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