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計劃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30 人,女生18人。絕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愛學習,有上進心。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較差,家長又疏於督促,還需老師加強輔導。個別學生學習自覺性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還需要老師好好引導教育。

  二、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近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有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

  ***3***單元之間各學習內容的鋪墊和照應。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絡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

  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6、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

  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8、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9、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

  規範、整潔。

  11、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2、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瞭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並能策劃簡單的社

  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課堂教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採取教師個別指導、同學互助的活動,。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困難生優先回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經常與家長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3、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他們創造閱讀條件,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籍,並講給同學聽,帶動全班的閱讀興趣。

  4、隨時聽寫檢查生字和認讀字;採取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式檢查朗讀和背誦。

  5、以討論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6、堅持每週寫一篇隨筆,並教師做好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一、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進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了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是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

  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2篇。

  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

  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2篇。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了逐步放手培養閱讀能力的設計思路。

  二、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是在前八冊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體現了整套教材的延續性,同時又有發展變化。其主要特點是:

  ***1***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2***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

  ***3***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

  ***4***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

  ***5***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6***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絡。

  三、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會一定獨立識字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6***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學習閱讀瀏覽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資訊。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是25萬字。

  ***7***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8***能寫簡單的記實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9***學會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瞭解查詢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交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會寫活動計劃。

  四、學情分析:

  本學期由我擔任語文教學,從總體情況來看,這班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濃,整個班級學習風氣一般,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學校的紀律,但同學之間在學習上能相互團結互助的不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在知識方面,大多數學生能在基礎部分掌握的還比較牢固,但在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藉助工具書去理解,聯絡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沒有形成。在閱讀方面,有部分學生練習題和短文根本就對不上號,不知道兩者結合起來,邊閱讀邊思考,造成了讀不懂文章和不能把握文章思想情感的現象。在作文方面,有學生寫的東西內容空洞,缺乏可讀性,美感差;甚至還有個別學生基本語句都不能寫通順。本學期將重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入手,加強閱讀和作文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力爭教學質量上臺階,擺脫全鄉倒數第一的現狀。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課堂教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採取教師個別指導、同學互助的活動,。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困難生優先回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經常與家長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3.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他們創造閱讀條件,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籍,並講給同學聽,帶動全班的閱讀興趣。

  4.隨時聽寫檢查生字和認讀字;採取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式檢查朗讀和背誦。

  5.以討論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6.堅持每週寫一篇隨筆,並教師做好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